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模式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2015-06-08赵春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实训

赵春宇

摘要: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当下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衔接方面存在着课程重复、内容体系脱节、实践体系缺乏系统性等系列问题。为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会计专业“3+2”模式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实现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4703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结构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动中职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课程的衔接,包括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衔接、实训体系优化等方面。我院会计专业涉及中高职衔接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主招生中有针对中职的招生,另一个是与芜湖市职业教育中心合作的“3+2”模式招生的学生,中高职课程衔接对于其人才培养质量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开设重复现象严重

中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中考虑到满足学生系统性,都要开设一部分专业基础课,比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学基础等等,中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时没有特定组织或行业协会对其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同时中高职院校之间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常常会导致课程在名称上或者内容上出现重复,特别是对于那些既有中职也有高职的学校,其教学理念也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趋同性。这样最终会产生严重的教学资源浪费,学生投入了时间、金钱和精力,但是收效甚微。

1.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系统性不强

中职教学中开始的实训课程主要有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以及会计顶岗实习等;高职教学中开设的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单项课程实训(包括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等,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但是内容难易程度上是有差别的,不是简单的选择开始还是不开设的问题,而是需要系统的进行设计,才能有效的提高中职学生的后续学习效果。

1.3文化基础课脱节现象严重

很多中职学校非常关注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培养,比如数学和英语,从而导致中职学生进入高职以后难以适应高等数学和英语课程的要求,而且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历提升产生严重影响,研究生考试对数学英语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文化基础课程的缺乏非常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提升。

1.4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衔接的递进关系把握不到位

会计专业除了部分基础课程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比说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等,中高职院校对于这些课程都有开始,不过在内容选择和课时安排上有很大差异,同时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不明确,也会导致教学内容选择时面面俱到,导致掌握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样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形式上是否开始以及真实的掌握效果两个层面,学生没有经过实际工作,反映出来的往往是掌握效果不明显,最终在高职院校中会把以往的课程又重新学一遍,当然部分学生通过重新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掌握的学生来讲就是浪费时间了。

2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中高职教育属于同一教育类型,都是职业教育,层次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学科来讲,涉及的知识面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各自的目标定位很难去界定,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双方都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其办学模式以及教学模式非常相似,都以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重视实践教学,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中职教学过程中应以基本够用为前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很大层度上导致了中高职课程难以有效衔接,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差异不大,但是掌握情况相差较大,导致后续教学形式选择的两难。

2.2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机制

中高职课程衔接之所以出现以及解决难度较大,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双方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没有交集,难以进行统筹协调。这主要是以往归口管理留下的问题,高职教育归高教司管理,中职教育归职教司管理,目前中职教育主要归市教育局管理。由于双方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因此经常出现定位不清晰、课程重复、内容重复的矛盾,从而造成中高职间衔接的失调。

2.3缺少行业参与,专业标准不明确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行业企业参加的较少,会计专业作为一个实操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办学标准的制定应该有企业行业说了算,中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企业行业制定的标准来组织教学,当办学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以后,我们中高职教学组织才有一个标杆,才不会出现课程重复、内容重复等问题,上海等发达地区已经成立的职教集团,协同行业企业一道制定中高职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标准的制定,这将较为有效的改变中高职衔接存在的系列问题,但是职业教育集团在我国还没有广泛的推广,需要政府在管理体制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来引导行业和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来,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为行业和企业提高了更优秀的人才。

2.4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由于中高职院校的归口管理部门不同,因此互相之间的交流是少之又少,虽然国家近几年花了很多钱在推进中职骨干教师的培训,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教师面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很多时候还是力不从心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但双方在实训基地、教材开发、专兼职教师流通等方面的共享做的很有限,包括形成职教集团的内部院校,之间的合作形式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表明的会议交流。

3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探索及对策建议

3.1体制机制建设

(1)建立行业、企业、政府与院校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创新课程开发模式。

要实现中高职课程的高效衔接,必须突破原有的管理体制,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让行业、企业、政府以及院校共同参与进来,共同进行中高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应当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在课程衔接方面负责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标准制定等工作,重点要吸引行业和企业的参与,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具有科学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其次,需要政府出台系列相关政策,一方面,引导行业和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改革中来,要在税收优惠以及人才输送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给企业以动力,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院校各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让制定的各项政策在实际中得以有效的执行。

