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

2015-06-05杨馨婷衣雪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练员动机因子

冮 勇,杨馨婷,于 秀,衣雪洁,常 波

(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

冮 勇1,2,杨馨婷2,于 秀2,衣雪洁2,常 波2

(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赛后运动动机研究是运动员赛后心理研究的重要方面。抽取166名运动员,采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进行自我评定,以此间接考察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评价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动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评价过程中不存在自我增强倾向,但是存在显著的自我验证倾向;女性、训练年限6年以上运动员对于运动表现“团队意识”因子的自我评价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验证动机,消极自我评定组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因子的自我验证动机水平越高,其对于训练和比赛的负面评价水平越高。运动员追求来自重要他人的客观评价,以确定自我概念,这对于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不同群体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特点进行合理调控,则有助于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发挥。

运动员;运动表现;自我增强;自我验证

运动员的竞技生活是持续性的生活事件,如何面对赛后由运动成绩所带来的评价与反馈,事关后续训练、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自我验证和自我增强是反应个体应对他人评价以维护个体自尊的两种动机[1]。自我验证动机理论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寻求他人评价与自我概念的一致,从而获得自我概念的稳定性[2];而自我增强动机理论则认为人们倾向于寻求他人对自己有更加积极的评价,从而提高自尊和价值[3]。Epstein和Shrauger提出的认知-情感双重模型试图调和两种动机理论的冲突[4-5],认为个体存在两个自我体系:一种是理性、认知的自我系统(可看作自我验证),是经深思熟虑、有意识努力的抽象认知反应系统;另一种是由情绪驱动的知觉体验自我系统(可看作自我增强),是以一种迅速有效、无需意志努力、能自动化进行加工的情感反应系统;自我增强和自我验证两种过程平行存在又相互作用。运动员对运动表现相关自我概念的调控过程,也存在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两种动机。Smith,R.E.基于自我增强理论假设运用自然观察方法考察了青少年运动员自尊水平与教练员指导行为间的关系。与自我增强理论预测相一致,低自尊儿童对于教练员的激励具有更加肯定的回应,而对于教练员的低社会支持具有更加消极的回应,教练员的技术指导行为对于低自尊青少年运动员无论是素质完善还是自尊增强均是有益的;而中等和高自尊水平的儿童则相对不受成人领导行为变化的影响[6]。Grove,J.R.,Fish,M.,Elkland,R.C.考察了全明星级女运动员在国家队选拔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运动同一性变化,研究发现被成功选拔的运动员在选拔前后运动同一性水平没有显著变化,从而表现出较高的自我验证动机水平;而未能成功获选的运动员,其运动同一性水平显著下降,表明其通过自我增强以维持自我概念[7]。Schinke,Robert J等调查了加拿大103名奥林匹克选手应对比赛挑战时所采用的应对策略,证实了费斯克确定的5个核心适应策略:归属、理解、控制、自我增强和信任[8]。还有的研究者(Smoll,F.L.,Smith,R.E.,Barnett,N.P.,Everett,J.J.;McGee,E.A&Mary,W.U.)考察了认知行为训练、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运动员自尊动机的影响,证实了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自我知觉水平[9-10]。

运动员赛后对于重要他人(教练员)的评价会表现出自我验证还是自我增强,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运动员赛后自我增强、自我验证两种动机的强弱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动机又会对其训练心理状态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有待于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更好地了解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相关自我概念调控过程的特点,对于运动员赛后的心理状态调节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开放式问卷调查中选取200名大学生运动员,获得运动员运动表现特征的原始项目。正式测量中随机选取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二级运动员等级以上的运动员200名,回收有效问卷166份。其中男性109名、女性57名;国家级健将4名,一级运动员16名,二级运动员146名。

1.2 材料与程序

1)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指标的确定。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动机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以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间的差异来测量个体的两种自我动机[4]。本研究采用运动员对于某一重要赛事后运动表现的自我评价与期望他人评价间的差异来考察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动机水平,因此,确定运动员运动表现的评价指标构成了本研究的基础工作。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面向二级运动员水平以上200名大学生运动员,收集运动员运动表现评定的原始项目;此外查阅“运动员运动表现”相关主题文献,从中收集运动表现的评定用语。最终确定运动表现评价特征23项,每个项目均采用5等级评定,如:“在比赛中作战能力弱-2…-1…0…1…2在比赛中作战能力强”(在录入数据时由低至高进行相应5等级的数据转换)。

