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技术追赶的作用路径与动态选择
——基于产业层面分析

2015-06-07涛,李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区域

李 涛,李 斌

(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2.西安财经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

我国西部地区技术追赶的作用路径与动态选择
——基于产业层面分析

(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2.西安财经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

我国西部地区的技术追赶是基于不同产业类型、要素构成、技术特点异质性,结合地区资源优势与路径构建而缩短技术差距,通过产业层面中技术模仿、吸收与学习能力的有机组合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引导西部地区在技术赶超中的优势组合与路径形成的过程。本文依据技术路径动态实现,总结了技术追赶的产业要素及自主创新技术追赶的实现,进一步对西部地区技术赶超路径构建和产业的动态选择进行分析,从而对西部地区产业层面技术赶超的路径选择提出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西部经济;技术追赶;自主创新;产业层面

一、引 言

自2005年起,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环节。基于自主创新维度的技术追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消化吸收的层面看,自主创新体现在技术吸收和改进基础技术的发展阶段[2];第二,从产生过程的层面看,自主创新体现在依靠自身的力量独立完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动态过程[3];第三,从产权界定层面看,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具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认可体系[4]。

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特征鲜明、自然资源丰富,是包括“火炬计划”、“西部大开发计划”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丝绸之路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的重要行政区域。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呈现出明显的资源依赖性[5]。结合科技产出核算,区域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四川位居第一,而宁夏、青海、西藏却较为落后;在创新效益方面也存在较大区域差异,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6]。另外,西部发展的整体二元经济格局因为区域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呈现出典型的“双层钢性”特征,对产业资源在空间层次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7]。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产业层面实现技术追赶需要从路径动态选择和自主创新两方面着手,通过技术有效积累促进发展路径与产业现状相匹配,突破现阶段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实现技术追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与文献回顾

(一)技术追赶的产业要素分析

对于技术追赶路径作用过程的分析,吴贵生(2011)通过产品创新层面和工艺创新层面的技术分类,认为技术路径是简单技术和复杂技术与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技术双向维度上的有机组合[8]。Mathews(2002)和Lee等(2005)研究认为韩国和台湾都是通过OEM、OBM到ODM的作用过程实现技术追赶的[9-10]。张清华等(2014)指出技术追赶大致要经历技术依附、技术追赶、技术超越三个阶段。其中技术依附是技术追赶的准备阶段,强调技术发展新方法发展的可适性;而技术超越阶段则是运用创新型技术来摆脱跟随的技术状况[11]。

从产业层面实现区域技术追赶研究。Anders Skonhoft(1995)研究表明后发国家的技术生产率改革主要依赖于后发主体的技术差距、新技术社会吸收能力和研发能力等因素[12]。Kim(1997)通过韩国从技术模仿到创新的发展路径的研究表明,技术发展是技术输入到输出的动态转化路径,其中知识积累和技术改革是这一转化过程中所必须的[13]。张国胜(2013)从长波中产业技术追赶的特征事实指出,有效的追赶除了需要取得新兴技术突破之外,更重要在范式转换过程中构建适应性的社会制度框架来发挥新兴技术的潜能[14]。生延超(2009)通过研究日本和韩国技术追赶路径的作用机制,提出产业技术追赶的实质是通过不同层面模拟创新积累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15]。

(二)自主创新技术追赶路径过程分析

自主创新战略是通过产业承接实现区域技术的溢出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环境与发展路径良性融合,能够结合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追赶效应[16]。

后发主体的初始技术差距、技术吸收能力、先进地区的R&D增长率以及其R&D增长率共同决定了后发主体自主创新技术追赶路径的作用过程。其中,技术吸收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吸收能力越高,获取技术外溢增长越快。后发主体面临的初始技术差距和技术吸收能力决定技术溢出利用效率高于先进地区R&D创新增长率时,后进者会因为追赶加速度的作用惯性实现技术追赶。反之,如果吸收能力太弱,不能有效利用先进技术,后进者便会陷于技术模仿与被锁定状态[17]。

由此可以看出,技术追赶主要侧重描述后发主体所体现的发展优势,而实现自主创新技术追赶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中在后发主体的模仿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18]。模仿能力更侧重于对领先者技术路线的跟随和模仿能力;吸收能力主要针对先进技术的内化和进而形成的有效技术扩散和成果转能力;创新能力则强调了结合新的市场需要及已有的技术积累进行技术革新和自主性开发的能力[19]。其中自主创新能力是后发主体实现技术追赶路径的关键。

