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难治性扁平疣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2015-06-05陈洁华韦方铨陈彩霞吴晓红徐卫欢
陈洁华 韦方铨 陈彩霞 吴晓红 徐卫欢
广东省肇庆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广东肇庆526020
面部扁平疣是皮肤科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病毒性皮肤病,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3和HPV5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1],其临床表现为散在分布、质地柔软、顶部光滑、粟粒至绿豆大、淡褐色高出皮肤表面的扁平状丘疹。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系统治疗局部激光冷冻电离子和生物制剂等,治疗起效慢易复发,效果不理想[1]。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5-ALA-PDT),是一种联合应用5-氨基酮戊酸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产生活性氧如单线态氧等而杀死增生活跃的细胞,再利用皮肤组织的生长特性愈合瘢痕,而邻近正常组织则不受任何影响[2]。自1999年11月美国FDA批准ALA-PDT用于治疗光化性角化病以来,欧洲、日本等国家也陆续批准了ALA-PDT的临床应用,证明了ALA-PDT是一种治疗光化性角化病、鲍温样丘疹病、扁平疣等皮肤性疾病的简单、高效、低复发率、无明显痛苦、无并发症的新疗法[3]。为此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采用5-ALA-PDT治疗面部难治性扁平疣,并与单用CO2激光治疗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面部难治性扁平疣患者96例,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19~48岁,平均(31.3±13.1)岁;病程1~4年,平均(2.8±1.1)年;总疣体数为583个;所有患者皮损均为皮色或灰褐色稍高出皮面的扁平光泽丘疹,部分患者面部可见搔抓接种后同形反应。根据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依据《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4],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而诊断。②无5-ALA-PDT疗法与CO2激光疗法禁忌证。③治疗前1个月内均未服用过光敏药物。④能理解和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②近2个月内接受过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或维甲酸类药物治疗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品及对照药的成分过敏者。⑤研究中认为有任何不适宜入选的情况。
1.3 光敏剂与仪器
光敏剂为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商品名艾拉,主要成份为盐酸氨基酮戊酸(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70027,118mL/瓶)。照射仪器采用LED-IB治疗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波长(633±10)nm。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CO2激光疗法,常规消毒皮肤后利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疣体基底部,再用输10W的CO2激光气化碳化或切割疣体,术后用夫西地酸乳膏擦创面1周,直至结痂脱落。
观察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常规消毒皮肤后将光敏剂配制成5-氨基酮戊酸凝胶(用冷藏的液态温敏凝胶配制成20%浓度的液态凝胶)均匀涂抹于疣体及周围1cm处,于暗室内避光封包3h。然后采用LED-IB治疗仪照射,功率密度60~100mW/m2,距离20cm,照射20min,治疗后冷湿敷15~20min。嘱术后注意防晒,10d治疗1次,皮损完全消退即停止治疗,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
1.5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为皮损消退90%,仅剩个别皮疹未完全消退;显效为皮损消退70%~89%,且剩余皮损明显变平缩小;好转为皮损消退30%~69%,且剩余皮损变平缩小;无效为皮损消退<30%,或增多变大。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疣体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总疣体数为285个,消除疣体数为279个,清除率为97.89%;对照组治疗前总疣体数为298个,消除疣体数为242个,清除率为81.21%,观察组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2,P < 0.05)。
2.2 两组患者愈合质量与复发评价比较
愈合质量参照温哥华瘢痕量表[5],采用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和柔软度4个指标对瘢痕进行描述性评估。该量表总分15分,按此积分标准,积分0分为正常,1~5分为轻度,6~10分为中度,11~15分为重度。两组疣体脱1个月后愈合质量评价见表1,观察组愈合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统计两组疣体脱落1个月后复发率:其中观察组复发16个,复发率为5.73%;对照组复发48个,复发率为19.8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6,P<0.05)。
表1 两组患者扁平疣愈合质量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7.72%与97.5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50.34%与79.53%(P<0.05),而观察组好转率与无效率分别为2.81%与2.46%,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1.74%与20.47%(P<0.05)。
表2 两组患者扁平疣综合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全身性不良反应,均为治疗局部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红肿、水疱或血疱,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2%(20/285),对照组为20.47%(61/29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7,P < 0.05)。
