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弊端与有效性探究
2015-06-03宋华文
宋华文
摘 要:在开展整个高中政治教学的时候,要不断地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探究。任何一个课堂的主体都是老师和学生,因为老师和学生是组成课堂活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加大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这样才能够创建和谐的课堂关系,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需求有效地解决。
关键词:高中政治;实施交往;有效性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在的课堂活动中,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因为现在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老师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表达,
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效地锻炼自己的能力。
一、高中师生交往的弊端
1.交流过于形式化
我们在交往的时候更多地注重形式化,比如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观点可以说是一呼百应的,在课堂上看着是非常的和谐,但是其实这样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提问方式,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资料显示,现在有大概80%的问题只是需要死记硬背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种情况在课堂讨论中也会出现,比如老师安排学生讨论经济学原理,学生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其实不知道说什么,就会找一些现成的东西,来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样的讨论其实意义不大,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就起不到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作用。因为老师要通过讨论和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和探索,但是这样的讨论没有灵活的答案,所以讨论形式只是流于表面,没有更多的实质含义。
2.交流形式呆板
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往往会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因为有些政治老师为了达成一定的课堂教学目的,就会有一种急于求成的感
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是采用一些生搬硬套的方式来教学。比如在课堂讨论中,我们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老师就要让学生相互以小组的方式来开展竞赛,但是因为老师在组织和建设方面不是非常的科学,所以学生之间的交往不能够真实有效地开展,大部分非常做作,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很多交往就会有一种作秀的感觉。
二、师生之间交往有效性的探索
1.开展平等的对话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通过对话来展开的,课堂是这样一个核心的教学场所,师生之间要有平等的对话关系。政治是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把学生看成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多在课堂上发言,谈谈自己的感想。比如,对生活和消费有什么样的感想?这样就会有学生喜欢说的话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讨论。还有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間更多的是要在人格上平等,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区别,要更多地为他们创建平等的学习关系。比如在进行消费相关话题讨论的时候,我们要让学生分小组来开展讨论,讨论一下目前关于各种“宝”的情况,为什么他们能够存在,并且为什么有这样高的利息。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有所突破,他们不会只是拘泥于课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开展讨论,老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老师说出来的看法和观点是非常有限的,老师也要用一种讨论者的身份来参与讨论,这样通过师生平等对话老师和学生就能够进行平等有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因为,多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更加的灵
活多样,我们可以把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改变成小组辩论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辩论中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来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因为要想知识有所突破,就要在谈论的时候开展多项发散思维,思维的发散是我们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规则,只有在激励的思想碰撞中才能够有这样的火花产生。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习惯于对学生作出学习评价,却忽视了学生对自己课程观点的评价,政治老师在很多时候往往会认为政治课是严肃的,就不想让学生捣乱,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就会很少,在他们相互之间只是有一种独白式的倾诉,没有对彼此的分析和评价,其实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短剧表演的活动或者采用正确的评判机制也是必要的。
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施过程要求我们广大老师要尽快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要不断地完善,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以及针对性,这样我们
就可以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平等的对话来有效地加强课堂
效果。
参考文献:
[1]彭金龙.探索新课改 寻求新举措:如何科学看待高中政治新课改出现的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08):3-5.
[2]范华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新西部:理论版,2012(05):10-11.
[3]谢建,程家福.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04):11-12.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