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5-06-08戴晓震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物流园区温州市物流业

摘要:

从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目前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物流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4602

0引言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从国家层面上看,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而发达国家中美国为85%,日本为8.7%,德国最低,为8.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每下降0.1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经济效益500多亿元;物流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创造50万个就业岗位。汪洋副总理曾经指出,一个城市可以没有工业、农业,但不能没有物流业。物流业越发达,市场越繁荣,经济社会发展就越有活力。温州市处于长三角物流区域和东南沿海物流区域连接处,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长三角经济区、海西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1.1物流业规模

“十二五”以来,温州市物流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温州市目前有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多种物流形式,公路物流在物流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2013年完成公路货运量7989万吨,占社会货运总量的64.6%。温州市近几年物流业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1.2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平台方面,温州市目前已建成运营,并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平台有10个,占地面积约1920亩,物流平台规模小、数量少。从平台类型看,主要为公路站场、铁路站场,缺乏航空、港口物流园区。2014年8月温州市召开了全市物流业发展大会,出台了《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温州市“4+16+N”物流平台建设,“4”指四大物流园区:潘桥物流园区、瑞安物流园区、乐清物流园区和瓯江口物流园区,“16”指16个物流园区,“N”指N个配送节点。截止2014年底,四大物流园区有十余个项目开工建设,如潘桥物流园区一期已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占地185亩的当家物流园已投入使用,20家物流企业入驻。

物流交通设施方面,温州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工程等航空设施建设逐步推进,温州至台北、首尔、济州、曼谷等航线陆续开通。温州口岸扩大开放获得国家正式批准,新增开放岸线码头3966米。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甬台温复线、绕城高速西南线、诸永高速延伸段等项目进展顺利,一批干线公路和重点市政道路有效推进。但总体来说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1.3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目前,温州市物流企业以道路运输企业为主,普遍规模较小、服务模式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物流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2000多家,减少到2014年末的1300家左右。物流需求与服务脱节,首先,由于缺乏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现有物流能力不能充分利用,车辆空驶率和仓储设施空置率等高居不下,其次,由于温州物流企业普遍较小、各自为战的特点,制造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物流提供商,造成了目前第三方物流使用率不高、现代物流技术效益与规模效益难以体现;再次,在选择物流提供商的时候缺少一整套评价体系,选择物流提供商缺少判断依据,有较大的盲目性;最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物流企业之间同质竞争严重,物流企业之间缺少协同运作机制。

2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

2.1物流用地指标匮乏

从国土资源局数据显示2014年温州市共安排物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17亩,其中市区共安排物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82亩。这与《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提到2016年底前完成物流用地建设5263亩的目标相去甚远,而且93.2%的物流新增物流用地指标都集中在市区,极大的制约了温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其中,规划建设的四大物流园区物流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后续项目用地难以保证,影响招商进度和配套项目建设。现有企业由于物流用地的制约,也难以发展壮大,如鹿城物流有限公司规模和设施标准达到国家3A级企业标准,因其用地为临时用地,无法被评为国家3A级企业。

2.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温州市规划打造“4+16+N”物流三级节点网络体系,但总体建设情况并不理想。一是开工建设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不到一半,一些物流中心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二是物流园区用地功能转变,使得本就紧张的物流用地更加匮乏。三是终端配送网点建设严重滞后,大型超市、商场等都采用自有配送模式,缺乏公共型配送网点,不能有效整合配送资源,使得城市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四是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较少考虑物流需求,导致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停靠难”,进一步制约了城市配送企业的发展壮大。

2.3物流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一是温州尚未建立统一的温州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现有的基于企业建立的信息平台比较原始,各个企业的标准不统一,数据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很难整合物流服务供需双方。二是温州市物流企业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仍然采用人工作业,企业物流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三是物流企业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不高,如市交运集团委托开发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因与客户企业未建立信息互通,客户无法实时掌握仓储管理动态情况,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2.4物流人才匮乏

一是物流企业现有物流人才缺乏,如温州市物流行业龙头企业温州顺衡速运和德邦速运的物流管理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比率均不足15%。二是物流人才教育总体规模偏小,本科、大专的物流专业每年专业毕业生不足200人,其中留在温州从事物流工作的不足50人,与现代物流业大发展格局严重不符。三是尚未建立物流智库,现有的物流高级人才散落在政府、高校、企业中,未能形成合力为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出谋划策。四是校企合作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目前很多物流企业还不清楚本地高校物流教育情况,高校对物流企业情况也不熟悉,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能完全吻合。