对166名大学生运动员施测“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问卷”,对于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4个,解释总变异的56.83%(表1)。从表1看到,删除不符合统计学指标的9个项目后,抽取的4个因子共包括14个题项。因子S1主要反映了运动员对于自身运动能力的评价,其中包括:比赛中思维反应能力快慢、比赛中身体运动强度和力量、比赛中作战能力、身体灵敏性、比赛是否达到最佳状态5个项目,命名为“运动能力”因子。因子S2主要反映了比赛中的注意力,其中包括:比赛中抗干扰能力、比赛时过分警惕、比赛中专注于技术发挥的熟练程度、比赛时注意力集中水平、比赛过程中心理素质5个项目,命名为“注意力集中”因子。因子S3主要反映了比赛中的放松(或焦虑)水平,包括:比赛中不会担心害怕失败、比赛时不太关注比赛结果,命名为“放松”因子。因子S4主要反映了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表现,包括:比赛中团队意识、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命名为“团队意识”因子。

4个因子的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数(内部一致性)在0.61~0.75之间,总量表的α信度系数为0.76。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各因子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表2):运动表现各个因子间相关系数总体较低,表明该评定问卷的区分效度较好;运动表现自评总分与各因子之间均呈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汇聚效度。研究结果表明,由4个因子、14个指标构成的“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问卷”具有较好的测量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价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2)运动员心理状态测量工具。采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简式POMS(心境状态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测量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心境状态和心理疲劳,以考察运动员自我增强、自我验证动机与其他心理状态的关系;本次测量中,训练比赛满意感的α信度系数为0.700,心境状态中积极情绪α系数为0.836,消极情绪α系数为0.904,心理疲劳感问卷中:成就感降低α系数为0.746,对运动的负性评价α系数为0.621,情绪体力耗竭α系数为0.804。此外,采用内在-外在控制源量表和镶嵌图形测验,测量运动员的控制点和场依存-独立性,以考察不同人格特质运动员的自我增强、自我验证动机的特点;本次测量中,内在-外在控制源量表的α系数为0.700。采用两次团体测验,第一次施测“运动表现自评量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简式POMS(心境状态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第二次施测“教练员评价期待量表”“内在外在控制源量表”和“镶嵌图形测验”。

表1 “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指标结构

表2 运动表现4因子相关系数矩阵

2.3 统计工具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 17.0管理数据并作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员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动机的确证

通过观察运动员运动表现自我评价与期望他人(教练员)评价之间的关系,考察运动员赛后是否存在自我增强动机。Shrauger提出个体的自我增强动机表现为个体倾向于寻求他人对自己有更加积极的评价并以此提高自尊[3]。据此,本研究假设:如果运动员对“运动表现”期望他人评价显著高于自我评价,则说明自我增强动机的存在。分别对运动表现自评、期望他人评价的总分及4个因子求算术平均数,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表3),运动表现总分、因子1、因子2、因子4在自我评定与期望他人评定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仅仅在因子3“放松”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评价中没有表现出自我增强倾向。

Swann指出自我验证者倾向于寻求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一致[2]。本研究中,按照运动表现的自评成绩将运动员分为积极自我评价和消极自我评价两组,如果积极自我评价组的期望他人评定成绩显著高于消极自我评价组,即高自我评定者希望得到他人较高的、与自身一致的评价,低自我评定者同样希望得到较低的、与自身一致的评价,那么就证明了自我验证动机的存在。对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成绩由低至高排序,取前27%为低分组,后27%为高分组,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表4),在期望他人评价总分及4个因子上,积极自我评价组均显著高于消极自我评价组。研究结果表明,对运动表现积极自我评价的运动员,希望教练员赛后对其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而对运动表现消极自我评价的运动员,希望教练员赛后对其也做出较低的、一致的评价;积极自我评价者和消极自我评价者均期望他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赛后对其运动表现的评价过程中存在明确的自我验证倾向。

