APP下载

延安大学学生早操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5-06-09

关键词:延安大学早操场地设施

王 辉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延安大学学生早操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 辉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早操是课外体育锻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体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延安大学早操情况的调查,掌握其早操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场地设施及学生参与早操的态度和出勤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试图找出适宜大学生早操的有效措施与建议。

延安大学;大学体育;早操

早操是保健体操的一种,也被称作“卫生操”,一般来讲,凡利用早晨时间锻炼身体,不论是跑步、散步,还是参加各种球类活动,或练习太极拳等,均可称作早操。它是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作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1,2]。延安大学有着坚持早操七十年的优良传统,从创建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学生早操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也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秀高层次专业人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育需求的调整,有人开始对早操的功效与科学性产生疑问,认为早操在促使学生早起的同时,也导致了睡眠不足,进而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予以废除。为了寻找大学生早晨锻炼适宜项目、组织方式与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大学早操开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延安大学早操开展效果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延安大学提高早操质量,加强学生课外体育的组织管理及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更加合理的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延安大学早操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600名延安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在延安大学随机抽取6个学院,每个学院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共600份,回收问卷583份,其中有效问卷577份,有效回收率为96.17%。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80余篇,阅读了学校体育学、运动心理学等教材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详实基础。

1.2.3 访谈法

针对研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对延安大学主管体育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10余名教师和数十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从中了解延安大学早操的组织管理和场地设施使用等方面的信息,为本文的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借助EXCEL 2003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电脑录入,并使用其提供的函数计算功能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作文中所需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延安大学早操的组织模式分析

为了进一步规范早操管理制度,延安大学建立了由校学生处负责,体育学院为技术指导,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共同参与的早操组织管理模式,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出操形式,并把早操纳入教学计划和学校作息制度,作为素质教育和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同时,把早操的表现与学生的评奖评优、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结合起来,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考核结合起来,与学院学生工作绩效评定结合起来。延安大学多年来坚持开展早操活动,对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校风、学风的优化,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

2.2 延安大学学生对早操的态度分析

态度是指在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及因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它表现在对事物的情感、感受和意向等方面。早操作为学校作息制度中的体育活动,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对早操的喜好程度无疑是影响学生是否积极参加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早操开展的效果[3,4]。调查结果表明,延安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出早操,对早操的态度总体上兴趣不高,他们认为早操要求的起床时间过早,导致睡眠不足,影响学习;锻炼形式死板,让人提不起兴趣,如果学校设置的体育锻炼活动更有趣味性的话,则会积极参与。这些问题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仍有少部分同学非常愿意出早操,对早操表现出极高热情,他们认为,参与早操活动可以促进自己早睡早起,作息规律,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延安大学学生对早操的态度分析

2.3 延安大学学生早操参与状况分析

早操是国家规定在学校作息制度中的体育活动,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早操是强制要求参加的。调查中了解到,延安大学要求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都统一出早操,大四学生因面临实习、撰写论文和就业等问题,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出早操。由于学校管理制度非常严格,所以无论学生是否喜欢或愿意,早操的出勤率还是很高的,而且出勤率与季节有密切关系,每年3月至10月份期间,气温较为适合,出勤率相对较高,各个学院出勤人数都保持在90%以上。而在冬季11月至来年1月份期间,早操的出勤率明显降低,只能达到65%~75%之间。尤其延安属于北方城市,季节气温差异很大,冬季非常寒冷。加上有相当多学生的早操活动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不是为锻炼身体。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同学早起点名之后,就立即返回宿舍睡回笼觉,或是去餐厅吃饭,能够坚持参加冬季锻炼的同学寥寥无几(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延安大学学生早操出勤情况分析

2.4 延安大学早操内容设置情况分析

同一体育活动内容可能具有多种功能,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也可能具有同一功能,但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在实现目标的作用力度上属不同的。分析早操的开展现状,其内容分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内容选择对早操效果的产生将事半功倍[5]。在调查过程中发现,77.64%的学生对早操的内容安排不满意,认为大部分情况下早操内容主要是跑步,而没有其他形式,感觉单一、枯燥,因而出操积极性不断下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具体详见表图3)。在早操管理方法上,主要通过点名形式判断是否出操。管理形式比较单一,且耗费大量人力去管理。由于早操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管理方法单一,部分学生开始在应付差事,早操时站在原地聊天,拖延早操锻炼时间,或者点个到就解散了,“出工不出力”是学生普遍的心理。值得一提的是,早晨窑洞广场的健美操自愿参与的学生颇多,并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因此,作为早操管理者,需要在早操内容上不断丰富和创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早操中来,努力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图3 延安大学学生对早操内容设置分析

2.5 延安大学可用于开展早操的场地设施情况分析

良好的场地设施环境能够促使学生端正体育锻炼态度,积极参与早操活动。近年来,延安大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作也更为加强,目前,延安大学共有可用于体育教学、运动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的室内外场馆设施18个,可满足20多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但是由于早操内容主要以跑步为主,开设内容比较单一,体育场地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出早操主要利用学校田径场、窑洞广场、先锋广场、校内道路与空地,延安大学校园里面道路比较窄,加之车位占道等问题的存在,出现拥挤或站操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这与我们早操的目的是格格不入的。当这种现象出现时,作为早操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要积极思考改变现状的办法。如果不加以管理,早操将变成形式化,与我们开展早操的目的背道而驰。

