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2015-06-02贾丽莉

关键词:民主管理

贾丽莉

摘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工会的立身之本和第一要务。加强民主管理,畅通民主渠道,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就要坚持职代会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建立职工代表联系人制度,拓宽沟通的渠道;创新职工代表活动日,拓宽职工代表的管理权、监督权;发挥好领导接待日作用,密切干群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畅通厂务公开渠道,用“透明”共铸和谐。

关键词:民主管理 职工权益 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工会的立身之本和第一要务。全总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过程中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对工会维权内涵的丰富和维权领域的拓展,同时也为工会维权指明了方向和途径。面对当前企业改革发展形势,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根本利益是每个工会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齐鲁公司后勤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民主管理,畅通民主渠道,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谈几点认识。

1 坚持职代会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之源

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具体利益,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渠道。

建立健全《职代会工作细则》、《职代会专门工作委员会制度》、《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办法》等职代会制度,是职工权益准确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成立职代会闭会期间议事的提案审查、生活福利、群众生产等专门工作委员会,通过规范运行构建起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平台,是激发职工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如:成立于2003年的齐鲁石化公司生活管理部,历经三次业务整合,成为担负着公司餐饮工作的专业化服务单位。十年来,各项工作始终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活力,究其原因,就是有着一套完善的职代会制度。

树立职代会的权威性,通过“三不”和把好“三关”来落实职代会职权。凡属职代会审议范围的事项,不漏项、不混权、不代行职权;在重大决策前,把好集思广益关;重大决策出台时,组织职工代表认真讨论,把好民主审议关;重大决策出台后,依靠职工认真实施,把好跟踪关,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方案,不出台、不实施;未经职代会讨论决定的“大事”不拍板、不定局。

提高职代会的时效性,着力抓好职代会工作会前、会后“两头延伸”。一是推行职代会提案责任制度。由工会负责统计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上提出的意见,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定督促检查部门,并明确规定落实意见,下发各单位执行。二是推行职代会提案公开制度。对立项提案的提案人、复议人以及落实责任的单位和负责人、落实期限,并一一进行公布,以便更好地监督相关部门落实提案整改工作。另外,把重要意见答复情况作为职工代表与领导干部对话内容,为职工代表提供一个与上级领导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2 建立职工代表联系人制度,拓宽沟通的渠道

职工代表联系人制度是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及时倾听职工群众呼声,随时了解民情民意,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民主渠道。

企业通过工作例会、民主恳谈、业务培训等形式,积极为基层职工代表联系人开辟了解信息的渠道、及时提供政策信息等,充分发挥基层职工代表联系人的辐射带动作用,督导职工代表联系人随时关注民情民意。基层职工代表联系人以信息卡的形式每季征集一次意见和建议,征集的意见和建议由工会汇总分类,分别发给各职能部门,再由职能部门答复后发给企业分管领导进行审阅,最后组织召开由企业领导、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基层职工代表联系人参加的民主沟通会,集中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答复、说明、解疑释惑。处理答复情况要及时通过局域网、公开栏、宣传栏等向职工公开。对工会无力解决的职工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由公司级职工代表联系人及时反映到上级工会。

在充分发挥基层职工代表联系人作用的基础上,基层工会还可以结合实际,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基层职工代表联系人的民主沟通空间。如:生活管理部与各服务厂的职工代表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长效沟通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召开恳谈会,定期交流部餐饮服务工作情况,虚心听取服务厂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适时组织职工代表对食堂饭菜制作的现场观摩,增进相互理解,赢得了服务厂职工的信赖,使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更加融洽。

3 创新职工代表活动日制度,拓宽职工代表的管理权、监督权

职工代表活动日制度是公司新推出的日常民主管理形式,是对公司独创的职工代表联系人制度的延伸和拓展。近年来,各级工会通过积极探索职工代表活动日的有效形式,创新活动载体,扩展职工代表工作的平台和空间,活跃了职工代表队伍,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是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巡视。工会每季组织职工代表对企业安全服务的突出问题、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职工劳动保护重点环节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收集到的职工群众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整改意见书,责成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和解决。如:生活管理部工会结合实际情况,每季度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安全巡视”,并把督促落实整改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现在已建立了职工“安全代表”监督检查制度,这也是工会组织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

二是组织职工代表参与集体合同履行、提案处理落实情况检查。每年底组织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提案处理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召开企业领导与职工代表恳谈会,对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和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并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

三是组织职工代表参观、学访。组织职工代表到先进企业参观、学习、访问,相互之间开展定置管理、标准食谱、服务礼仪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汲取好的做法,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提升管理服务工作水平。endprint

四是组织职工代表检查机关工作作风。工会每季度组织职工代表对机关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大局观念、服务质量、廉洁从政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要求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对待,限期整改。职工代表检查机关工作作风的实施,提升了机关人员的形象标准,使其做到了优质高效服务。

4 发挥好领导接待日作用,密切干群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

领导接待日是为了加强信访工作力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进一步加强领导与员工的联系和沟通,更好地发扬民主,畅通言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的民主管理形式。

企业领导接待日活动通过采取“五公开”、“三结合”的方式,使企业领导与职工心交心、面对面地进行恳谈。“五公开”是指接待时间、地点公开;接待的企业领导公开;落实意见和建议的单位公开;办理的量质期公开;办理的结果公开。“三结合”即接待日的议题与当月企业工作重点紧密结合;与企业分管领导的职责范围紧密结合;与服务经营的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对职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领导们一一答复,能办的当场拍板;需要尔后解决的,由工会负责催办;暂时办不了的要求有关部门创造条件尽快去办,不能办的讲清政策;对实施单位没有按照量、质、期要求落实的,进行绩效考核。

近几年来,在公司改革改制的过程中,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发生新的变化,导致一些矛盾集中显现出来,形成争议的焦点。面对矛盾,公司各级领导班子认为,不回避矛盾,不回避敏感问题,“面对面”协商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在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政策向职工讲清讲透讲实,让职工知企业情、辨明方向,从而使职工真正达到理解、支持、参与企业改革的目的。

5 畅通厂务公开渠道,用“透明”共铸和谐

厂务公开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企业稳定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厂务公开必须克服形式主义,要做到分“三个层次”、“三个结合”,务求实效。“三个层次”是指根据不同工作要求,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即:企业公开层通过局域网公开职工最敏感的企业重大事项、人事变动、指标完成、廉政建设等内容;基层单位公开层主要通过公开栏公开职工最关注的工作任务、奖金分配、评先评优等内容;班组公开层主要通过日常管理公开考勤、考核结果等内容。“三个结合”即:一是厂务公开与企业党风相结合,不断提高廉政建设水平。二是厂务公开与企业服务经营管理相结合,有效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三是厂务公开与企业安全生产相结合,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经营安全和职工人身安全。通过厂务公开,让职工明明白白企业情,安安心心干事业,职工心平气顺,干群关系密切,对企业的领导岂能不支持和拥护。因此,厂务公开是维护职工知情权、监督权,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最有效途径。生活管理部在物资采购、工程维修合同谈判中,严格执行招标制度,规范招标程序,有效控制成本,确保谈判过程透明、公开、公正,并及时在局域网公示供应商(承包商)、合同价格、合同内容等情况,使其真正成为一项“阳光工程”。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工会工作者不断地努力探索。只有在实践中认真执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深入基层,实事求是,搭建对内、对外职工参政议政的平台,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民主渠道,保证职工经常性、全方位地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把职工合法权益落到实处,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企业持续有效和谐稳定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主管理
对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建立健全三大机制 确保高校二级学院权力健康运行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法探究
加强民主管理对于提升团队凝聚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