3.2 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的特点

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强度以运动表现期望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差值的绝对值(分值越小,自我验证动机越强)来衡量。自我验证总分、“运动能力”“注意力集中”“放松”和“团队意识”4因子均分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Skewness)为1.275、0.826、0.998、1.209、1.165,峰度系数(Kurtosis)为1.639、0.288、1.518、2.018、0.994,数据整体分布呈现左偏陡峭峰——非正态分布。为了考察不同群体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的特点,以性别、训练年限、运动等级、比赛成绩、控制点、场独立-场依存性为自变量,以自我验证均值、自我验证4个因子为因变量,进行非参数检验,以考察不同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的特点。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自变量为二分变量)结果显示(表5),女运动员在“团队意识”因子的平均秩(MeanRank)显著低于男运动员,表明女运动员在团队意识表现的评价中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验证。根据运动员训练和成长周期,并考虑各分组中样本数据分布要求,我们将训练年限分为初期:1~2年(57人)、中期:3~5年(60人)、长期:6年(含6年)以上(49人)3个组别。Kruskal-WallisH检验(自变量为多等级变量)结果表明(表6),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在“团队意识”因子的平均秩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训练年限在6年以上运动员在“团队意识”表现的平均秩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表明其在“团队意识”表现上具有更高的自我验证动机水平。此外,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比赛成绩、运动等级、人格特质运动员之间在自我验证均值及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3 运动表现自评与期望他评的配对样本t检验

3.3 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与竞技状态的关系

对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总分由低至高排序,将前27%标定为低分组,后27%标定为高分组。低分组对于自己的运动表现具有较低的自我评定,高分组对于自己的运动表现具有较高的自我评定。在消极自我评定组和积极自我评定组中,分别考察自我验证均值、“运动能力”“注意力集中”“放松”和“团队意识”4因子的自我验证得分与训练比赛满意感、心境状态(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心理疲劳感(成就感降低、对运动的负性评价、情绪体力耗竭)的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表7),消极自我评定组运动员“注意力集中”因子自我验证动机与其“对运动的负性评价”显著负相关,即消极自我评定组运动员“注意力集中”因子自我验证动机水平越高(得分越小,水平越高),其对于训练和比赛的负面评价水平越高。

表4 期望他人评价在自我评价高低分组间的t检验

表5 男女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比较

4 讨论

4.1 运动表现评价指标的确定

我们依据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说(lexicalhypothesisofpersonality)[11]从运动员的体验和学术研究文献中收集描述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基本词汇,通过这些词汇探寻表征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基本语义范畴。第一种途径试图从“经验”的角度出发,从运动员的个体经验中寻找运动表现自我评价的基本范畴,而第二种途径试图从“理性”角度审视运动表现的基本范畴。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的“运动能力”“注意力”“放松(或焦虑)”以及“团队意识”4个运动表现评价因子,反映了运动员对于运动表现的基本认知范畴。“运动能力”因子反映了运动员对于应对比赛挑战所需基本竞技能力的认知,主要涵盖了运动思维、体能、身体灵敏性、比赛压力应对、唤醒水平调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是完成比赛的基本保障。“注意力集中”因子反映了运动员对于比赛的高度专注,该因子在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指标中得以体现,恰恰说明了“注意力集中”对于运动员取得良好运动表现的重要性。“放松(或焦虑)”因子主要反映了运动员对于失败和受伤的担忧,结果焦虑和受伤焦虑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王进等对于运动中的“Clutch”(高压力下的出色运动表现)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动员能力表现解释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专项运动能力”“压力认知应对能力”和“运动员人格”3个方面[12]。本研究中所发现的“运动能力”因子与其“专项运动能力”是相当的,都反映了取得优异运动表现所需的基本条件。而“注意力集中”和“放松(或焦虑)”因子则恰恰反映了运动员在高压力情境下的注意力控制和焦虑调控,与王进等人研究中的“压力认知应对能力”有相似的含义。而“团队意识”因子则鲜明地反映了运动员生活情境的特异性,即便是个人项目也需要与团队中其他成员(如教练、领队等)的团队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运动表现。对“运动表现自评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结果也表明,该问卷的4个维度可有效、可靠地反映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评价的基本范畴。

