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时机地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
2015-06-02王建华
导入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教学环节了,作为课堂的“首因效应”,其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诸如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情趣、将其思维引入积极状态、为后续教学作有利铺垫等。这“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漪)。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谈到“为了使一堂课一开始就以其不寻常和鲜明性吸引学生,以便后来能成功地组织学习新内容”,很多教师都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精细设计一堂课的开头”。这里,更值得注意和反思的是——“一堂课的开头”怎样才算得不失时机,不失时机的精细设计从何而来?
下面,试以两节课的导入片段(均于五分钟左右完成)为例略作分析——
《推敲》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我到门外做两个小动作,请大家注意观察,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准备,先后写出相应的动词。(注:该校系一所农村中学,教室正门为旧式木制两扇门,上方镶有三块玻璃,从里外侧均能看到对侧情景。)
(学生感到有点新奇。)
(教师走到门外,旋即推门而入,甲生板书“推”字,众生“顿悟”。)
(教师让甲生把门的插销插上,然后在门外敲门,这时乙生板书“敲”字。众生不约而同连读“推敲”。教师连续敲门,靠近正门的丙生才想起为教师开门,教师说:“你们想趁机把我拒之门外吗?”大伙笑了。)
师:同学们,我们天天进出此门,“推门”和“敲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行为,那么两者有什么差别呢?请大家快速讨论一下,想好了举手。
(学生议论纷纷,一会儿很多人举起手。)
生1:“推门”一般用掌、用力大些,而“敲门”多用手指、用力小些。
生2:“推门”感觉比较急促,而“敲门”一般比较和缓。
生3:“推门”往往是门没关的时候、一推就开,而“敲门”往往是门关着时进行。
师:如果我们在讲课过程中,门外忽然有人“推门而入”或者“敲门”,你会有何感觉?
生4:“推门”显得太莽撞、不礼貌,而“敲门”更显礼貌。
生5:“敲门”有等待室内人许可的意思,而“推门”有直接进入的意思。
师:大家分析得都很有道理,有谁知道“推敲”这个词语现在是什么意思?
众生:比喻写文章时咬文嚼字、反复琢磨。
师(指黑板上“推敲”二字):对,同学们,我们说写作文要多加推敲,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推敲”一词从何而来,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著名典故《推敲》。
《我的第一本书》导入
教师板书“我的一本书”,学生齐呼:“老师,写错了,写错了!”
师:错了,错在哪儿?
生:应该是“我的第一本书”,你漏了个“第”字!
师:噢,原来如此!(在“的”与“一”字之间用增补符号补上“第”字。)
师:那么,我想请教大家,“我的第一本书”和“我的一本书”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我们从小就和“书”打交道,以你的经验为基础,说说吧。
(学生三三两两说开了,一会儿学生举手发言。)
生甲:“我的一本书”现在我随便都能找出一本,可以选择的范围大,而“我的第一本书”却是独一无二的,没有选择余地。
生乙:“我的第一本书”和“我的一本书”虽然都是一本书,但是前者强调“第一”,后者没这个意思。
师:现在让咱们同学介绍一下你的“一本书”和你的“第一本书”,能说上来吗?
生丙:“我的第一本书”,我还真记不清、说不上来了。你要我说“我的一本书”,这个好说,桌上有的是。
师:同学们,谈起“我的一本书”,大家想必都能随便地说一说,而“我的第一本书”呢,恐怕就像刚才有同学说的那样——已经记不大清了,我也是这样。其实,“第一本书”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有一个人,一个诗人,一个老人,一直对他的“第一本书”念念不忘。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与作者究竟有着什么关系,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读一读、品一品老诗人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
《推敲》一课的导入,教师以常见的“推门”、“敲门”现身说法、即时表演,引导学生辨析两种行为的区别,引入正题,从而与文中贾岛为择定“推”或“敲”而专心思考、路遇韩愈的情节形成对应,直指课文理解的核心。《我的第一本书》的导入,教师故意将文题写错、学生指出“漏笔”以后,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结合自我经验谈出“我的一本书”和“我的第一本书”的差别,从而凸现“第一本书”之非同寻常,促使学生下一步认真“品读”、深入理解课文。两处导入都围绕标题做文章,从学生熟悉的物象(一“门”一“书”)入手,将其活化为教学资源,教学现场感很强,所提问题平实而不乏思考价值,咬文嚼字的背后,直切教学内容和课文主旨,其着力点并非仅仅驻足于引起注意、促发热情、调动参与,更侧重于以此激起学生认知冲突、形成学习期待,使之在和悦的思维对话中转向对问题的研究,从而倾心于后继学习。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不失时机”:需要我们透视“文本”,因课制宜,充分把握课文个性和要实现的目标;观照“生本”,做到不唱“独角戏”,目中有学生,对学生学习某篇课文的认知基础、心理准备等尽量做出详尽周到的考虑;抓住“根本”,莫为导入而导入,莫为激趣而激趣,紧扣中心,正确定向,引思布问,激起思维的火花与波澜,以求“牵一发而动全身”;挖掘“资源”,在资源调用和素材引介上力求贴切、生动,同时要重视课堂之上有价值的“生成”要素,善于进行有效的即时发挥;降低“成本”,从实际出发,减少不必要的教学损耗(特别是时间、资源手段等方面),做到简洁而明快,朴实而活泛。
不失时机的精细设计,离不开教学中的富有创意,但这种创意之下的点睛之笔,往往不在形式之新奇,更在内涵之朴实。这种“精细”的基点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冥思苦想、谋篇布局,而是在洞悉学情、教情的基础上,明确学生认知需要,通过创设恰当、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步入真实的思考境地。如是导入,才可能更有价值。
什么样的导入最有价值?还是于漪老师说得好:“适合的,才是最佳的。”朴实的导入,真实的思考,在“朴实”与“真实”中寻求“适合”与“最佳”。
其实,像类似的“一字未宜疏”的咬文嚼字,并不局限于导入环节,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十分常见,教师需要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使其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比如学习蒲松龄《山市》一文,单元检测中提出一个问题:“始悟为山市”的“悟”能否换成“知”?参考答案大致说的是:“悟”有恍然大悟的意思,而“知”没有这个意思。很多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还只是“模模糊糊”,更多的可能还只是心里明白嘴上说不清,如果只是简单地加以讲解,让他们听记要点,学生在认知上更多的还是形式上“理解”,实际理解得并不深切。我在课堂上向学生问道:“‘悟和‘知都有‘明白的意思,区别何在?我看见同学们经常课间讨论数学问题,某同学在作文时写到:A同学向B同学请教问题,B同学讲完后A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了。另一个同学写道:A同学向B同学请教问题,B同学讲完后A一敲桌子、拍了拍脑门喊着:‘明白了明白了,原来如此!大家说有没有区别?”学生一致认为,后者比前者反应更强烈,后者更强调突然明白某一点的意思。我总结道:“这就是一字之别,前者为‘知,后者为‘悟,后者的思维感应较前者更强,更强调过程性。孙公子禹年与同人想必对山上平常的场景很熟悉,因为山头突现与常态不合的异象,所以他们感到很惊奇,况且山市多年难得一见,他们不可能马上反应过来知道这就是山市,当眼前景象随即出现变幻时他们才明白过来:这就是本地奇异的山市景观!这一转瞬间的‘明白,经历了一个短暂而微妙、略有波折的反应过程,而不是‘立马知道那样简单。我们在作文中,也要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推敲一字一词的运用。”这样一议一讲,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渐趋明白了。
王建华,语文教师,现居山东烟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