2.5城市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一是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难”,温州市城市道路日益拥堵,货运车辆成了交通警察的重点管理对象,这种“一刀切”的模式,严格限制货运车辆进城,出现了很多的“客改货”现象,经测算一辆载货量为2吨的城市配送车辆能完成的运输量,至少需要3辆轻型客车才能完成,治堵变成了“添堵”。二是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一方面城区主要道路在上下班高峰期对货运车辆限时限行,另一方面货运车辆违法进城可以随时被开罚单,配送车辆进城罚款也成为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三是城市配送车辆“停靠”难,城市规划时较少考虑物流需求,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市场以及商业圈都是配送的高需求地,而这些地方的配送配套缺乏,缺少专门的卸货平台和临时停靠点,很多货车需要排队等待几个小时才能卸完一车货物。四是缺乏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来整合城市配送资源,目前大型超市等多采用自营配送模式,公共型配送中心过少,配送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使得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3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

3.1加大物流用地保障

增加物流业用地指标,从现有用地指标中增加物流项目用地,完成《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物流用地建设的目标。积极落实《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充分利用产业落后、企业经营困难需要退出的产业用地、列入“三改一拆”范围的空置土地、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设用地以及工业企业闲置厂房等土地资源要素,用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相邻区域的村“三产”留地整合开发,用于发展现代物流业。

3.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提高现有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利用,积极尝试加强各种物流资源的整合、实施运输与仓储的一体化经营等方式,探索集疏运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能力。二是以“4+16+N”物流三级节点网络体系建设为目标,通过重点项目引进和培育,推进4大物流园区和16个物流中心的建设。三是在物流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园区内各项目协调配合、服务性设施的统一布局等,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信息互通。四是做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物流节点的整体协调。

3.3加大智慧物流建设力度

一是依托浙江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统一接口标准,整合现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资源,建立基于云服务的联通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和商贸企业、口岸联检单位等各方共享的温州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二是加快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引导物流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三是加大推进社区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力度,以市辖区的社区、大专院校和商务楼宇等为重点,大力建设社区电商服务网点,切实解决电子商务终端配送“最后100米”问题。

3.4加强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一是政府加大投入,优化物流人才就业环境。政府可以从住房、子女入学等角度切入,解决物流人才留温的后顾之忧。二是企业应该摒弃到处挖高层次物流人才、天天招基层物流人员的人才政策,大胆培养本专科物流专业人才,可以将人才招聘前移,多给学生寒暑假实习锻炼的机会,逐步培养,这样企业培养出的高层次物流人才可以避免“空降兵”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

同时企业人才建设更有延续性。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从调研情况看一半以上学生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留在温州从事物流工作,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行业协会

组织的温州市物流业服务平台,加强校企深入合作,增强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验室建设、互派人员交流和人才共同培养等深层次合作。建立专门的校企人才对接模块,企业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院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进行实时更新,保证校企人才对接。四是多渠道培养物流人才,现代物流业既需要高层次物流人才,也需要基层操作人员,既需要学历教育,也需要非学历教育。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产业、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人才。

3.5加快城市配送良性发展

一是按照国家七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尽快制定出台《温州市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办法》,开放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限制。二是加大对“客改货”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正确引导城市配送良性发展。三是增加城市配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专业的物流装卸作业平台,提高装卸效率,开放城市低效用地作为城市配送车辆的零时停靠点,在大型商超等装卸点边上设置专门的货车装卸位、停车点。四是尽快建立温州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将城市建设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其中一部分,连接城市配送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五是理顺城市配送多头管理,明确由市发改委牵头,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部门的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邓金水.东莞市现代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2]戴晓震.温州市物流交易与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江苏商论,2011,(04).

[3]2013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wzstats.gov.cn/info_view.jsp?id0=z0h8lnkbkw&id1=z0h8lo51at&id=46583.

猜你喜欢

物流园区温州市物流业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物 流 业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一张图带你读懂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看看全国物流园区都有哪些“新”变化
物流业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