表6 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比较

4.2 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的确证

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对于重要赛事后“运动表现”相关的自我概念调控过程中,明确存在自我验证倾向,即他们期望教练员能够做出与自身一致的评价。自我增强理论与自我验证理论的调和观点认为,当情境是高压力时,如评价带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信息时,人们更加倾向于做出自我增强的评价;而当情境是低压力、有更多的认知资源时,人们更加倾向于做出自我验证的评价[2]。从本研究的评价过程来看,被试在没有任何时间或者其他外在压力下对于自身运动表现进行评价,因此其评价性反应是更为理性的认知性评价反应,从而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自我验证评价动机。此外,Swann认为评价者与反馈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评价反馈接受者的自我增强抑或自我验证[13],当评价者之于接受者是可信的人,人们会更加倾向于自我验证。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特别在中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下,运动员对于教练员的信任甚至要超越于父母,他们特别希望得到教练员的真诚反馈,以此能够找到自身不足,不断提升运动表现。还有,Swann认为所评价内容的重要性也会影响到自我增强或自我验证,当所评价的自我概念对于评价反馈接受者非常重要时,人们更加倾向于验证自我概念[13]。运动员上次比赛运动表现如何,对于运动员赛后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的反馈价值,它是教练员与运动员改进训练方案、手段、进程的重要依据,关系到运动员的成长与运动成就的获得。所以,运动员就特别希望能够得到教练员真实的评价,以验证自己对于运动表现的评价,形成有关自身运动表现的比较确定的自我概念,将有利于运动员客观地认识自我,以为后续的训练提供动力。

4.3 自我验证动机的特点及其与竞技状态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女运动员、训练年限6年以上运动员赛后对“运动表现”相关自我概念做出评定时,在“团队意识”因子上具有更高的自我验证水平。Chen等人研究显示,女性由于社会角色分工的影响,她们对于人际间的联结更加重视,在人际互动中会寻求对自我概念的自我验证[14]。团队意识主要反映了运动生活中队员之间、队员与教练之间在训练、比赛中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女运动员更希望得到来自教练更为合理、现实的评价,以使其能够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产生稳定的自我概念并获得统一感和价值感(Swann;English,Chen&Swann);而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当女运动员能够理性地预期他人对其的客观评价,就会产生对人际交往的预测感和控制感,使得交往能够顺利进行[15-16]。已有研究表明(Pelham&Swann;Chen,Chen&Shaw),当自我概念具有高中心性(或重要性)和确定性时,个体会寻求对这些自我概念的验证[17-18]。高训练年限运动员与队友、教练、队医等团队成员长期合作,团队意识已成为其一种“习惯性意识”,他们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深知“团队合作”对于比赛的重要意义,“团队意识”已成为其自我概念中的“核心观念”,因此对其表现出较高的自我验证动机水平。

表7 “注意力集中”因子与运动负性评价相关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运动表现持有消极自我评价的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因子的自我验证动机水平越高(分数越小),则其对于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负面评价越高。在“注意力集中”因子表现出高自我验证水平的消极自我概念组运动员,具体表现为比赛中“抗干扰能力弱”“过分警惕”“不能专注于技术发挥”以及“注意力集中水平差”,反映其对于训练和比赛较高的心理疲劳程度,进而导致其对训练比赛的价值产生怀疑和负面评价。

5 结论

为研究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相关自我评定过程中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动机,编制的“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问卷”由“运动能力”“注意力集中”“放松”和“团队意识”4因子构成,该问卷的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可靠地反映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的基本范畴。

运动员在赛后希望获得来自重要他人更为真实的评价反馈而表现出较高的自我验证动机水平,以此为运动表现相关的自我概念提供确证信息,为赛后训练、比赛提供充足动力。而其自我验证动机水平又受到特质类和运动类因素的影响,对于女性、高训练年限运动员要提供更加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其运动表现相关自我概念的同一性形成;而对于低自尊水平的运动员则要适当调控其比赛预期水平,以有利于其降低心理疲劳。

[1]Fiske,S.T.&Taylor,S.E.Social cognition and the self[M].In: Fiske,S.T.,Taylor,S.E.Social cognition.NY:McGraw Hill,1991: 180-242.

