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的度与法
2015-06-02丁晓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细读是对话的前提。教学之前,教师必须深入文本,进行认真地,细致地阅读,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课堂上才能有思想的碰撞,才能有精彩、精妙的对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潜心细读文本,打造出彩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要把握好文本细读的度与法。
一.度即细读文本的角度。
1.读者角度,拓宽教学的广度。首先,教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走进文本的世界,深情触摸文本,用心聆听文本的声声倾述,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再整合其他人对文本解读的结论,有选择地进行筛选,从而拓宽自己教学的广度。
2.学生角度,探寻教学的尺度。学生是文本阅读的主要对象,教师在细读文本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因此必须以学生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就是在读中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内容,发现文本的意义,同时以学生视角细读文本。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以此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尺度。
3.教师角度,挖掘教学的厚度。文本的解读虽然多元,但一旦作为教材,我们在细读时,就要充分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细读文本时,如何挖掘文本的最有价值、最适宜学生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文本,这些都需要教师去权衡得失,择优而行。
二.法即细读文本的方法。
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是指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的主旨。细读文本,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借助相关资料,了解文本的作者生平介绍,时代背景,后人对这部作品的点评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执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在教学时我补充两点内容:一是关于李煜的生平资料和这首词的背景材料,侧重指出这首词作于李煜降宋后,此时南唐江山毁于一旦,故国家园不堪回首,诗人自己被幽囚,阅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因此,心头溢满难以排遣、难以诉说的愁苦悲恨。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离愁”即“去国之愁”,“亡国之痛”,在学完这首词后,我还补充了李煜另外两首词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一首是《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一首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两首词情感上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所侧重。通过阅读、分析、比较,深刻体会这一时期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可见,借助于作者的写作背景、身世际遇、其他作品,可以更接近李煜写这首词的心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品味文本。
2.徜徉在语言之途。叶圣陶先生曾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在细读文本时,要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有一种高度敏感,通过比较,替换等手法,去体味隐藏在文本语言背后的意蕴和味道,去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有这么一段文字:“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先细细推敲一个“砸”字:“砸”原指重物掉落物体上或重物敲打,而这儿用来形容雨水,作者为什么用“砸”而不用“落”?引导学生细细咀嚼,便可发现,“砸”字不仅写出雨水之大之猛,而且是从祥子的感受来写,写出他在雨中拉车的极度痛苦,同时还暗示当时黑暗、冷酷的社会环境。接着,再细细品味作者连用四个“不能”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推敲,对语言的感悟,我们便能真切感受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痛苦,就可明白祥子在这样一个黑暗冷酷社会悲惨命运的必然结果,从而获得与作者,与文本的感情共鸣。
3.奥秘全在细微处。在对文本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中有许多细节也是值得我们发掘的点。细节可以是一个标点,可以是一段删改的文字,可以是一处矛盾等。抓住这些细节,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品读,分析,感悟,让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的世界。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你,船长。”短短的一句话中,却用了三个感叹号,三个省略号。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三个感叹号和省略号的作用,我让学生还原情境,慢慢细读。最后学生明白:这三个感叹号和省略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菲利普在确认船上的穷水手就是自己的亲弟弟于勒后,内心的惊慌失措,甚至绝望的心理。
在阅读教学中,能抓住独特的标点符号,关注结尾一个小小的改动,往往能发现文本风景的绝美之境。
细读文本,是走好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在细读文本的实践长途中,我们要把握好细读的角度,运用细读方法,慢走欣赏,充分发掘文本的价值,才能体验到文本绝伦的精彩,感受到语文迷人的魅力。
丁晓亮,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