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述评
——基于2005-2014年CNKI学术文献库的研究
2015-06-05贾建梅
贾建梅,高 宁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近十年来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述评
——基于2005-2014年CNKI学术文献库的研究
贾建梅,高 宁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把握理论前沿与最新研究成果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知网2005-2014年间大学生信仰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述评,发现十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大学生信仰的现状调查、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信仰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的原因、信仰教育的对策或路径等,并且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诸如研究范围全面,但广度和深度不足;研究模式较为单一,研究路径有待拓宽;缺乏对大学生信仰教育规律性的研究等。因此,应从多学科的综合角度深入展开信仰生成发展规律及信仰教育的机理、规律等方面研究。
大学生;信仰;信仰教育;研究述评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信仰状况牵动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成为各种信仰力量争夺的主要对象。本文回顾整理2005年到2014年间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研究成果,反思取得的经验与不足。本课题在吸收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要积极探索信仰生成的规律与信仰教育的机理,从这两个层面上展开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期取得更高的实效性。
一、2005-2014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成果的概况回顾
1.文献数量。本文利用CNKI做检索工具,选取“全文”做检索项,检索词是“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研究”,整理、筛选相关文献,汇总出了中国知网上所有的文献,形成2005-2014年研究数量曲线图(图1)。该曲线以发表时间做横坐标,以发表数量做纵坐标,图像显示:与此项课题相关的文献逐年增加,增长趋势快,这说明近十年来对此项课题的研究持续不断,且越来越受重视。
图1 2005-2014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数量曲线图
2.文献主题。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5 -2014年CNKI文献进行论文收集、整理、筛选。通过组合相关主题词进行检索,以主题词“大学生并信仰问题”“大学生并信仰教育”“大学生并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并信仰教育路径”分别搜索、分析,经过筛选、整理,得到如表1所示的检索结果。分析检索结果数量,阅读检索文章的篇名及内容,发现此课题的研究集中于:调查信仰现状、分析现有的问题及其原因;调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调查信仰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马 克思主义信仰,即对路径的分析。
表1 2005-2014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相关主题检索文献数量表
二、2005-2014年大学生信仰教育课题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进展
1.信仰的理论概述研究。以往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对信仰的基础理论达成了共识,如起源、内涵、作用、意义等。他们大都认为信仰属于精神力量,属于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属于终极关怀的范畴。信仰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信仰具有整合和凝聚功能,是人们的终极关怀。
马光焱[1]分析了信仰的内涵、形成与信仰的双重性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信仰与信念、理想、宗教的不同与区别,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详细分界与不同。
吾淳[2]11从不同视角分析考察信仰问题的若干维度。这些视角主要包括:宗教哲学的视角;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视角;基于高端信仰的狭义信仰概念;神信仰的视角;多元信仰的视角;信仰由高端向低端的发展视角。
黄斌认为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依存于其对象,源于主体需要。信仰经过认识、感受、坚持到实践从而生成与确立。“科学认知与科学信仰的统一、科学真理与价值理想的统一、现实运动与终极理想的统一、崇高个人与健全社会的统一”[3]55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
2.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总体来说是积极、正面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负面情况,多数学者概括为信仰迷失、信仰迷茫、信仰多元、信仰危机和信仰乏力,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黄明理、冯茜[4]6调研得出:大学生的绝大部分仍是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存在着知而不信和信而不知的情况,部分大学生信仰存在着迷茫与缺失现象,表现为缺乏判断与选择能力。他们还分析了信仰危机的原因:高校采用的理论教材较为枯燥、不能完全切合实际的生活;高校对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成绩、家庭条件也是影响因素。
姚本先、刘庆明、何元庆[5]77以651名大学生为对象做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信仰的认识存在由高到低的现象;大二学生信仰的情感、意志因素最高,大四学生最低,说明我们的信仰教育是有问题的。与此同时,李娟[6]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从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共产党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归纳总结出了新疆高校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李玮[7]对武汉多所学校的大学生开展实地调研和调查,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以及影响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的因素,如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研究认为大学生在信仰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多元化格局形成,多重价值观的交融碰撞,使信仰呈现多样化趋势;部分大学生极端沉迷物质世界,失去了信仰;或者过分追求个人信仰,忽视了对社会共同信仰、共同价值的认同遵守,社会责任感缺失;还出现在价值取向的扭曲。徐秦法、田莉从“问题谱系、时空视域和具体表象的角度”[8]152来分析当今世界新变化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剖析信仰问题的内在原因与内在机理。
3.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大学生的信仰遭到了多方冲击。然而信仰是后天形成的,其建立的关键在于教育。过去十年信仰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却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研究、分析,才能正确引导科学信仰建立。
