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幽默艺术,妆点语文课堂
2015-06-02毛仕明
毛仕明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是教师运用富有创意、耐人寻味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行为的方式,包括言语和体态上的幽默。教师应该把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聪明才智相结合,在语文课堂上巧妙运用幽默艺术,以促进友好的师生关系,激活学生思维,有效推进思想教育,有效消除尴尬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应该从从生活中、自己的个性、课堂灵感中加以提炼,汲取经验。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轻松,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 幽默 艺术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106-0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是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幽默感,是教师运用富有创意、耐人寻味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包括言语和体态上的幽默。教师应该把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聪明才智相结合,在语文课堂上巧妙运用幽默艺术,以实现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使语文教学得以发挥其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1 幽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 幽默融洽,促进友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意思是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正确理解。而教学幽默则有利于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沟通他们之间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有效消除学生的厌烦甚至畏难情绪,使其爱学、乐学,推动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一次在学习修改病句时,课堂气氛显得有些沉闷。这时,笔者故意皱着眉头说:“大家请看,这个句子像个病人。现在,让我们当一回医生,给它做做手术,该割的割,该补的补,还它一个健康的身体好吗?”听了老师幽默的话语,孩子们兴致高涨,争相发言,沉闷的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
1.2 幽默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幽默可营造轻松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课堂更加富有情趣,充满生机。机智型幽默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讽刺型幽默可使学生在大笑之余加深印象,而褒戏型幽默则可使学生在轻松的笑声中获得收益。教学幽默富有启发性,它在引人发笑的同时,更能引发学生深思,启迪他们的智慧。教学幽默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学习,以他们所熟悉的素材为例,才能有效启发学生,使幽默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在一节习作指导课上,笔者指导学生抓住外貌特征来描写人物。笔者引入了这样一个幽默小故事。某同学在作文中使用了以下词句:“棕色的头发像巧克力,桃红色的脸上嵌着一对芝麻色的眼睛”“圆圆的鼻子像个奶油小蛋糕”……老师给他的批语是:今后请在吃饱饭后写作。学生哄堂大笑。笔者适时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笑话呢?我们来帮他改一改好吗?”笑过之后,学生纷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修改。显然,这个小幽默对学生准确抓住外貌特征描写人物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1.3 幽默可以有效推进思想教育
德国著名学者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被人接受。”课堂上,教师如能借助幽默语言批评学生,可以营造出和谐、宽松、欢乐的氛围,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一些严肃的教育教学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让学生在轻松的笑声中认识错误,领悟道理,其效果远胜于干枯的说教和简单的惩罚。例如,针对不少学生学习粗心的理由,笔者以其中一位在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时因答出“一行白鹭上西天”被扣分后还直向我叫冤这件事为例,问大家:“请大家说说,是这位同学冤呀,还是那行白鹭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笑过之后,大家也深刻认识到应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1.4 幽默有效消除尴尬氛围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始终不渝的追求。但实际情况往往与我们的愿望相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甚至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对此,如果我们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更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及时、机智地处理好这类突发事件,化险为夷,化“干戈”为“玉帛”,将我们的教学拨回正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幽默,就好比一个排气阀,使紧张、沉闷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虎门销烟》时,调皮的小林一语惊人:“鸦片对人也有好处。”刚才正认真听讲的其他同学不禁茫然了。教室里的空气顿时变得凝重起来。笔者略作深思,便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是呀!第一个好处是能防小偷:吸食鸦片的人吸光了全部家财,小偷还会光顾他家吗?第二个好处是能演包公:长期吸食后,人的脸色会变得黑中带黄,都不用化妆了……”笔者话音刚落,学生们哄堂大笑。这样的处理不仅消除了紧张的气氛,还强化了教学效果。
2 教师幽默从何而来
2.1 从生活中来
