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策略探究
2015-06-01张春霞
张春霞
摘 要: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不断向我国输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削弱,而拯救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怎样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学语文作为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担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境;修养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非常丰富,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我们应当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以情感带动学生的心境
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想法,教师积极地面对传统文化才能向学生传递这样的心境。高中教材中有一篇选读课文为《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记录了梁启超先生在演讲过程中展示的博学,而这样的演讲和教育方式无疑会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树立背诵的榜样。所以教师首先应当如梁先生一样,对祖国的文化充满热情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文化的欲望。
二、以学识修养引导学生的憧憬
语文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学识修养,在授课过程中如同一位艺术家,学生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让学生为之倾倒,将学生引入充满灵性的传统文化中。中学语文意境之最非《逍遥游》莫属,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将文中细腻而狂放的诗文滔滔背诵出来,表现出庄子肆意、雄伟而空灵的想象,向学生传递他浪漫的人格魅力。学生在惊叹庄子的同时对教师的修养也会钦佩,产生高山仰止的情绪,进而对传统文化了然于心,课堂中得心应手。
三、以卓有成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作为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较为有效,如在学习《岳阳楼记》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不同时节岳阳楼的画面,烟波缥缈的洞庭湖、赫然独立的岳阳楼,让学生心驰神往,激发学习兴趣。开展朗诵、辩论以及绘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在竞争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对其产生兴趣。
总而言之,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有很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途径以及学习目的出发,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掌握好分寸,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学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杨.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
[2]罗博.优化古诗文教学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教师,2012(24):69.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