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

2015-06-02白德荣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新时期

白德荣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已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包含控制流程、机制以及制度的完善体系,可有效遏制舞弊、浪费以及管理不当的行为。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较大,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相对缓慢,从而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指出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

0 引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提供管理与服务,目前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分工细化,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对其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加强内部控制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实现,规范内部管理,有效地保护本单位的财务安全。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对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具体控制制度

1.1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包括决策、编审以及执行三部分,主要涉及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单位领导。首先,预算的决策机构负责编制本年度的预算管理政策,预算工作小组在听取预算执行意见以及预算执行报告的基础上起草预算以及相应的调整方案。其次是预算编审机构制定本年度的预算编制标准,并认真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最后是预算执行机构对已编制的预算方案提出调整建议,编制财务决算方案,在遵循内部控制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执行调整后的预算方案。

1.2 收支控制

收入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与性质,支出反映了政府活动的功能与目标。收支控制主要包括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控制以及定期对账等内容。对此,政府应在遵循相应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保证收支行为的合法有效性,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各项收支进行及时准确的会计处理,并编制相关的财务报告,保证沟通的及时性与信息的合法性,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透明公开化。由此可见,收支控制不仅得以规范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还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政府的收支活动。

1.3 资产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性资产、非流动性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相应的资产管理策略。一方面是货币资金的资产控制体系,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进行分工与授权控制、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控制以及票据印章控制等行为维护了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是实物资产的控制,为了提高实物资产的管理效率,事业单位可采取取得与验收控制、使用与维护控制以及处置控制等行为对单位资产进行严格的监管。

1.4 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政府采购业务控制主要分为政府采购管理与内部采购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编制相应的预算与采购指标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首先是编制采购预算表,各单位应严格编制采购预算计划,明确采购范围与采购预算。

其次是明确采购主体,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采购预算表的规定,及时全面地汇总历史采购数据,履行采购手续。

最后是采购方式的确定,行政事业单位应依照采购预算指标要求,明确采购方式,并及时进行复审与检查,以保证采购计划的顺利进行。

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满足了建设廉洁高效、服务人民的政府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应建设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从根源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有效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加快了廉洁政党的建设进程。

其次,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益。管理好单位的资金财产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有章可循,避免了很多情绪化、主观化思想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科学化管理。

再次,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内控机制的主要作用便是规范财务会计工作流程,控制会计工作的各个业务环节,保障会计信息采集、记录、归类以及汇总的顺利进行,确保真实、全面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最后,有利于增强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健全单位的内控制度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确保对财务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

3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3.1 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过于重视自身的政绩而忽略了对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甚至有的领导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在于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而非生产,因此不需要进行核算工作,内控也就无从谈起;还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内控制度,但执行力较差,制度条文仅为一纸空文。这都是因为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认知,对内控制度存在误解。加之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同时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正常参与培训工作,导致工作人员内控意识薄弱,内部控制工作停滞不前。

3.2 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认为自身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自身很少参与经营活动,不存在经营风险,因此只注重业务的拓展而忽视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识别、评估以及分析机制,使财务工作得不到全面的监督与防范,单位的日常行为伴随着潜在的风险与损失。

3.3 会计核算不规范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会计凭证的不规范,很多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例如购票凭证缺乏开票日期、数量金额模糊不清等。其次是记账凭证填写过于简单,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没有按照标准的会计准则设计填写。最后是会计人员的不专业,甚至有的单位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这势必会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严重阻碍了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endprint

3.4 沟通机制不健全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主要难题便是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存在滞后问题。沟通不畅会使得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例如,某些单位人员为了一己私利,擅自改变资金使用用途,但没有将此情况及时告知上级领导,很容易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应要求会计部门与行政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以保证账务与实物的有效对接,如果沟通欠佳,会使单位的运营情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

3.5 内部监督不到位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工作并不到位。一方面体现在内部监督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内部管理中,很容易形成一种“自己监管自己”的不合理模式,加之单位领导的忽视,使内控监管机构设置并不合理。另一方面是单位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很多监督制度只流于形式,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往往伴随财务工作进行,审计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导致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无法独立有效地执行内审制度,使审计结果缺乏专业性。

4 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4.1 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提高单位人员的内控意识可以使内控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强化单位的内控行为。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控工作的有效前提,是健全内控体系的有效保障。目前很多单位领导的内控意识薄弱,认为内控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内控制度的学习活动,定期培训单位的全体员工,深化负责人对内控制度的了解,提高全体员工的认识度,同时负责人应带头参加培训活动,使内控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4.2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地识别、预防风险,保证内控体系的良好运行。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的SWTO分析法,通过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职责;通过了解外界民众的意愿,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机遇,全面评估未来将要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同时实施过程中还应考虑外部环境的易变性,根据各部门的风险偏好,及时做好支出与收益的平衡,以保证可以随时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风险。

4.3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首先应确保会计凭证的正确合理性,单位会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填制凭证,并对外来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同时,单位的领导也应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定期举行会计人员培训活动,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加大财会队伍的建设力度。

4.4 健全沟通体系

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是确保内控工作良好运行的保障,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健全单位的沟通体系。首先是建立内部的报告制度,通过书面形式反映单位的财务及资金使用状况,帮助领导层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为。其次是建立单位反舞弊机制,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舞弊风险,对此单位各部门应明确职务权限,建立舞弊行为的举报、调查制度,正规化、透明化地处理舞弊行为。最后应充分发挥内部信息系统的作用,促进事业单位与公众的交流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4.5 强化监督体制

强化监督机制,可以改善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真正发挥内控机制的监督作用。首先应认识到内审的重要性,合理设置内审的组织机构,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使单位的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其次是要确保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整合内部机构的审计控制系统,如实地反映本单位的实际内控情况。再次是要强化内审机构的技术创新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顺应时代潮流,对审计人员及时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使其符合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最后,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定期进行单位内部审计,及时发现与矫正审计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5 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有效规范会计行为,强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地编制内控制度条例,有效提高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会珍.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8).

[2]余永恒.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有益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2(11).

[3]胡晓梅.浅议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3).

[4]齐敏.如何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

[5]何利英.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新时期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