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015-06-05王巧云吴燕晓冯连明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熏洗通络西医

王巧云,吴燕晓,冯连明,桂 红

(1.蠡县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河北蠡县071400;2.元氏县医院 中医科,河北元氏051130;3.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064100;4.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中医综合疗法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王巧云1,吴燕晓2,冯连明3,桂 红4

(1.蠡县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河北蠡县071400;2.元氏县医院 中医科,河北元氏051130;3.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玉田064100;4.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化瘀通络方、穴位按摩、中药熏洗)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2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试验组给予化瘀通络方、穴位按摩、中药熏洗等中医综合疗法及甲钴胺片和阿米替林片等西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西医甲钴胺片联合阿米替林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手足畏寒、乏力、肢体疼痛及麻木等神经病变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络方、穴位按摩和中药熏洗等中医综合疗法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症状评分,提高治疗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综合疗法;化瘀通络方;穴位按摩;中药熏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局部麻木、疼痛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以感觉神经损害最为明显,表现为肢体麻木、蚁行感、触电感和肢端异常,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肢体对称性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其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5.0%~10.0%,但病死率高达25.0%~50.0%,因此,针对糖尿病变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目前,临床西医降糖及神经营养治疗量缺乏理想效果,而中医治疗虽然有效,缺乏系统分析论证。为此,探讨中医综合疗法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综合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根据如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2月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试验组男60例,女39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7.6±11.2)岁;对照组男62例,女37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7.6±11.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完善糖耐量检查、随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周围神经检查结果,确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符合化瘀通络方、穴位按摩、中药熏洗等中医综合疗法及西医甲钴胺片联合阿米替林片治疗适应症;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目的,明确治疗风险,同意研究。排除标准:患者末梢神经炎、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和血管病变,其临床表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似;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障碍等内外科严重疾病。

1.2 方法:两组患者经确诊后立即收入院治疗。试验组给予化瘀通络方、穴位按摩、中药熏洗等中医综合疗法及甲钴胺片和阿米替林片等西医治疗。中医综合疗法:(1)中医化瘀通络方:黄芪18g,鸡血藤12g,川牛膝、延胡索、女贞子、川弯、丹参、赤芍各9g,地龙6g,桂枝8g,甘草3.6g,水蛭1.8g,1剂/d,文火煎煮,分早晚2次服用。(2)穴位按摩:选择足三里、涌泉和承山等穴位,每次30min,每日3次。(3)中药熏洗:选择温通散熏洗,药方如下:路路通50g,艾叶、苏木、红花各16g,乳香、没药12g,浓煎后放入40℃温度控温足浴器中熏洗,持续20min,每日一次。同时西医治疗,即甲钴胺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68),每次0.5mg,口服,每日三次;盐酸阿米替林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25mg,国药准字H31021200),每日两次,每次25mg,口服。对照组仅给予西医甲钴胺片联合阿米替林片治疗,使用剂量及方法同试验组。根据1.3评价标准综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

1.3 评价标准:本研究临床综合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症候评分及治疗有效率评价。神经病变症候评分项目包括手足畏寒、乏力、肢体疼痛及麻木等四项。(1)畏寒:0分:无发凉,1分:肢端不温,2分:身体畏寒,肢端发凉,3分:肢端极度畏寒,即使热敷也难以缓解;(2)乏力:0分:无乏力,1分:适度劳力后疲惫,2分:轻度体力活动即疲惫,3分:难以维持日常体力活动;(3)肢体麻木:0分:无麻木,1分:肢端轻度发麻,2分:手足持续麻木,3分为麻木侵及肘下和膝下;(4)肢体疼痛:0分:无疼痛,1分:偶现刺痛,每天累计疼痛时间<3h,2分:按压后有剧烈疼痛,3分:疼痛明显、拒按,需服用止痛药物干预[2]。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和缓解。显效: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反射和局部感觉障碍明显改善并恢复,无明显并发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肢体腱反射和局部浅、深感觉改善,但依然存在轻度复发;无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并伴有严重并发症[3]。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21.0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选择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位数表示,选择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即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手足畏寒、乏力、肢体疼痛及麻木等神经病变症候评分水平相近,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症候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患者降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表2可知,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比较,卡方检验值9.002,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症候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研究认为主要与神经组织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以及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由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微血管内皮增生导致神经组织缺血和营养障碍,引起神经纤维脱髓鞘和退行性改变。因此,西医治疗主张降血糖、营养神经以及对症治疗等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但其治疗效果十分局限[4]。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治疗技术,能否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值得期待。中医研究认为血脉疲塞、气行阻滞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其症型属麻木、血痹、痛证和痿证范畴。因此,中医治疗认为化疲舒筋通络、行气补血,培本固原、阴阳相调是缓解和治愈该病的关键。本研究所选择化瘀通络方包括黄芪、鸡血藤、川牛膝、延胡索、女贞子、川芎、丹参、赤芍、地龙、桂枝、甘草和水蛭等药物,具有行气化疲、活血通络功效,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肢体麻痹、神经传导障碍等症状[5]。

穴位按摩利用所选穴位的特殊生理作用,可有效刺激神经元中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和逆向转运,促进其对周围神经的营养作用。同时,通过按摩可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和神经缺血缺氧状态,增加神经内毛细血管网密度,促进微血管的生长,强化神经突触前肾上腺素能的反应,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神经传导功能,获得治疗效果[6]。中药熏洗疗法我国中医学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热蒸气和药液对患病肢端的浸泡和熏蒸,有效刺激血管和神经,扩张肢端血管,促进局部血液、淋巴液的循环,起到调整气血、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同时可有效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加局部微循环血流量,改善局部受损神经血供,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和受损神经的恢复[7]。本研究针对患者治疗后神经病变症候评分和治疗效果评价,发现中医综合疗法结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神经病变症候评分,提高治疗效果,充分肯定了化瘀通络方、穴位按摩和中药熏洗等中医综合疗法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意义。

[1]Bakhshayeshi S,Madani SP,Hemmatabadi M,et al.Effects of Semelil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 randomized,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DARU-Journal of pharmaceutial Sciences,2011,19(1):65~70.

[2]Prompers L,Schaper N,Apelqvist J,et al.Prediction of Outcome in Individual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s: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ith and without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The Eurodiale Study[J].Diabetologia,2013,51(5):747-755.

[3]胡洁云,罗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47(2):81-82.

[4]梁生光.中医综合疗法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4,43(8):1549-1550.

[5]张磊,王馨曼,王国豪,等.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5,22(12):36-43.

[6]谢旭光.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1):57-58.

[7]罗志远,裴敏,孙群,等.中药熏洗加穴位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5(8):852-854.

R587.1

B

1002-2376(2015)10-0124-02

2015-08-24

猜你喜欢

熏洗通络西医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益温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40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