谢成宇、侯欣[9]189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主要方面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但也存在诸如内容方面、方法方面及环境方面的困境。杨汉国、王莉[10]95认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是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而高校思政课却有些抽离于社会现实,导致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的主要途径效率不高;21世纪大学生的信仰需求是崇高与世俗、一元与多元相融合的,而以往关于信仰的教育观念较为死板。以杨飞、刘海华、田景文、姚英华[11]32组成的课题组对大学生做了这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正确,信仰危机并未泛滥,与此同时,也有信仰漠然、信仰不明确的趋势,部分大学生没有家国情怀,眼光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陈雪珍、时伟[12]14的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出现的状况,主要在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熊洁、张爱林全面总结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点:“建立层次性和发展性的信仰教育目标体系;发展规模化和网络化信仰教育模式;确立科学性和人文性的信仰教育内容;探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式;强化高校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13]106。
4.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或路径构建。信仰教育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大体概括为家庭、社会、心理、宗教和教育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致力于丰富信仰教育的内容,营造信仰教育的良好的全方位的环境,完善信仰教育方法与模式,拓宽信仰教育的途径,构建完善的信仰教育体系,建设强大的信仰教育队伍等。
颜吾佴、荆学民强调了方法论问题,他们认为信仰有不同的分类,比如个体与社会的分类、理性信仰与非理性信仰的分类、政治信仰与团体信仰的分类,所以信仰教育也要结合个体和社会、结合理性与非理性、结合政治性与公众性[14]59。
李东坡强调系统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深入。首先要实现理念的创新,比如要有鲜明的旗帜、响亮的主题等;其次要从对策或路径入手,比如净化环境、开展实践活动、丰富信仰教育的内容、创新信仰教育模式等[15]102。
孔德瑞[16]主张从一切实际出发,以群体大学生为主体,多角度、全方面构建有层次的、成体系的教育模式。他从教育因素、环境因素、信仰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对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谭培文[17]30则认为:理论起着先导作用,应当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师资队伍是关键,应当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思政课的重中之重;从国家大局上讲,制定适合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政策;在文艺创作等文化建设中引导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闫洁[18]20认为高校应该大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观,注重信仰教育的层次性;应将信仰应用到具体的现实实践生活。朱晓琳[19]18在分析基于网络视角下信仰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和群体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网络传播“把关人”角色,充分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制作“综合形态文本”,创设“实践惯习场域”,培育“网络共同体”。马庆林[20]53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加强和改进信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研究特点与不足
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范围也很全面,不仅分析了现状及原因,也提出了相关对策。与此同时,此项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仍有很多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领域。
1.研究范围全面,但广度和深度不足。目前学者对大学生信仰问题、原因及信仰教育问题、信仰教育对策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的探索,除了理论探索也有实践探讨为支撑,比如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但研究还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对象数量有限,地域范围局部;信仰教育理论探讨往往浮于表面现象,鲜见深入剖析;对信仰教育问题不能把握住它的内在规律,也较少有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路径。因此,此课题的研究重点可转为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提出一套符合信仰教育规律、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2.研究模式较为单一,研究路径有待拓宽。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大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现象观察来进行实证性研究,总体上能做到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但是,由于大多数调查是在某个地方或学校以问卷形式展开,其客观上不免存在一些不足:在设计问题或者总结结果时,通常只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并未深层次剖析统计的结果;被调查人的回答倾向于被社会认同的答案,通常得不到被调查者真实的想法。总之,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丰富,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应该在研究模式、分析框架和深层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深入发掘和探索。
3.缺乏对大学生信仰教育规律性的研究。以往的研究成果缺乏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系统性和规律性的研究,尤其是对信仰本身生成的内在机制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在本质研究不够深入,对信仰教育的过程机制、内容和理论的创新研究也略显不足,使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显得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四、反思与展望
当前,此项课题的研究已在一定区域和某些具体方面取得了成果,但此课题还应变成宏观的、系统的、统摄的、展望于全人类的研究。同时应从多学科的综合角度深入展开信仰生成发展规律及信仰教育的机理、规律等方面研究,从而在遵循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提高实效性。