2.6 延安大学早操管理制度分析

延安大学早操管理者统计早操出勤只考察学生有没有签到,而没有硬性规定早操质量,例如:学生早操状态、早操完成情况等。对完成签到却没有锻炼的学生,管理不到位,完成质量好还是不好没办法衡量,无法按照没出勤学生处罚,但又没有相应的早操制度督促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这种只管签没签到,不管早操质量的早操管理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早操的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早操质量。另外,早操表彰工作方面做得不是很充分,没有通过表彰这种无形的力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7 延安大学早操开展效果分析

早操活动是大学生规律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在学生清晨起床后安排的有益健康的活动形式,经常出早操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6]。在对早操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并不多,只有46人,约占调查人数的7.97%;基本满意的人有219人,仅仅占到总调查人数的37.95%;余下的都不满意,约占被调查人数的54.07%。在调查中发现早操出勤率虽高,但参与活动的人并不多,尽管辅导员和班级干部反复要求,并采取很多强制性的措施,但是仍未取得理想效果。有的学生在活动,有的学生在观看或者“发呆”。而且时常有学生迟到,有的学生报到以后又擅自离开,溜回寝室睡觉。“应付”早操的现象比较严重。

图4 延安大学学生早操开展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2.8 提高延安大学早操开展质量的对策分析

2.8.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早操活动开展的良好环境

很多学生认为出早操没有价值,属于可做可不做的形式工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早操的作用和意义未能完全领悟,应加大早操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关于早操的培训活动,加强学生对早操的深层次理解,让学生了解到早操的真正益处。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站、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对早操进行宣传,营造早操活动开展的良好环境,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体育活动。

2.8.2 加强领导对早操的重视程度,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早操工作

学校应成立由主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团委、学生处、体育学院、学生会、班委会骨干等为组员的早操工作委员会,形成多方合作,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共同做好早操的组织管理工作。在早操开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的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些主题早操活动,既应有平时开展的早操,又有学校或各院系、社团组织的其他体育文化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

2.8.3 充分利用校园内及周边环境,提高早操开展的质量

结合学生不断提升的多元化体育需求,结合延安大学的场地设施的实际情况,利用一切可能的场地和器械,积极拓展学生早操活动的空间与范围,包括积极利用学校的田径场、篮球场地、先锋广场、体育馆前、窑洞广场、各教学楼前空地、校园道路等,为学生的早操活动提供足够的场地。

2.8.4 拓展新的项目,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结合延安大学早操的项目设置现状,切实解决开展形式单一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条件选择参加早操活动,更好的发挥自身特长,更加有效的锻炼身体。在继续组织学生晨跑的基础上,开展球类运动、健美操、体育舞蹈、散打等项目的培训活动。也可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学体育技能制定早晨锻炼计划,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3 结论

3.1 延安大学有着坚持早操七十年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早操,进一步规范早操管理制度,建立了由校学生处负总责,体育学院为技术指导,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体育委员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形式。

3.2 延安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出早操,对早操的态度总体上兴趣不高,但由于制度的强制性,无论学生是否喜欢或愿意,早操的出勤率还是很高的,而且出勤率与季节有密切关系。

3.3 延安大学学生管理部门和体育学院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与需求,开展了诸如太极拳、秧歌、拔河、腰鼓等多种形式的早操项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晨起锻炼的行列,提高学生参与早操的自觉性。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主要以跑步为主,让学生感觉单一、枯燥,因而出操积极性不断下降。

3.4 延安大学场地设施基本充足,但是早操对其利用率不高,因而出现拥挤等现象,效果稍微欠佳。想要提高早操的质量或效果,必须首先引起足够重视,大力宣传有学校组织,完善制度,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拓展新项目。

[1]周文军.高校体育[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平波.高职生早操现状的问题与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0.

[4]程立.现阶段高校早操制度的改革[J].体育师友,2006(3):45-46.

[5]黄兆信,李远煦.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0,5(30):70-72.

[6]杜玉春.大一新生入学适应相关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9,175(2):100-101.

[责任编辑 贺小林]

Analysis on Developing Status of Students Morning Exercises in Yan′an Universit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WANG HU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The morning exercise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and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school sports work,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e target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ork.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Yan′an university morning exercises,the exercises,the content organization,facilities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ercise attitude and attendance,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rgument, trying to find out effec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morning exercises.

Yan′a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morning exercise

2015-03-09

王 辉(1980—),女,陕西户县人,延安大学讲师。

G806

A

1004-602X(2015)02-0109-04

猜你喜欢

延安大学早操场地设施
高校“以人为本”模式下早操制度的理性思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做早操
生态女性主义在霍桑《红字》中的研究
早操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做一做
无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