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2015-06-08闻宇敏
闻宇敏
词语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它内涵丰富,具有厚实的情愫,一个词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课文中,一个个看似朴素的词语往往隐含着生动的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意境,潜淌着动人的情韵,包含着丰富的涵义。没有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把握和感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语言的内容,也不可能有对语言准确传神的运用。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精心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与韵味,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驻足鉴赏、潜心揣摩,反复涵泳,受到情感的熏陶和语言的锤炼,让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删繁就简、柳暗花明、享受语文的新境界。
一、从细品中深入意境
所谓意境,广义是指抒情性作品中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有时候看似朴素的词语往往隐含着生动的画面,富有意境美,只要善于挖掘,抓住这些词,精心引导学生细细咀嚼与品味,总能营造出或优美、或幽深、或凄清、或磅礴的诗意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1.情境唤醒
情境唤醒就是创设情境,再现与词语相关的生活场景,呈现生动的画面,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在直观感受中形成最佳意境效果,从而更深更透彻更准确地感悟理解词意。
如教学《秋天》一课中“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井井有条”一词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打出了一组组果实、庄稼成熟的图片,让学生脑海中形成田野一片绚丽、错落有致的美妙意境,从而恍然大悟:“田野真如秋风这把柔韧的梳子梳理过一样,色彩斑斓,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在充满情趣的情境中,学生们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读到了词语所展现的精彩的世界。
2.联想唤醒
联想唤醒就是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对语言文字产生画面感,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的形象画面,生成更灵动的形象语言。这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孤零零的一个词,而且是一幅生动的画,一片让人心驰神往的意境。
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学生对文中“翠色欲流”和“轻轻流入云际”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产生了疑惑:“翠色怎么会流动?又怎么会流到天边云际去呢?”于是我引导他们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草原一片翠绿,微风中,鲜亮的绿色随风舞动,形成层层草浪,就像翠色欲流;远远的,草原与蓝天相接,微风拂动,草浪起伏,轻柔地向天地交接处延伸,似乎草浪轻轻地流入云际。”学生在联想中看到了“草原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的美丽画面,感受到了无比美妙的意境之美。
3.想象揣摩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段话描写的就是想象。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揣摩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揣摩体会此情此景,感受词语表现的动人情境。
如教学《珍珠鸟》“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蛋从叶间探出来”一句,“探”是描写雏儿的最关键词,是整句的精彩之处,写出了小鸟的可爱。我就抓住这个“探”字引导学生想象揣摩“鸟儿探出脑袋时小心翼翼、探头探脑的神情”,从而使学生敏感地领悟到作者“探”字的匠心独运,“看”到了妙趣横生的情境。
二、于慢斟里感受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中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这里说的“内涵”就是品味文字背后的人文情感,包含了人们的内在心理、意识、情感或者说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词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情怀,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
1.对比涵咏
宋代朱熹曾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这一经典名句道破了咏诵的秘妙。语文课文里的很多用词准确贴切,或隐含着丰富的内蕴,或极为传神地表达情感。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抽换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对比涵咏中体会词语表达的情愫。
如教学《鞋匠的儿子》时,文中林肯在演讲时说:“……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这里的“艺术”用词很有讲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把“艺术”和“技术”进行比较,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使学生感受到林肯对父亲的尊重和热爱,他做总统也会像父亲做鞋子一样追求勤勤恳恳、精益求精的境界。涵咏中,林肯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跃然纸上,“艺术”用词的深刻意味也不言而喻。
2.释义追问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思维遇到阻碍,不能对语言产生敏感,进行深层次思考,教师不妨进行释义追问,及时引导,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帮助他们开拓思路,突破难点,降低难度,激起智慧的火花,提升感悟的深度。
如《钱学森》一文中钱学森说了这样一句话:“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里的“应当”一词显然意味深长,决不能轻易放过,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品味,读出词语背后的深刻内涵。教师可以采用释义追问的方法:“什么叫‘应当?从这个‘应当你读出了什么?”从而引领学生从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中感受到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强烈责任感和深厚的赤子情怀。
3.补充拓展
补充拓展是文本感悟的一个重要途径,即在语言理解的关键处合理地补充相关材料,丰富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感知,产生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丰厚对语言内蕴的领悟。
如《江雪》是一首藏头诗,诗头为“千万孤独”,然而古诗离学生时代很远,学生难以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千万孤独”的情感,教师补充介绍了“柳宗元立志改革腐败政治,想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但遭到皇帝和权臣反对,受到迫害,被贬永州,内心凄苦、悲愤、孤独”的背景,从而为学生消除了时代、环境造成的距离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一代大师无可名状的孤独痛苦之情。
三、在语用时把握外延
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解读词语的时候,教师要注重拓展延伸,找准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联系,恰当地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感悟。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境中学习生字、积累新词、积淀语感,并灵活运用,把握好词语的外延。
1.运用延伸
一词多义在人类语言文化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区分和掌握多义词是科学掌握语言文化知识的表现之一,对学生开展阅读理解、创新写作等有着直接影响。教学中,教师要有将词语的中心含义进行延伸和拓展的意识,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相关经历、体验来帮助理解,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如《水上飞机》一文中有个词“究竟”,这个词有多重含义,而文中就只有一层意思“问个明白”。如果学习就理解到这里,我们的教学就太苍白了。于是,我通过和学生进行充满情趣的问答,通过用“究竟”造句,无痕地拓展了“究竟”其他的含义和用法。 学习运用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内涵,还掌握了词语所表达的外延。
2.链接再构
链接再构即在教学某一词语时,教师通过收集与词语相关的信息,进行从课内向课外的信息辐射,重构语境,营造“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归类与积累”的学习情境,使词语在有效的链接中更加丰厚、宽广。
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中 “有时候,适当地弯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一句是理解的难点,而对“弯曲”一词的正确理解更是读懂这句话的关键。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弯曲”一词回忆了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等和弯曲有关的成语故事和名句。在链接中,学生对“适当地弯曲”有了形象的感知和深刻的体会,句子的含义也迎刃而解,并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积累。
3.读写对接
读写对接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而关键词就是极好载体。以关键词为核心,进行辐射,从而进行读写结合的扎实训练,以写促读,这是夯实关键词教学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
如辛弃疾的经典之作《清平乐·村居》通过对一个普通农家生活情态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农村生活画面,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美好生活的羡慕与向往。词中“卧剥”二字极为传神地勾勒出小儿子活泼顽皮的情态,我就抓住这个词引导学生想象描写小儿子卧剥莲蓬的情景。学生对孩子卧剥莲蓬的神态、动作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描摹,孩子那无忧无虑、天真活泼、逗人喜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在读写对接中,学生对上句中“无赖”二字的理解更加准确形象。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细致品味揣摩,只要抓得准,抓得精,就能锤炼学生语言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感悟更加敏锐,更加丰盈,让语文走进更广更深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