生活中有许多幽默的素材,需要我们去加以提炼,因此有人说现实生活就是一个幽默源。如:“笑话”“俏皮话”“趣闻轶事”……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幽默艺术品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还可以从小品、喜剧、漫画、趣联、顺口溜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说几句幽默的话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密切了师生的感情。
2.2 培养良好友善的个性
在生活的旅途中,成功与失败、欢乐与忧伤都與我们同行。因此,我们要养成自信和豁达的生活态度,这是幽默与教学结合的基础,很难想象自卑、自闭、心胸狭窄的人会说出欢乐的话语。
2.3 回归课堂,激活灵感
课堂是教学过程中众多突发事件的发生场所,伴随着太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某些偶发事件才可能带来一定的幽默效果。课堂上,学生不经意间给出的有趣回答,教师不经意间做出的滑稽动作,某个特定的时刻恰逢出现的一个幽默的人都给予教师无穷的灵感。事实证明:幽默不需要费尽心思去寻觅,只要教师真正与学生共同投入课堂,善于发现学生在看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
3 幽默艺术的使用技巧
3.1 言语幽默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多的方式是语言。无论是朗读课文,还是师生问答,都是以语言交流的方式。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就要学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一切可以取用的资源,来丰富课堂,感染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
3.1.1 巧用修辞
众所周知,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无外乎是所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实际上说话时巧妙地运用修辞,也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或说服力。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并且印象深刻。
3.1.2 巧说故事
语文就是一门充满乐趣与智慧的学科,教学不仅使课堂充满乐趣,而且考验师生的反应能力与联想能力。课堂上不可以死读书,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提升需要教师的帮助,实际上课堂上的更多时间是教师在说,学生在听,大体上是一种给予与接纳的过程。但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经验,从中挑选能辅助学生更好学习的资源,课堂上可以穿插有趣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1.3 巧用联想
歌词、广告词、故事、笑话都是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只要老师善于联想并运用在恰当的地方就能事半功倍。
3.1.4 巧妙变音
变音是指老师在上课时,尤其在学到以语言或对话为主要内容的课文时,必要时可以在朗读时适时地改变自己的发音习惯,用奇怪或夸张的变音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给学生“这篇文章其实很有意思很值得关注”的信号。
3.2 体态幽默
除了语言,教师还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如丰富的表情演绎和夸张的肢体表现。这样不仅能够加强老师的亲和力,还能让学生在无压力的氛围下更容易接受喜爱的老师所上的有趣的课文。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滑稽幽默的体态语言等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2.1 表情夸张
教师在上课时,除了其语言要具有表现力之外,其表情也要附和这语言,以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加深学生的印象。
3.2.2 善用肢体
除了丰富的脸部表情能感染学生之外,巧妙运用肢体语言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肢体语言可以夸张也可以矜持,重要的是看演绎的是什么内容。
3.3 板书幽默
课堂上,听、说、读、写是融为一体的,除了语言的熏陶,动作的感染,当然少不了老师的板书。板书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尤其针对小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这就需要老师采用巧妙的板书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3.3.1 符号幽默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表情或者符号越来越丰富且为人所熟知,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新事物的流行都必有其生存空间与接受对象。这些网络表情和符号虽并不正规,但可以被正确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增添教学乐趣。例如老师请学生上黑板默写词语时,学生写错了,老师可以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表情,即两个减号与感叹号结合“- -!”来表示这个词语写错了,需要加油。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所以把这些表情恰当结合到语文教学中,将会促进语文教学。
3.3.2 汉字幽默
语文教学课堂上,在黑板上书写的更多的是汉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汉字特别是象形字充满了神秘感和魅力。因此,语文老师在板书时,可以利用汉字的巧妙构造来学习新学的词语。例如,在教小孩子学到“山”字时,可以把“山”字画成一座山的形状,加深小孩子对“山”的形状的了解。
总之,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轻松;幽默的教学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 一句话,幽默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学幽默更须运用适当,不可过多、过滥了;否则会破坏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同时将会导致学生油腔滑调的恶劣后果,也破坏了教师的形象,失去了教学幽默的本意。
參考文献
[1] 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2] 任恩刚,张卫苹.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有效教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3] 周燕来.走进高效课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
[4] 项家庆,潘海燕.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