三、西部地区技术赶超的路径与动态选择

(一)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根据200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西部地区的科研水平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其中R&D经费投入从2008年的27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80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从最初低于10%的水平提升并保持到了17%。R&D人力资本投入年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5%~20%的水平,其中2008年西部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仅为14.9万人/年,2013年增至24.2万人/年。同时,创新成果产出也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其中R&D新增项目数从2008年的1.8万增加到2013年的3.4万,专利申请数从2008年的1.4万提升到2013年的5.4万(见图1)。

图1 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趋势分析图

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以科研水平为代表的自主创新能力呈增长趋势。但还存在如下问题:(1)从研发收支的情况看,R&D资本、人力投入和成果产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以R&D项目数和专利申请数为代表,年平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约15%的水平,其中2010—2011年的R&D项目数出现了负向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R&D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与自主创新成果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西部地区技术追赶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2)从区域发展的情况看,西部各地区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各省市自主创新能力差异性较大。其中四川、重庆与陕西等在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较强,广西、内蒙古等地处于中等水平;而贵州、宁夏等地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西藏是西部地区中自主创新能力最弱的地区。其中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在R&D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与最弱地区差距呈两个数量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从区域联动的层面看,各地区协同互动水平不足。以陕西、四川、重庆为中心的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区域与周边地区的自主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虽然通过地区邻近效应存在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在工业技术与产业布局方面,西部地区有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在区域发展战略的整体布局与技术开发中,较少与本地域优势与特色相联系,在特色产业和区域优势技术的技术追赶过程中需要继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西部地区自主创新技术追赶的作用路径

目前,西部地区技术追赶路径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1)从生产要素的静态比较分析来看,基于新增长理论,西部地区呈现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偏低、资本相对匮乏、处于相应领域生产技术水平的初级阶段等特征。(2)基于劳动价值理论,西部地区的人力(L)和资本(K)结合的现实情况与生产要素最佳配比偏离程度较远。故而结合学习曲线的技术升级便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较高的边际增长效应,并通过西部地区具有如新疆、青海、宁夏等区域文化特色、物资储备丰富、劳动力基础能力大等区域优势,可以在不同技术最佳生产函数范式中所体现的后发优势来实现追赶。(3)由于西部地区在区域经济体系发展中存在较大差距,形成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可以通过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调整,实现结构变化带来引致经济增长现象和具有较强扩散能力的新生产函数,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根据不同技术路径下技术追赶的作用特点,构建了西部地区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追赶动力模型。当区域产业水平遇到外部产业承接的技术差异时,如发展诉求、外部诱导、内部系统非均衡性等,产业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便会通过市场需求与技术能力进行行为调整。对这些外部产业承接提出的激励与要求做出反映,如模仿、学习和吸收等。进而在西部地区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使得产业组织体系不断细化,以此实现自主创新及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市场选择所形成的技术竞争优势。这一创新——制度——竞争——组织——研发的闭合作用回路,以不断循环的方式将产生螺旋式内部协同推动效应。当西部地区通过成功借鉴东部、中部产业技术的发展优势而有效避免前期研发和试错环节等沉没成本时,便实现了模拟性技术追赶路径;当西部地区通过吸收特定产业在现阶段的技术积累并成功突破技术瓶颈时,便可实现阶段跳跃式技术追赶路径;当西部地区通过市场需求和战略开发等外在选择,形成平行于东部、中部产业层面并具有可替代性的技术水平时,便可通过西部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战略地位,构建自主创新追赶路径(见图2)。

图2 西部地区技术追赶的作用路径

(三)西部地区技术追赶路径的动态选择

西部地区进行技术追赶的动态过程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追赶初期:西部地区根据区域发展诉求与战略定位进行技术引进、学习、模仿和借鉴,处于对先行技术的跟随阶段;追赶中期:西部地区通过吸收和学习相关产业技术,实现技术升级方面的不断突破,缩小与领先者之间的技术差距,处于对先行技术的追赶阶段;追赶后期:西部地区通过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产生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并利用区域后发优势与发展加速惯性,从而摆脱技术上的落后地位,实现具有西部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西部地区在技术追赶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追赶动态过程中各发展阶段的技术能力侧重不同,因此技术追赶路径特点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的技术追赶水平与其创新能力、模仿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当三种类型的能力配比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时,各种能力的发挥重点在相关技术路径的表现上便有所不同。下文就结合追赶路径的类型与后发主体的特点进行了选择匹配性分析(见表1)。

