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引领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探索

2015-04-09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国梦政治思想

郑 旭

(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江苏镇江212005)

“中国梦”引领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探索

郑 旭

(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江苏镇江212005)

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并具有内在统一性。加强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长期的重点工作,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中国梦”的提出,为创新党建工作、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南,高校将以“中国梦”为引领,通过夯实各项组织基础、广泛结合教育载体、加强道德品质教育等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社会创新人才。

中国梦;党建;思政教育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想,也是人民的梦想。大学生是人民群众中最具活力的战斗力量,是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是领先思想动态前沿的代表,21世纪的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发展[1]。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梦”与“教育梦”相融共生,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助推器,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中更是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2]。

一、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与现状

1.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长期的重点工作,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一方面,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加强党的建设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它既贯穿于党的事业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在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平台,大力改进了高校党建工作的传统模式,加强了信息时代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强化了党建育人功能的发挥[3]。另一方面,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具有内在统一性。两者都致力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育人目标,努力造就品学兼优、能负重任的栋梁人才。

2.新时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第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党建工作仍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很难应对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党建组织管理模式缺乏互动性,党员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组织安排,党员之间交流和沟通不足。高校党建活动内容仍局限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形式单一死板,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需求。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思想责任意识不强,党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二,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受社会大环境和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使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在一些大学生中也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在开放和自由的社会环境下又沉渣泛起,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极易受到误导。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交往方式,不少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4]。因此,“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5]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高校在“中国梦”最新理论指导下加强党建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中国梦”融入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创新具有必要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新任务,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便利和挑战, “90后”大学生的独特个性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手段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能够紧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步伐,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高等教育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举措。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高校党建工作始终严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为高校人才培养指引了思想前进的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6]。通过对党建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其理论优势和组织活力,以及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大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融入“中国梦”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然要求。“中国梦”的提出,一方面为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树立起了前进的旗帜,提供了新的理论体系支持,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指明了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科学把握广大学生的思想脉络,用“中国梦”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形式和有效的手段。

三、“中国梦”引领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1.夯实各项组织基础,增强能力和实效。第一,完善高校党建的组织管理模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党员的专门培训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开展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党建活动,实现高校党建育人管理的全员、全程、全面覆盖。第二,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构建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校结合评奖评优、实践活动、创新竞赛、道德规范等内容,对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日常表现等进行全面考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模式,建立各级党员联系制度以及党群联系制度,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中,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完善高校党建网络平台,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网络已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新颖的教育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把“中国梦”的内容形象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思想的认同和内化,并转化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7]。

2.广泛结合教育载体,融入“中国梦”思想。第一,结合大学生学涯规划,加快“中国梦”远大理想的实现步伐。将中国国情和社会现状融入学涯规划教育中,选派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为广大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和生涯指导,切实将大学生学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第二,结合高校各种教育载体,将“中国梦”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多方面加强和宣传大学生“中国梦”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思想的认同感,并转化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追求。第三,结合先进的政治理论,为“中国梦”远大理想的实现提供思想保障。始终以理论学习为先导,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第四,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国梦”远大理想的实现营造和谐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各要素包容到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并与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为教育“中国梦”的实现营造和谐氛围。

3.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也是一种理想信念,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理想,也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包括大学生在内奋斗的最终目标。“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根本性质决定着其能够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政治信仰。要正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心理特点不同、精神需求不同等采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培养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重任,其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梦”远大理想能否顺利实现。高校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根据道德品质的内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巩固坚定的道德信念,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第三,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不但要使之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更要使之具备过硬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全面发展个人潜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国梦”远大理想提供智力保障。

总之,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结合当前实际,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采取多种途径、方式和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广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1]冷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04-26(8).

[2]柳振万.中国梦?教育梦?大学梦?[J].大连干部学刊,2013(5).

[3]陈文娟,姚冠新.以学生党建为龙头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6).

[4]蒋笃君.以创新大学生党建为核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赵乐际.在第二十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01-08)[2013-03-21]. http://zzb.xjnu.edu.cn/s/57/t/148/cc/72/info52338.htm.

[6]刘江华,王玉平.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7]徐长恩,彭杰.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Exploration on"Chinese Dream"Leading CPC Construc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ENG Xu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212005,China)

Party construc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and have inherent consistency.The profound change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and the change of education objects have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higher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 an urgent need to expand working ideas and reform education method."Chinese dream"thought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direction guide for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all focus on"Chinese dream"and,through many kinds of ways,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al foundation, broadening education carrier,strengthening the mor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so on,improve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ultivate social innovation talents.

Chinese Dream;Party construc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64;D26

A

1009-4326(2015)05-0114-03

(责任编辑 王爱玲)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5.029

2015-07-29

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的模式与体系研究”(1122031401)的阶段性成果

郑 旭(1983-),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猜你喜欢

中国梦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