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

2015-06-05陈春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困惑课改重构

陈春

摘 要:课改新形势下,我们有不少的困惑,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之后,我们的思路渐渐明晰,我们有了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课改;困惑;再认;重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09-01

安乡县从2011年秋季开始进入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站在课改的门口,年轻的我不断在想,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呢?带着初涉课改的新鲜、困惑和惶恐,为了赚足跨进这个大门的底气,我们端起了《新课程标准》,圈点勾画,揣摩深思:我们走进了安乡县教研室专门为之举办的“新课改”培训班,认真学习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我们前往岳阳许氏中学学习他们的五步骤学习法。从理论到实践,我们似乎已切实完成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并且,我们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实施新课程.

一、困惑

在这几年的摸索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不少困惑:

1、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但问题来了:“繁华”落尽,学生的课堂收获少之又少。

2、为了“重视语文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联系实际,谈谈感悟”等环节,力图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之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谁知,问题又来了:政治老师向我们提出了“抗议”,认为我们力图占据他们的阵地。

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我们在课堂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我们让学生天马行空,畅所欲言。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同样出来了:学生的作文中错别字、病句比比皆是,他们分不清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的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

4、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扣住课本每单元之后的综合性学习,上起了语文活动课,一节课吹拉弹唱、小品相声、辩论竞赛,热闹红火,学生喜欢,老师得意,可听课的人起了疑惑:这莫不是班会课?就这样,新的问题同样产生了: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

二、再认

通过对课改初期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思路渐渐明晰起来:语文课改首先需要的是革新教学观念。为了适应新课标,我们试图用更新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于是我们运用了大量新颖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殊不知,在忙于这些形式的同时,我们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在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之后,我们确立了一些新的观念:

1、新课标所提倡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语文学习中何时让学生自主、何时让他们合作、探究,用怎样的形式来实现,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切不可根据新课标要求机械地选择教学形式。

2、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里的平等不能理解为形式上的平等,更不能在知识水平上与学生划等号,因为教师还肩负着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语文知识的重任,完全尊重肯定学生的言论,不给与适当的点拨,学生是不会进步的。因此,教师应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同时又高于学生,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

3、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并非要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生硬地专设相应的学习环节,而是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用语言,眼睛和动作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三、重构

1、对话——阅读教学的关键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首先,摆正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活动,也包括教师,如何将教材讲深讲透,很好地挖掘文本是我们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二是处理好“形”与“实”的关系。任何课堂的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应实实在在,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操作性。三是处理好师生互动的关系,要遵循教师角色定位的三个原则: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不诱导。

其次,走出三个误区。一是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了解大意即可;二是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即学生只需找出自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任意阐述缘由即可;三是不能让阅读课变成KTV,飘然度过。

再次,推荐三种做法。一是教给学生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质疑并大胆提问。三是改革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2、综合——活动课程的本质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教师引导,活动课程的保证。活动课中的教师应作为课堂一员参与其中,点在关键处,拨在心弦上,引导学生思考、领悟,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引领到教学目标应有的高度,切实提高活动课的质量。

(2)深掘内蕴,活动课程的关键。以《十五从军征》这一课为例,应点拨学生:如何积累古诗词?怎样给古诗词分类?为何这样朗诵?如何为诗配画、给画配诗?赏析诗歌有哪些方法?这样,学生既拓宽了知识面,学会了与古诗相关的语文知识,也掌握了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这样的活动课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深远的影响,真正上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3)、问题设计,活动课程的灵魂。一是需要理清活动课程教学环节内在的逻辑关系。二是需要设计好活动课的评点与过渡。

经过几年的努力,教改成果显著。我相信我们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加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困惑课改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