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和比法在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2015-06-05赵向阳孙齐蕊孙爱峰
赵向阳 ,孙齐蕊,孙爱峰
1.白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2.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3.白城市卫生急救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布鲁氏菌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 染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在疾病急性期必须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不得误诊误治。否则转入慢性期后可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不仅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其劳动能力甚或丧失劳动能力。所以,必须做好布鲁氏菌病的疾病监测工作,与畜牧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为此,笔者应用秩和比法对河南10个县(市、区)2007~2011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资料进行综合评价,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表1 河南10个县(市、区)2007~2011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1/10万)及其秩和比的计算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得该地10个县(市、区)2007—2011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人数和人数数量,分别计算各地各年度发病率(1/10万),所得资料见表1[1]。
1.2 统计方法
计算反映10个县(市、区)五年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水平的综合指数行秩和比,之后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2-3]对10个县(市、区)五年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平均水平进行分类分析。计算反映五个年度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水平的综合指数列秩和比,之后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2-3]对该地2007~2011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水平进行两两比较,设定原检验水准为0.05,则调整后的检验水准为0.005,则Z0.005=2.8070。
2 结果
2.1 编秩并计算秩和比
将某地10个县(市、区)2007—2011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混合,按照从小到大顺序编秩,数值相同者取平均秩次(见表1观测值数值后的数字)。之后按照公式RSRr=ΣR/m2n和RSRc=ΣR/mn2分别计算行秩和比和列秩和比,见表1最后一列和最后一行。
2.2 不同地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平均水平的分类分析
经计算,行秩和比RSRr的均数=0.5100,标准差s=0.1940,>2s,说明 RSRr呈正态分布[4],可按按+us法进行分档。经试分4档保留2档,见表2。
表2 不同地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平均水平的分类分析
Levene方差齐性检验表明表2中各档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12,P=0.8380),经 ANOVA检验表明各档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19.9135,P=0.001292),SNKq 检验表明各档总体均数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表2为最佳分档。
2.3 不同年度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平均水平的两两比较
按照参数统计要求,计算列秩和比RSRc的平方根反正弦代换值 y,之后按照公式 y±2.8070Sy=y±3.60(Sy=(820.7/mn2)0.5)计算 y 的 95%CI,见表 3。
表3 不同年度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平均水平的两两比较
比较各年度y的95%CI可知,各年度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平均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5),说明该地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3 讨论
布鲁氏菌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一种地方性传染性疾病。对于人间疫情来说,应做好疾病监测工作。通过疾病监测,可以掌握布鲁氏菌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便于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流行和传播。在疾病检测过程中,发病率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不同地区不同年度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指标,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客观而科学的依据。
该文采用秩和比法对某地10个县(市、区)2007—2011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资料进行综合评价。为了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年度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相对大小,在编秩时采用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秩,这样得到的反映发病率水平相对大小的综合指数秩和比越大,说明发病率水平相对越高。据此得到该地10个县(市、区)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排序结果为舞钢市<石龙区<新华区<卫东区<叶县<宝丰县<湛河区<鲁山县<郏县<汝州市,五个年度的排序结果为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表1资料的优势在于,利用得到的综合指数秩和比可以进行分档和两两比较处理。当比较的综合指数数目较多时,应采用分档法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该地10个县市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水平可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舞钢市和石龙区属于低发病率水平,新华区、卫东区、叶县、宝丰县、湛河区和鲁山县属于中等发病率水平,郏县和汝州市属于高发病率水平,是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地区。当比较的综合指数数目较少时,应采用可信区间法进行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各年度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平均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说明该地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为该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布鲁氏菌可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人感染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和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会有布鲁氏菌。防治布鲁氏菌病应从保护健康畜群、消灭疫点布鲁氏菌和培养健康幼畜开展。①加强检疫提倡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买家畜。新购入的家畜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并做2次布鲁氏杆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每年配种前,种公畜也必须检疫,确认健康后方能配种。养殖场每年需做两次检疫,应严格隔离饲养检出的病畜,固定放牧地点及饮水场,严禁与健康畜接触。②定期免疫。在布鲁氏杆菌病常发地家畜,每年要定期预防注射。在检疫后淘汰病畜的基础上,第1、2和3年分别做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和巩固免疫,达到净化畜群的目的。③严格消毒。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病畜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和各种饲养用具等,更要妥善消毒处理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产道分泌物等。用3%~5%来苏儿浸泡24 h后病畜皮方可利用。煮沸消毒乳汁,发酵处理粪便。④病畜处理。病畜以淘汰为宜,应隔离治疗确需治疗者。对流产伴发子宫内膜炎或胎衣不下,剥离后病畜,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等洗涤阴道和子宫,严重者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⑤培育健康幼畜。50%以上的隐性病畜,在良好的隔离条件下,用健康公畜的精液人工受精,培育健康幼畜。幼畜出生食初乳后隔离喂消毒乳和健康乳,经检疫为阴性后送入健康群,以达到净化疫场目的。
[1]吕锐利.平顶山市2007~2011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28(5):366-368.
[2]孙爱峰.秩和比法在不同地区人体蛔虫感染现状调查结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226-227.
[3]王艳萍,孙爱峰.秩和比法在不同地区卫生应急工作能力综合评价和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391-392.
[4]李竹,郑俊池.新编实用医学统计方法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