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教学中“批判精神”培养的个案示例

2015-06-02张志强姚国平

关键词:历史学科课堂教学

张志强 姚国平

摘要:“批判精神”培养问题落实在微观领域课堂教学中,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需敏锐地发现某些值得探究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求异”,用批判的目光理性地审视这些“平常”的问题,把“创新教育”推向操作层面。本文从几个案例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批判精神;个案示例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48-2

“批判精神”培养问题要落实在微观领域课堂教学中,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需敏锐地发现某些值得探究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求异”,用批判的目光理性地审视这些“平常”的问题,把“创新教育”推向操作层面。这里以几个问题为例来进行探讨。

(一)学习“范缜与《神灭论》”这一知识点中,“萧子良发动僧人、文士与范缜辩论,谁也驳不倒他;又以做宰相助手为诱饵,但范缜仍不为所动。后来粱武帝亲自发动60多名达官贵人与其论战,也没有成功。”

这一知识点除了引导学生得出“范缜为坚持真理,顶住诱惑和权势的压力,驳倒了有神论者,表现了为真理而斗争的战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结论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那些权贵与范缜斗争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呢?透过这些方法,你又能看到了什么呢?”等等,在学生讨论到接近目标时,教师给以点拔“这里是否有点学术民主的味道呢?”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封建专制制度与民主是相悖的,岂能有什么民主可言。”然而,我们认识历史时,能只见普遍性,对历史上的特殊性视而不见吗?师生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自然地得出结论:“这一问题折射出即使封建时代在特定时期有时也有一定的学术民主。”这样才能消除由于多年来的教育体制、政治说教而使学生机械形成的“封建专制时代,毫无学术民主可言”不客观的历史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学术批判精神,大胆地蔑视“左”倾阴影下传统教育体制中的学术专制主义,并初步达到对机械唯物主义的超越和摆脱世俗功利的羁绊,进而使学生理解封建专制主义时代也不是铁板一块,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才构成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

“范缜与《神灭论》”这一知识点中,“佛教宣扬,人的肉体是要死亡的,人的精神却永远存在,可以转生来世”。

这个命题毫无疑问是错误的,但教师不妨在此做些“手脚”来发问,大家讨论,看谁的思辩能力强,能把这个几乎被完全肯定错误的命题辩正过来。于是,原来寂静的教室变成了“学术沙龙”,讨论结果产生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人的肉体是要求死亡的,人的精神可以存在,但不可以转生来世”;二是“雷锋牺牲了,但雷锋精神却永存人间,并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开始接近于正确,但学生在思维层次上仍未逼近“最近发展区”,即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时未能考虑到界定“精神”概念的范围,在这种未界定“精神”概念范围的前提下,学生的两种观点既可说对,也可说不对。想要科学处理学生这种不成熟、不严谨的“求异”,需要教师给以保护和鼓励,然后再加以引导。如果处置得当,这种“求异”就可能成为成功的批判创新的起点,否则,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遏制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肯定同学们思维很敏捷,特别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生思考问题有创意,有较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而问题到此似乎并未穷尽”,话音落,学生思维波澜起,片刻的活跃,又似乎进入盲然状。教师此时应于激疑处予点拔,“佛教所论的‘精神和我们所说雷锋精神的‘精神一词在概念的内涵上相同吗?”这样层层深入共同探讨,最后达成共识:佛教所论的“精神”是指的灵魂,而今天所说的雷锋“精神”是指雷锋活着的时候,他的言行、思想所抽象出来的一种价值标准、行为准则。

(二)在学习“明清文化中三部科学巨著”这一知识点时,教材表述:“明朝时,我国的传统科学技术,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三部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这里如果我们教师不从这个知识点切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客观上就会产生两个恶果:一是使学生还不能透过历史现象去理性地认识世界历史长河中中国地位的变迁,容易继续助长近代以来中国人那种“我家祖宗比你富多了”的不健康心态;二是使学生永远会困惑“明后期我们还是最先进的,到鸦片战争前就是最落后的了”这一问题。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这里需精心设计教法,引导、激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弄清疑惑,对传统文化进行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落后,进而树立正确的心态去迎接现代的挑战。这里不再描述具体的教学过程,仅陈述教学过程中关键性问题。即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和辨析“传统科学”和“近代经典科学”的概念,“传统科学”是指建立在经验总结基础上的科学,“近代经典科学”是指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并交待我国传统科学技术在古代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到明朝后期(16至17世纪)形成的总结性成果时自然“依然走在世界前列”。而与此同时西方随着资本主义兴起,由于生产力大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推动,产生了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变量计算的高等数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并且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发展,而此时以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腐朽封建专制主义的阻扰和自然经济的束缚,我们的近代经典科学还未起步,以至越来越落后于西方。

(三)以批判性精神立意的高考试题“都是以发展了的社会历史认识来立意考查学生,而且这些题目无论是在原先教材的背景知识中,还是在大多数公众的意识底层所沉淀的此类问题的认识,都在有意无意地干扰和抑制着学生循着材料去审察问题的真相”。如果我们细致地去研究今天已修订的各学科教材,便会欣喜地发现前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新认识”都已渗透到新教材中了。这些问题都是高考考查在前、教材吸纳在后,这就需要我们中学一线教师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这方面,我们教师如果要去思考的话,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至少有一点笔者认为可以做到,那就是对那些特别敏感的问题不能熟视无睹,如学生经常可以从各种媒体上接受到的某些与教材那种沉淀了的社会历史认识有出入,甚至相悖的东西,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讨论,使学生在学科思维方式上形成一些浅层次的“质疑”意识。这样,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初步形成一种不盲从、善思辨的思维习惯,即能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中最核心层面的批判性思维,就会在考试中学会根据新材料去得出与命题意图相近的“发展了的社会的历史的认识”。

这里,笔者仅就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核战略”问题进行个案分析。现行教材对此提供的背景知识和社会历史认识是,“核武器是一种战略威慑性的武器,一般几乎无法、国际法也不允许将其投入到实战中去,一旦作战的双方使用现有的核武器,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以核武器在今天几乎没有什么战术价值”。但本世纪初美国政府的鹰派人物国防部长拉姆斯斐尔德和副总统切尼等人,特别是拉姆斯斐尔德提出要将原先作为威慑作用的核武器从战略价值转变为战术价值的武器,他认为将核武器始终处于战略上威慑作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应将核武器小型化、战术化(爆炸威力减小,由常规导弹发射,对投放的地区的核污染不至于太大,诱发生物体特别是人类产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从而减小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战术化是指直接用于某个战场上,给敌方以致命的打击,从而使美军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状态。拉姆斯斐尔德的核战争理论是基于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有了较大的突破性进展,不久的将来别国的战略核武器在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面前,将很难发挥原先那种致命的打击效应。据英国《观察家报》2003年11月30日报道:“自上周起,美国已经启动了总投资额达数百万美元的核武库扩充计划——小当量核武器‘掩体炸弹。军事专家表示,美国政府的这一计划将有可能把整个世界引入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在布什政府的此次核武库扩充一揽子方案中,有着‘迷你核弹绰号的新一代小当量钻地掩体核炸弹项目特别引人注目。上周,布什政府已经悄悄打破了十多年来美国对该武器的研发禁令,正式启动了这一项目。此外,布什政府还缩短了地下核试验的准备时间,由此前的24个月缩短到了现在的18个月。分析人士认为,这客观上将刺激其他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重启地下核试验的浪潮。”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简论教育装备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历史学科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