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06-02张帆荆雪峰粟翌

对外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入境旅游贸易逆差旅游业

张帆 荆雪峰 粟翌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旅游服务贸易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但自2009年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开始出现逆差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成为构成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部分。对于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国家应采取提高旅游购物占旅游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旅游业,夯实旅游服务贸易基础;加快旅游企业“走出去”步伐;提高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逐步减少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均衡发展。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贸易逆差;旅游业;入境旅游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4-0022-03

[作者简介]张帆(1974-),女,山东烟台人,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荆雪峰(1993-),男,辽宁沈阳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税收学;粟翌(1993-),男,广西南宁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研究。

目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但自2009年以来一直呈现逆差态势,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贸易总额快速增长

2001—2013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317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803亿美元,增长近5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比重从2001年的3.52%提高至2013年的7.99%。其中,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口额从139亿美元增至1287亿美元,增长8倍多,世界排名由第7位跃居首位,超过了一直处于第一位的德国和第二位的美国,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地。与此同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78亿美元增至516亿美元,增长近2倍,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服务贸易大国(见表1)。

(二)贸易额出现逆差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

长期以来,旅游服务贸易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中发展规模最大、出口规模最大、服务贸易顺差最大的项目,在创收外汇、平衡国际贸易逆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以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但从2009年出现逆差并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我国旅游进口和出口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旅游出口额为396.8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2.84%,开始出现负增长;旅游进口额为437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20.85%,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下降、进口上升的双重效应叠加,使得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自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40.2亿美元的逆差。此后,2009—2013年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从396.8亿美元增至516.6亿美元,年均增长4.98%;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则由437亿美元增至1285.5亿美元,年均增长29.05%。与此同时,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增长不同步。表2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为4766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为437亿美元,均高于同期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消费总额,但是人均出境消费额仅917美元,约为人均入境消费额的1/2。2013年,尽管出境游人数低于入境游人数,但是消费总额和人均消费额却高于入境游,这直接导致2009 年之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显著增加。2013 年我国旅游服务逆差达769 亿美元,占旅游服务贸易额的42.7%,增长了近20 倍(详见表3),已成为世界上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最大的国家。

(三)国际竞争力较弱

采用最常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评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其计算公式为: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十进口),其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指数大于零,表明该类商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TC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该类商品或服务竞争力越强;如果TC指数小于零,则表明该类商品或服务不具国际竞争力;如果TC指数为零,则表明此类商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

2001—2008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数值都比较小,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明显下降,降至2002年的1/2,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减弱。2004—2006年,虽然整体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来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偏弱。2006年之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TC指数不断下降,从0.17一直降至-0.43。特别是2009年,入境消费额比2008年明显下降,而出口消费额比2008年增加了21%,旅游服务贸易进口首次超过出口,TC指数由多年的正值转变为负值,表明微弱的竞争优势已经转变为微弱的竞争劣势。2011—2013年,出口只增长6.6%,而进口增长了77.1%。在逆差增大的情况下,旅游服务贸易TC指数呈现向-1接近的趋势,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下降明显(详见表4)。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带动出境游消费持续增长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使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出境人数增长与GDP、人均GDP增长保持同步,出境人数与GDP、人均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8;而出境旅游支出的增长虽然落后于出境人数、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但增长趋势仍保持一致,出境旅游支出和GDP、人均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和 0.88。可见,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出境旅游支出与人均GDP的相关度要高于出境旅游支出与GDP的相关度,说明随着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长,出境旅游消费的欲望明显加强。近些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经济下滑明显,失业率剧增,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下降,入境游客消费意愿降低,这些因素使得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转为负增长。endprint

(二)国外对我国出境游限制减少,出境游手续办理愈加简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居民出境游范围不断扩大,并得到多国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出境游限制越来越少,程序愈加简便。在出境旅游方面,我国境内居民可以通过“自由行”等方式赴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欧洲、美国等地旅游,满足了居民旅游多样化需求。同时,部分周边国家为吸引我国游客,也纷纷推出免签或落地签政策,简化了出境游签证办理手续[1]。

(三)人民币持续走强和银联卡结算便利化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消费特征的调查发现,从2004年开始,境外购物一直是我国出境旅游者花费最高的项目,而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在境外的购买力,因而人民币汇率成为我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2]。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主要出境目的地的货币(例如美元、港元)升值幅度较大,如2001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8.2770元人民币,而到了2013年该汇率为1美元=6.1932元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33.6%;2001年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为1港币=1.0608元人民币,而到了2013年该汇率为1港币=0.7988元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32.8%。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导致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出境游)价格降低,对整个出境旅游形成较有力的推动作用。

此外,人民币实现跨境结算,在境外使用和接受的范围越来越广,接受银联卡的商家越来越多,便利了我国游客的境外购物消费。我国公民出境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韩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开通了ATM(自动取款机)/POS(销售终端),接受中国所有的银联卡。随着中国游客购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出诸多针对中国游客的服务,包括提供中文导购员、中文购物标识等[3]。

三、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旅游购物,增加入境旅游消费

与发达国家相比,旅游购物占我国旅游总体消费的比重偏低,仅为28%~30%,而发达国家此比重高达50%~60%。其原因在于,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大众化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发展方式较为单一,对于门票经济的依赖性较强,而旅游购物仍是旅游产业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3]因此,首先要重视和发展旅游购物,促进入境旅游消费。将地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将地方特色与现代文化、现代工艺相结合,创新研发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不断提高旅游购物占旅游消费的比重。其次,可借鉴韩国乐天、新罗免税店以及台湾升恒昌免税店的营销方式,在有条件的城市打造国际购物天堂,注重购物场所的人性化设计、经营服务水平、营销网络构建、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为境外游客购物提供免税或退税便利,并提供信用卡支付、网络支付等便捷服务。

(二)大力发展旅游业,夯实旅游服务贸易基础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不断扩大,从根本上反映出我国旅游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因此,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首先应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一是大力完善连锁酒店体系、餐饮、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加有效供给,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二是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线路,在保持传统观光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地域文化体验、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以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三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旅游企业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大对旅游宣传和旅游营销的投入,建立多语种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网站,加强对国家旅游形象和优秀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

(三)加快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步伐

要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支持和促进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投资旅游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合资或并购的方式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及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商业模式、产品研发技能、国际化管理人才,实现旅游企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旅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而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提高入境旅游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开拓入境旅游市场,针对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完善出入境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要不断完善并实施规范旅游市场,提高外国人签证、出入境等环节的便利化程度,扩大外国人在华包括旅游在内的各项服务消费等多方位措施,以扩大我国旅游出口,弥补不断扩大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4],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迪玲.购物消费推高旅游服务贸易逆差[N].国际商报,2010-05-24.

[2]邓爱民.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12).

[3]彭春红.旅游商品成产业链上薄弱一环[N].中国青年报,2012-06-03.

[4]周琰.服务贸易逆差再走高旅游项差额增速最快[N].金融时报,2014-10-08.

(责任编辑:董博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入境旅游贸易逆差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国内入境旅游波动周期研究综述
我国入境旅游贸易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河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入境旅游相关性分析(2002—2016)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