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类专业综合实训体系与实践研究

2015-06-08陈媛蔡晓燕陈三宝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接线应用型实训

陈媛 蔡晓燕 陈三宝

摘要: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类实践教学的开设现状,给出了专业综合实训体系的建立原则,通过实践教学的实施,解决了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相互交叉、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专业综合实训;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3702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现状

根据我国目前高校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教育部将自动化类本科专业分为“研究主导型”、“工程研究应用型”和“应用技术主导型”等三种类型。结合我校办学特点和生源结构,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技术主导型”,即培养学生具有较广泛的通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面向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面向工程应用,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行业自动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同,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就会有差异。根据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应用技术主导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就是要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应用技术教学为核心,以综合教学为手段去教育人、去培养人。要将知识课堂转变为能力课堂;将封闭教学转变为开发教学;将重知轻行转变为知行合一。要培养相适应的的人才,除了理论教学外,实践教学也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结合某一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较为丰富,比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些实践环节都是单项的能力训练,即只是对某一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而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不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需要再学习、再培训,对于企业来说,更愿意招专业技能好、综合应用能力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所以如何有效地设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解决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相互交叉、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对培养应用技术主导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专业综合实训体系的原则及平台建设

依据我校自动化类专业“应用技术主导型”的培养定位,开展专业综合实训可遵循“1321”原则——“1”:一个目标,即培养企业可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3”:三个部分,即实训平台、实训项目及评价体系、实训教学组织及实施方法;“2”:二个效果,即实训指导教师成为“双师”型,受训学生成为企业可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1”:一个目的,即高质量就业。该实训体系充分体现了专业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为培养应用技术主导型人才奠定基础,满足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以基本原则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应用技术和应用能力为目的,依托基本要素构建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具有知行统一为特点的实训教学模式。

下面讲述实训教学平台基本要素的内涵。

2.1教学管理——核心

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严格的实训教学管理,要注重实训教学与其他各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达到交融、综合、促进的作用。

2.2实训内容——基础

联系工程实际、生产实际,科学合理的选择实训内容,使每个实训起到工程训练的目的。学生通过专业综合实训,能真正、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

2.3实训方法——关键

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出发,开展启发式教学,对于装配、接线、调试、测量、分析和诊断等这些训练都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

2.4教学环境——保障

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训训练的机会,院校要根据发展目标,有计划的进行设备投入,同时又必须充分利用实训中心现有的设备、仪器、仪表及各种实训手段构建专业实训教学平台。专业实训室应适度开放,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可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2.5教学质量——目标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其根本而言就是要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从实训教学环节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众多,除了实训硬件条件外,首先要提高实训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其次应精心组织实训考核,以促进学生进行实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训教学的基本要素也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只要重视实训教学,把与基本要素相关的工作认真落实,应用型工科专业的实训教学质量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能实现。

3专业综合实训的实施

专业综合实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我校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这个综合实践环节设置在学生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的第7学期,为期4~6周,依托现有的电控实训柜,展开电气控制技术方面的项目式实训。具体过程分为2个部分:设计训练和安装接线调试。

3.1设计训练

根据实训项目内容的要求,运用所学过的电气CAD知识,绘制出规范的电气原理图、端子接线图和器件布置图等;按照设计的图纸,选择合适的元器件,给出选型参数计算,列出元器件清单;根据电气原理图,列出可编程控制器的I/O地址分配表,并编写相应的程序。

3.2安装接线和调试

有了前面的设计训练环节,接下来就进入安装接线和调试环节。学生根据设计的器件布置图将选出的元器件安装在电控柜内的安装板上。安装完毕后,再根据设计的电气原理图,进行接线操作,这是个细致活,要求走线美观,符合工艺要求。接线完毕后,再用万用表检查线路是否正确,有没有接触不良的地方等。最后将编写好的PLC程序下载到可编程控制器中,连接控制对象进行调试运行。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电工工具仪表调试和检修线路。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安装接线方法,对于相同的控制目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案来实现,同样的控制要求可以用不同的电器来实现,同样的控制功能也可以用不用的控制线路来实现。在整个实训的过程中,如何优化和完善控制方案,如何节省成本,如何规范操作过程,如何获取新技术和新工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逐渐学会去思考、去解决。

4专业综合实训的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确实提高综合实训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实训考核对于过程和结果都要兼顾。目前普遍的实训考核就是看学生最后有没有实现控制效果,实现了就通过,没实现就不通过,忽略了过程中的付出。因此对于考核评价应注重实训过程的培养与训练,评价方法应注重多重性,如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考核相结合;考核方式可以多样性,如笔试、实际操作、回答问题等;考核主体突出多元性,如个人评价、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综合上述因素,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训的特点,我们初步确定了考核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对于专业能力的评价,权重系数为0.8,其中实训过程评价占60%,实训结果评价占40%;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权重系数为01;对于工作能力的评价,权重系数为0.1。(2)个人、小组、教师评价比例为2∶3∶5。(3)评价形式有操作演示、书面报告、抽签问答等多种形式。

5结束语

通过对应用型本科自动化类专业综合实训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根据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情况,设计相应的实训环节,学生从实践中了解并掌握实际项目的工程设计、安装集成以及调试运行,同时也为专业技能考证打下良好基础。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进一步提高实训的质量和效果,还需要不断研究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京秋,郁汉琪.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

[2]苏俭,周志萍.电气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

[3]秦咏红,李金钟.电气控制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探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

[4]李英姿,龚静,阴振勇.加强实验教学设计突出应用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猜你喜欢

接线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倍福 接线端子盒EJ系列
一种新型接线工艺的探讨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