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分析
2015-06-05王松丙
王松丙
(莲花县升坊中心卫生院,江西莲花337100)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分析
王松丙
(莲花县升坊中心卫生院,江西莲花337100)
目的:探究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毒性细菌性痢疾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效果更佳,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治疗分析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重症,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1]。研究表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由于痢疾杆菌的内毒素在人体内引起的强烈反应,会使茶酚胺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全身各脏器组织出现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全身组织细胞物质代谢受损,出现严重的病症。此病多发于2~7岁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的高热、腹便,并伴有嗜睡、昏迷、休克等[2]。现选取30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经诊断均符合相关标准。随机将他们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儿,男10例,女5例,年龄10个月~7岁,平均(4.25±0.25)岁;观察组患儿,男8例,女7例,年龄1~6岁,平均(3.55±0.35)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注射丁胺卡那霉素5~8mg(0.5~0.8万U)/kg,3次/d,可用于抗菌治疗。口服痢特灵片每天10mg/kg,3次/d。利用氯丙嗪和异丙嗪1~2mg/kg,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每4h一次,注射4次,用于降温。可利用呼吸机缓解患儿呼吸衰弱,静脉注射20%甘露醇1~2mg/kg,1次/6h,用于治疗脑水肿[3]。对于小于3岁的患儿,用药不宜超过7d,高热者可用安乃近针剂适量滴鼻。若有突发高热、反复惊厥、休克或呼吸衰竭等现象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结合病毒性细菌性痢疾的特点,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药方为:白头翁10g,木香、秦皮、山药、白芍各6g,大黄、黄芩5g,马齿苋、炒谷芽、炒麦芽各15g,败酱草12g。中药煎制完成后,制成糖浆,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每个相应时间少量灌服,持续服用2周左右[4]。若出现高热、反复惊厥、昏迷休克、痢下脓血、恶心呕吐、脉象不稳等严重的中毒性细菌性痢疾,须立即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待病症缓解后,继续中药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24h内患儿临床病症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且观察5天未见反复;显效:72h内临床病症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大便常规偶见少许脓细胞;有效:主要病症明显减轻或缓解,大便次数有所减少,大便常规担忧脓细胞量减少;无效:临床病症无明显好转,患儿1周内高温、腹痛,大便次数等情况均无改变,甚至出现病情恶化,更甚至死亡[5](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数)
3 讨论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一般多发于夏秋两季,患者一般为儿童。此病发病突然,会使患者的免疫力极巨下降,一旦救治不及时或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患者的体质,引起脑组织受损等严重的并发症。若发病急骤、突发高热、反复惊厥、休克昏迷等抢救不及时,随时会使患者在数小时内死亡[6]。其释放出的强烈内毒素会对机体造成强烈的反应,而急性微循环障碍也是此病的病理基础。临床发现,患病者多为2~7岁儿童,成人也可见。农村孩子发病情况远大于城市。这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饮食卫生情况都有关。而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见的并发症有休克、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循环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肾衰竭等[7]。
综上所述,治疗中毒性细菌性痢疾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效果更佳,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所用的中药多具有泻火凉血、活血祛癖、安神定惊的疗效。其中大黄是泻下药,具有抗感染的作用,可有效作用于中毒性痢疾;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白芍、木香、山药等凉药,可在清肝火、理肠热的同时,起到安神定惊的作用;白头翁、秦皮等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多药结合使用,共同起到清热解毒、止痢止痛、化湿导滞的作用[8]。再加之与西药配合使用,疗效更佳。是治疗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好方法。
[1]徐新鲜,袁文雪,何有成.传染病危重症现代治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5-180.
[2]王季午.传染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46-456.
[3]杨锡强,易著文,沈晓明,等.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243.
[4]胡浩夫,樊寻梅,等.现代儿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694-651.
[5]虞爱华,姜天俊,王冶.中毒性菌痢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1):57-58.
[6]周兴爱,叶水福.一起校内细菌性痢疾水型暴发的调查报告[J].中国全科医学,2002,5(3):225.
[7]任玉梅.467例小儿细菌痢疾病原及药敏结果[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1):52
[8]邱满喜.2006年汾西矿区细菌性痢疾菌型及药敏调查[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841-845.
R516.4
B
1002-2376(2015)10-0123-02
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