3 讨论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以光/光敏剂/氧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手段。这一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借助某些特定的、具有靶向性作用的药物(光敏剂)进入患者体内后,动态浓集于生长异常之组织(如肿瘤、尖锐湿疣、鲜红斑痣及与年龄相关的黄斑病变等),再经过一定波长光辐照,因其所摄入药物(光敏剂)发生光动力学以及酶化反应而产生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并由之造成细胞器损伤而破坏靶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6]。
随着第一个光敏剂Porfimer Sodium于1993~1997年在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及韩国陆续被批准上市,PDT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迅速活跃起来。近年来,随着新的光动力治疗药物的研发成功及激光设备技术的提高,PDT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目前国际上已批准上市或正在临床研究的新的光敏剂近十种[7-8]。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是体内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的前体物,在细胞内可转化为光敏性的原卟啉Ⅸ。正常情况下,体内含有少量5-氨基酮戊酸,但因含量少而不产生光敏作用。当大量外源性5-氨基酮戊酸外敷于病灶区域后,可以选择性地进入那些被病毒感染、且增生异常活跃的细胞中,并转化为具有光敏作用的原卟啉Ⅸ[9]。原卟啉Ⅸ在细胞内积聚,经波长为632nm的光源照射后便在这些部位产生单态氧及自由基,从而导致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杀死增生过快的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而正常组织内由5-氨基酮戊酸转化为原卟啉Ⅸ的量相对较小,即使受到相同波长的光源照射,其损伤程度较小[10]。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疣清除率为97.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1%(P<0.05);两组疣体脱1个月后评价愈合质量发现,观察组愈合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7.72%与97.5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50.34%与79.53%(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临床观察证明,5-ALA-PDT疗法在疣体的愈合质量情况评价、减少疣体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方面以及提高临床疗效均优于CO2激光疗法。
综上所述,诸如激光、电灼、冷冻手术等传统疗法治疗面部扁平疣时,难以准确掌握治疗范围和深度,复发率及瘢痕形成率高,达不到美容效果,甚至影响功能,而且治疗过程较疼痛,患者不易配合[11-12]。光动力疗法虽费用较贵,但较少增生性瘢痕形成,复发率低,不留后遗症,值得推广应用。
[1] Wang HW,Lv T,Zhang LL,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topical 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vulgaris in chinese patients[J].J Cutan Med Surg,2012,16(5):324-333.
[2] 张建平,周宗立,邵祺.他扎罗汀联合咪喹莫特外用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3):240.
[3] Yang YG,Zou XB,Zhao H,et al.Photodynamic therapy of condyloma acuminate in pregnant women[J].Chin Med J,2012,125(16):2925-2928.
[4]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4.
[5] 蒋法兴,胡白,赵政龙,等.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顽固性扁平疣16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6):583-584.
[6] 钟文闻,王德坚.5-氨基酮戊酸治疗扁平疣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分析 [J].海峡药学,2013,25(11):130-131.
[7] Lin MY,Xiang LH.Topical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recalcitrant facial flat wart inChinesesubjects[J].J Dermatol,2008,35(10):658-661.
[8] 刘伟,王飞雪,刘继标.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扁平疣1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6):491-492.
[9] 陈小敏.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379-2380.
[10] Mizuki D,Kaneko T,Hanada K.Successful treatment of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using 5-aminolevulinic acid for planewarts[J].Br J Dermatol,2003,149(5):1087-1088.
[11] 张云杰,杨宇光,仇萌,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3,22(2):97-101.
[12] 栾立云,陶迪生,李英,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多发性扁平疣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4,36(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