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数学解题效率低的原因分析及策略

2015-06-05刘玉珊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数学解题小学效率

刘玉珊

摘 要:解题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数量尽可能多的题目,并保证解答的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效率;原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58-02

解题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数量尽可能多的题目,并保证解答的正确率。笔者经过多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发现在低年级阶段,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概念,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得相对较好的基础上,仍然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解题方面存在速度慢和丢三落四出错的现象。即可归结于解题效率低。针对存在的这一问题,我经过多年的观察,分析了导致学生解题效率低的原因及因对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解读题目获取信息能力

现行教材为了解决学生在低年级识字量不大,难以理解题目意思的困难,在课本的设计上采用大量彩版的情景和插图。这样的设计在降低了学生理解题意门槛的同时,色彩鲜明内容丰富的图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习的疲劳感。但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学生在读题目,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眼花聊乱的图文混淆了视听,出现了漏落信息或误解信息的现象。造成解题效率低的结果。

现行教材例题及练习设计采用图文结合,色彩鲜明,内容丰富。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着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如何又快又准确解读题意,获取信息,根据低年级教材题目呈现的的方式,可以将题目进行分类,再指导学生解读。便于学生又快又准地在题目中找出解题所需的相关信息,并准确进行解答。避免“盲人摸象”似解读题意。

1、按题目展现形式分,现行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题目信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图画信息、文字信息、图文信息、表格信息、图表信息。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这是一道图表信息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表格,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了解这类题目的特点和读题办法。否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只能莫名其妙胡乱猜测,影响解题效率。

2、按题目的表述形式分,可分为直接信息,间接信息。

例1.成人票每人16元,儿童票每人8元,爸爸带着明明兄弟两去游乐园玩,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元?

例2、二(1)班男女生各有18人,如果平均分成六个组,每个组多少人?

多数孩子在解题的过程中,容易忽略哪些不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数学信息。我们暂且称为间接信息。例如,第一题爸爸的票漏算,第二题参加分组人数按18人算。

3、按照信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将信息分为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22页第2题

“我们已经走了15分钟”与问题无关联,这一信息在解题过程中没起到任何作用,属于无用信息。类似题目在一二年级教材和练习中多次出现,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解读题意,甄别信息的方法。

二、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

现行教材对应的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低年级所占比例更大。同一份试题,计算速度快的学生大概在30——40分钟之内完成,而大部分学生则学要60分钟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计算速度的快慢,对于解题效率有有着重要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新课改提出淡化复杂的笔算教学,重视口算预估算,因此口算显得尤为重要。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解题效率,首先要重视口算训练。

实际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口算能力。二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表内除法”等,在课外时间,都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扑克牌,进行计算的训练。例如“100以内加减法”训练:

方法一:用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和J、Q、K,剩下1—10,共40张。打乱次序,相邻两张加起来。如:4张4、7、8、2,这样读:4+7=11,7+8=15,8+2=10,也可以直接说得数。这样就练习了20以内的加法。40张牌等于练习了39道口算,既不觉得时间长,练起来又很方便。

方法二:用其中的两种花色,如:方块和红桃,去掉J、Q、K各两张,再去掉一张10,这样就剩下1—9各两张,还有一张10,共19张,打乱顺序,连加,最后的结果是100。也可以玩抽老鳖游戏,抽掉一张藏起来,用100减去加的总数,看算的对不对。在游戏中练习还能提高兴趣。

方法三:还可以用100减去19张扑克牌,练习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最后的结果是0。练习方法也可以根据加法那样抽一张,看剩下的数与抽的那一张对不对。

表内乘法除法计算可以一副牌,去掉大小鬼和各种花色的10、J、Q、K。打乱顺序后拿出相邻的两张牌。说出口诀,或是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这样的口算可以单独算,也可以多人比赛形式练习。

三、养成使用草稿辅助解题的习惯

低年级,由于知识难度不大,往往用心算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到二年级,逐渐出现需两步或两部以上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还是依照之前的心算习惯,照成大批量的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现象。

解决策略:活用草稿,巧用草稿,提升解题效率

目前,低年级学生在养成利用草稿辅助解题方面,情况令人担忧。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腹稿多,草稿少;计算草稿多,分析草稿少;随意草稿多,规范草稿少;机械草稿多,机智草稿少。前三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几步解决:一、强调学生,必须备有专门的草稿本;二、教育学生草稿的书写规范,要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并且字迹清楚规范;三、教育学生,解题过程中,不论易难,不论何种题型,打草稿的习惯都会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解题。尤其是难度大,步骤多的题目,算式草稿或是画图草稿,能帮助我们分析思考,准确解题。机智用草稿还可以为我们节约时间,提高解题的速度。例如:人教版二年下册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生开始学习竖式笔算。这一部分的要点是相同数位对齐,但是刚接触竖式的孩子们往往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这时,单行本的草稿本倒过来平放,把“横行本”改为“数列本”这样学生在书写竖式的过程中,既避免数位错位,又可节约时间。教版二年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相关计算和填空。同样把“横行本”改为 “数列本”,借用本子上的竖线作数位间隔线画一个简易的数位顺序表,接下来的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等题目,都可以共享。

猜你喜欢

数学解题小学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中学数学解题反思策略探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解题策略教学的实施途径分析
浅论高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