对于基础性产业和产业链中的上游产业,其技术体系完善且相对成熟,实现追赶的动态过程更强调其模仿能力。如机械加工与制造装备业等,可以通过模仿能力实现相关产业的技术引进与积累,在保持技术跟随的同时突破技术体系的发展瓶颈,利用技术吸收能力和学习能力实现技术追赶,即为跟随追赶路径。对于新兴技术产业和部分基础性产业,相关技术具有明显的前沿特征,实现追赶的动态过程中更强调吸收能力。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在原有技术模仿的基础上吸收产业技术的前沿核心点,实现技术跳跃式积累,通过先进技术的吸收占领技术制高点实现追赶,即为跳跃追赶路径。对于新兴前沿产业和高端连续性发展产业,强调了技术体系的复杂性和尖端性,存在难以复制、不利于模仿等追赶困难。如电子通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只有将技术模仿和吸收为辅、技术学习为主,结合后发主体的资源优势建立先行主体所不具有的发展基础,实现技术追赶。

表1 不同产业技术追赶路径的特点对比和图示

注:参照侯高岚.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追赶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绘制相关图示。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西部地区要建立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追赶作用路径。西部地区在遇到外部激励时,因为其区域经济内部结构的非均衡性,可以将其技术追赶的路径行为看成是模仿、学习和吸收行为有效组合。通过接受外部的技术波动,并在内部系统中建立研发能力升级、组织体系细化、结合资源优势、实现制度跃迁、创新等具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技术追赶闭合回路并不断循环,产生螺旋式内部协同推动效应,实现技术追赶。

第二,西部地区在自主创新技术追赶路径的过程中存在动态选择特征。具有较强模拟能力的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具有较低的技术门槛或者处于产业周期发展初级阶段的产业实现追赶战略;具有较强吸收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技术吸收实现技术发展阶段跃迁的区域可以选择跳跃式追赶战略;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区域,可以将自身发展能力和市场需求变化有效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在新兴前沿产业中突破,实现技术追赶,从而构建西部地区自主创新技术追赶动态选择的层次结构。

第三,西部地区技术追赶的作用路径并不是单一基于产业类型、发展阶段和现状进行选择,而是通过区域战略导向、地区资源优势进行自主创新技术追赶路径选择的。加强区域联动的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民族区域特色,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发挥的自主性。目前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传统资源依赖特征,在国家经济发展转型,东部、中部产业承接的发展契机中,结合特色产业与竞争优势培育技术核心竞争力是实现技术追赶的关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人民日报,2006(8).

[2] 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1994(3):33-35.

[3] 毛蕴诗,汪建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J].经济管理,2007(3):22-27.

[4] 孟群,王滨.对自主创新内涵的再认识[J].科技与经济,2006(17):2-4.

[5] 宋周莺,刘卫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0):31-37.

[6] 谭开明,魏世红.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1):73-77

[7] 任保平. 西部二元工业化及其协调发展[J].财经科学,2014(1):63-67.

[8] 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5-18

[9] J A MATHEWS.Latecomer strategies for catching-Up:the case of the renewable energies and the LED programmer [J].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2(1):34-42.

[10]K LEE, C LIM W. SONG. Emerging digital technology as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and the Korean firms[J].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5(29):40-63.

[11]张清华,郭淑芬,黄志建.我国自主创新技术赶超战略与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4):1-4,46.

[12]ANDERS SKONHOFT. Catching up and falling behind, a vintage model approach[J].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rondheim, Norway.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5(5):285-295.

[13]LINSU KIM. Iitation to innovation: 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New York: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97.

[14]张国胜.技术变革、范式转换与我国产业技术赶超[J]. 中国软科学,2013(3):53-65.

[15]生延超.日本、韩国的技术赶超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9(6):136-140.

[16]郭丽娟,邓玲.产业承接、技术外溢与西部地区自主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13(11):25-31.

[17]生延超.要素禀赋、中间产品与技术赶超作用机理[J].财贸研究,2008(3):8-57.

[18]余泳泽.我国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12(6):128-134.

[19]张望.技术差距、人力资本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10):58-65.

(责任编辑:马红鸽)

Research on Developing Path and Dynamic Selection from Technology Catching-Up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Based on Industry Level

LITao1, 2,LIBin1

(1.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2.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710100, China)

The technology catching-up process of western region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dynamic process to reduce technology gaps with using local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path building,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 industry types, elements and heterogeneity of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a western regiontechnology advantages combinations and catching-up path forming would be achieved by improv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rough technical imitation, assimila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organically on the industry-level.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echnology catching-up path construction and dynamic path selection onindustrial level of China western region based on technology path dynamical the industrial elements and technological catching-up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And then the policy suggestions of catching-up path selection would be provided.

regional economy; western econom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dustry level; technology catching up

2015-02-12

李涛(1975-),男,陕西临潼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与经济增长;李斌(1985-),男,宁夏固原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

F127.4

A

1672-2817(2015)04-0052-05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区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分割区域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区域发展篇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吸收能力分析
吸收能力的研究评述——基于知识创新的动态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