[2]Swann W B Jr.Identity negotiation:Where to roadsmee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3(6):1038-1051.

[3]Shrauger JS.Responses to evaluation as a function of initial selfperception[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5,82(4):581-596.

[4]Swann,W.B.Jr,et al.The cognitive-affective crossfire:When selfconsistency confronts self-enhance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5):881-889.

[5]Paulhus,Delroy,et al.The over-claiming technique:Measuring selfenhancement independent of abi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4):890-904.

[6]Smith,Ronald E.&U Washington,Seattle.Self-esteem and children’s reactions to youth sport coaching behaviors:A field study of self-enhancement processe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0,26(6):987-993.

[7]Grove,J.Robert,et al.Changes in athletic identity following team selection:Self-protection versus self-enhancement[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04,16(1):75-81.

[8]Gershon Schinke,et al.Understanding the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Canadian Olympic athletes using archival data[J].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2008,2(4):337-356.

[9]Smoll,Frank L,et al.Enhancement of children’s self-esteem through social support training for youth sport coach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3,78(4):602-610.

[10]McGee,E.A&Mary,W.U.The effects of a self-esteem enhancement program on perceived performance among intercollegiate athletes[J].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ection B: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09,70(4-B):2579.

[11]John,O.P.,Angleitner,A.&Ostendorf,F.The lex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A historical review of trait taxonomic research[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8,2(3):171-203.

[12]王进,娄虎等.解读竞赛压力下的运动表现:一个“Clutch””视角的运动能力初探[J].体育科学,2013,33(6):14-22.

[13]Swann W B Jr.To be adored or to be known:The interplay of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verification[M].In:Sorrentino R M,Higgins E T.(Eds.).Motivation&Cognition(Vol.2).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0:408-449.

[14]Chen,S.,English,T.,&Peng,K.Self-verification and contextualized self-view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6,32(7):930-942.

[15]Swann,W.B,et al.The fleeting gleam of praise:Behavioral reactions to self-relevant feedback[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9(1):17-26.

[16]English,T.,Chen,S.,&Swann,W.B.,Jr.A cross-cultural analysisof self-verification motives[M].In R.Sorrentino&S.Yamaguchi(Eds.).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across cultures,2008:119-142.

[17]Pelhain,B.W.,&Swann,W.B.,Jr.The juncture of 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knowledge:Self-certainty and interpersonal congruence[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4,20(4):349-357.

[18]Chen,S.,Chen,K.Y.,&Shaw,L.Self-verification motives at the collective level of self-defini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1):77-94.

责任编辑:刘红霞

Post-games Self-verification and Self-enhancement of Athletes

GANG Yong1,2,YANG Xinting2,YU Xiu2,YIXuejie2,CHANG Bo2
(1.National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Shenyang 110035,Liaoning,China;2.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The study of post-games sportsmotivations is an importantpartof the study of athletes’post-games psychology.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amples of 166 athletes,this research takes self-evaluations on athletes’post-games performances by using psychologicalmeasurementmethods 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theirmotivations of self-verification and self-enhancement indirectly.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re is no self-enhancement tendency but prom inent self-verification tendency in the process of post-games athlet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female athletes and athletes in over 6 years’training period own higher-level self-verification motivations on“team awareness”factor,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elfverification motivations of athletes in the group of passive self-concepton“attention concentration”factor is,the higher the level of their passive evaluation o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is.Athletes pursue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from significant other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ir self-concept,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athletes’post-games self-improvement;the rational adjustment on the features of self-verification motivations of athletes in different groups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thletes’good competitive condition.

athletes;athletic performance;self-enhancement;self-verification

G804.8

A

1004-0560(2015)04-0063-06

2015-05-11;

2015-06-26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成长计划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WJQ2012026)。

冮 勇(1977—),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猜你喜欢

教练员动机因子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动机比能力重要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