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师合作模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2015-06-05汤干贤
汤干贤
一、构想缘起
多年教学生涯中,曾有几次请假经历,为不耽误学生课业,笔者就请了语文组其他老师临时代课,过后和学生一起交流,发现他们普遍感到兴奋。也有别的老师请假,笔者替请假者代课,情况也是如此。笔者思考后认为:学生们的反应,除了新鲜好奇及对老师能力水平的评判之外,应当还有其他原因。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广博,仅靠一位教师以一种相对固定的风格来陪学生走过三年的时光,必让教师有力所不逮之处,并让学生感到疲劳乏味。于是笔者就私下里做了些尝试。比如,讲授诗词鉴赏中的婉约词时,笔者一有机会就邀请同组的陈静雅老师前来替本人授课。陈老师作为一名女性,对婉约词的品味拿捏,点拨指导,都远在本人之上,学生们也反响强烈。
去年暑假,笔者与其他三位语文老师一起承担了一个暑期培训的任务,趁此机会,笔者就和这三位老师商量研讨,把培训的内容和目标加以分解,各取所长,每人承担一部分任务,结果效果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合作的方式再深入一点,再固定一点呢?
二、构想依据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位老师,由于受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形成比较固定的风格。而高中语文的教材内容是风格各异、丰富多元的,以一种固定的教学风格面对风格各异、丰富多元的教材,教师肯定会有力不从心之时。就笔者来说,在课堂上诵读《将进酒》《念奴娇》时,可以真情投入,激情飞扬,自信满满的;但范读《雨霖铃》《声声慢》时,总有几分没谱。有人说,借助名家录音不就解决了?其实不然,当你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仅依靠名家录音,可以入情入理、让人信服吗?于是,探讨一种新型的教学合作模式的必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实施办法
1.高中语文教学新合作模式的组合类型
(1)名师强化型。在新合作模式的实验初期,很多老师对此不很了解,很多班主任也会有很多担心,这时,宜采用名师强化型组合。这种组合就是让风格不同的两位高水平名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就同一本教材分课选课,组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式能够通过强强联合,让众人信任和接受。
(2)风格互补型。这是新合作模式的基本类型,就是让风格不同的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就同一本教材分课选课,组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在名师强化型的组合实验成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接受后的推广模式。
(3)男女搭配型。这种组合其实也是风格互补型的组合,只是在这里强调了它的性别构成。这种组合还有一种好处就是,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男女不同的性格和气质。
(4)强弱提携型。这种组合就是让水平不同的两位老师就同一本教材分课选课,组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组合利于弱水平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但也可能带来学生感受落差过大的问题,需谨慎对待。
2.高中语文教学新合作模式的分课例析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3》为例,笔者和陈静雅老师根据两人的特点和特长,作了以下教学任务的划分:阅读鉴赏部分,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有《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个剧本。陈老师舞台经验丰富,在戏剧演出、活动组织、台词表现等方面有所专长,所以就全部交由她来承担。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有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陈老师风格细腻婉约,负责柳永词和李清照词的教学;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风格比较适合笔者,其教学任务由本人承担。第三单元为杂文、随笔,其中《拿来主义》深刻厚重,笔者负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对父母之爱的分析,《短文三篇》是对生命、生活的感悟,而陈老师感性细腻,且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长明显,承担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任务。第四单元为古代人物传记,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笔者在古代文学以及文言文教学方面,略胜于陈老师,笔者更适合承担。表达交流部分,是关于议论文的写作探讨。我们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共同承担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以期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更多启发。梳理探究部分,主要是对学生活动加以引领和指导。笔者曾专门学习过逻辑学,因此,更适合承担“逻辑与语文学习”的教学活动;而“走进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等活动则由陈老师负责。
3.高中语文教学新合作模式的注意事项
这种新合作模式的实验初期,最好采用名师强化型的组合,时机成熟后,可推广风格互补型的组合。值得说明的是,新教师因为对教材尚未把握深透,风格尚在形成之中,还有很多变化和未定之处,所以不宜深度参与新合作模式的教学。一般来说,一位教师只有经历两轮教学之后,才能够成长为一位有相当知识储备、有一定教学经验、有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的业务骨干,这个时候参与新合作模式教学,就能够既着眼全局,又发挥特长优势了。另外,教师分工合作,不是对任务之外的置之不管,只是力求任务之内的精益求精。
四、效果预期
高中语文教学新合作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根据以往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若从名师强化型的组合起步,向风格互补型的组合推广,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定能更多地激活教学思路,更好地创新教学局面;定能让教师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迈步,课堂精益求精,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精彩课堂,成绩更上一层。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