(2)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体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是我们办学质量的检验标准,课程开发是否合理需要通过工学结合道路的检验,会计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变化的速度很快,它不是一层不变的,因此其开发的课程,课程的内容安排等方面都应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接受检验,并不断的反馈修改,从而保证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3.2重构课程体系,实现有效衔接

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经常站在一门学科的角度,开始的课程过分的全面,导致学习的效果十分有限,还有部分中职学校以学生升入高职和高考录取率作为目标,往往会忽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很少开始实践操作课程。我们考虑课程设置时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要看到总体情况,抓主要矛盾。对于会计专业“3+2”模式的学生来讲,虽然中职阶段的短期内不会走上工作岗位,但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任然应当以就业为导向。

借鉴上海职教集团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同时考虑我院会计专业“3+2”模式的实际情况,对中职阶段课程体系开发提出一些建议,如图1所示。第一层面是公共基础课,这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深造以及就业;第二层面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可以开设基础会计、出纳实务、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操作技能等核心课程,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开设的课程不宜太多;第三层面是专业方向课程,在不能兼顾相关课程的前提下,分专业方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会计专业方向可以包括企业会计、银行会计,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开设,当然企业会计方向肯定是必须开设的,企业会计方向应该要涉及到成本核算、纳税操作实务以及会计综合实践能力课程,除了分方向以外,还应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拓展专业方向。

对于会计专业“3+2”模式下,学生进入高职阶段以后,要考虑到中高职阶段的有效衔接,课程体系设置中,借鉴上海职教集团制定的体系以及我院实施的情况,给予以下建议,如图2所示。第一层面是公共基础课,包括毛概、思想道德修养、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等,该部分基础文化课程还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其中难度系数较大的,比如高等数学,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因为中职没有系统的经过高中的数学学习,可以考虑分层次教学;第二层次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对于中职阶段已经开设过的,难度不大的就不需要重复开始,比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等等,我们建议开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管理、ERP等等,这些课程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其中财务会计之前虽然讲过,但只是涉及其中的日常业务,而且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最核心的专业课,因此需要予以加强;第三层次是职业拓展课程,包括财税金融方向、统计技术方向、国际结算方向等等,这里的方向设置偏向于管理需要,比会计核算更高了一个层次;第四层次是实习实训课程,包括单项课程实训、会计综合分岗实训、ERP沙盘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等,这些课程除了考查其专业课程学习以外,更多的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以及综合职业素养。

3.3统一课程标准并严格执行

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中难免会有交叉,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时间以及精力浪费,就要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提升教学效率。融入行业企业的参与,制定统一的职业标准以及课程标准是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然选择,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采用的方法。通过行业制定专业的技能等级标准,将有利于中高职教育中课程以及内容的融洽对接,同时能够将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融合,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更有针对性。

3.4规范教材编写标准,实现教学内容递进衔接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近几年来对中高职不同专业课程制定了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为各个院校教学提高参考意见,但是很多中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教材编写体例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而没有根据课程标准来组织教学,大家主要考虑的还是从一门课程的完整性,因此,就教材编写来讲,不能简单的把高职教材删除几章难度较大的就用到中职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工作,第一,要先制定出统一的中高课程教学标准,并要求各院校严格执行,要制定出对应的考核标准,将课程标准融入到专业技能等级考试中去,对于会计专业来讲,不能简单的考初级、中级、高级,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更多的等级,这样便于分类,分层次教学;第二,要重视优秀教材的遴选和推广,将符合认知规律,符合中高职教学标准的教材进行大力推广,推荐使用;第三,进行教学资源开发,电子资源一方面成本低,使用方便,便于进行二次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很多教材开发出来只有一两个学校使用,而且使用周期特别短。

4结论

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赖于统一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制定要保证科学性就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因此首先应当将行业企业引入职业教育的环境中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确定不同级别的专业技能需要,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并进而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从而解决课程衔接出现的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52.

[2]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5660.

[3]周经纬.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商业会计,2012,(24):121122.

[4]张惠君.会计专业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模式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2):258260.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