1.集合各种研究力量。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及其纷繁冗杂的,所以应当利用全部的力量,积极动员各方力量都能充分参与信仰教育的进程中,发动、整合它们,使得各种力量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发挥最大的效能。
2.应更加强化规律性的探索。应采取多种学科的交叉合作以及多元方法的系统研究,使得此项研究能够充分涉及、渗透到各个学科,并达到融合的效果,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全新的、全面的、多理论、多角度的领域。
3.把握研究重点。由于信仰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再开展研究可以把重点放在大学生信仰状况的比较、国内外的比较,也能够固定某个对象,开展细致入微的研究,做到定性与定量、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全面、客观地探讨大学生的信仰现象。
4.正确认识信仰自由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既要坚持宪法中规定的信仰自由,又要在信仰教育中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信仰自由在全世界已达成共识,信仰自由属于人权问题,不能干涉,信仰自由与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不同的;倡导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属于意识形态问题,是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密切相关的,二者虽不矛盾,但各有各的边界。如何科学认识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马光焱.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吾淳.理解信仰问题的主要视角[J].世界宗教研究,2007(2).
[3]黄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制与本质特征[J].理论导刊,2011(2).
[4]黄明理,冯茜.我国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5]姚本先,刘庆明,何元庆.大学生信仰的现状与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6]李娟.新疆高校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新疆大学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7]李玮.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学院,2012.
[8]徐秦法,田莉.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根源探究[J].人民论坛,2011(5).
[9]谢成宇,侯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困境与路径略论[J].武汉:湖北社会科学,2011(2).
[10]杨汉国,王莉.转型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1]杨飞,刘海华,田景文,姚英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2]陈雪珍,时伟.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与政治参与实证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5).
[13]熊洁,张爱林.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之重难点问题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4]颜吾佴,荆学民.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15]李东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
[16]孔德瑞.当代大学生信仰体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1.
[17]谭培文.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8]闫洁.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8).
[19]朱晓琳.基于网络传播视角的信仰教育路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20]马庆林.信仰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理论研究,2006(4).
Research Reviews of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Education in Nearly a Decade——Based on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Database of CNKI Academic Research in 2005-2014
JIA Jianmei,GAO Ning
(School of Marxism,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Belief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whole society concern.To grasp the theoretical frontier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views of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eliefs on hownet(2005-2014)of China,it is found that a decade of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belief,existing problems of faith and cause analysis,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of belief education and faith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or path,etc.,and obtained abundant research results.However,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there are still some limitations,such as comprehensive research range,but lack of breadth and depth.Research model is relatively single,research path to widen,lack of the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education regularity and so on. For this,the article will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ideas.Therefore,we should study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belief generation and the mechanism and laws of the belief education from the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f multi subjects.
college students;faith;belief education;the research review
D64
A
1009-4326(2015)05-0117-04
(责任编辑 王爱玲)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5.030
2015-08-06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和机制研究”(HB15MK039)的阶段性成果
贾建梅(1957-),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