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 理 过 渡 自 然 生 成
——“对数的概念”之教学设计与思考

2015-06-01崔志荣安丰中学江苏东台224221

中学教研(数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对数方程概念

●崔志荣 (安丰中学 江苏东台 224221)

合 理 过 渡 自 然 生 成
——“对数的概念”之教学设计与思考

●崔志荣 (安丰中学 江苏东台 224221)

1 内容分析

“对数”作为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在银行贷款利息、社会经济增长率、工程技术、天文学等方面的计算,都有广泛的应用.它的发明缩短了人们的计算时间,对人们研究科学、了解自然起了重大作用.

“对数的概念”是苏教版必修1第3章“对数函数”的第1课时,是继指数函数之后学习的一类新运算.让学生建立好对数的概念并深刻理解,是后续熟练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的保障,是理解并灵活运用“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前提.

2 教学分析

“对数的概念”的教学,重点是一个新概念的生成教学.教材上已经给出对数的概念,很多学生必然事先预习,形成定势思维,如何引导学生回归探究,而非生硬接受,是教学的一大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深刻理解对数的概念,如果概念的探究教学时间过长,那么会影响概念反馈理解的时间,学生就不能熟练得出一些简单对数的值.因此,合理设计探究问题,做到探究与反馈时间的平衡,是对数概念教学的又一个关注点.

基于以上2点分析,笔者对以往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改进,重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已在所教班级试教,自我感觉效果不错,故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反思等整理成文,供读者在教学中研讨.

3 教学过程

3.1 问题情境

题目 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1年,这种物质剩留的质量是原来的a倍.设该物质最初的质量为1,请写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N随时间b的变化关系式[1].

学生容易得出ab=N(其中a>0).

设计意图 该问题与教材上的例题有所不同:一是帮学生设出相关未知数(物质的初质量、剩留量、时间),目的是节约时间,让学生迅速列出关系式;二是将具体数值84%改为字母a,为的是过渡到下面教学设计的3个问题,即在a,b,N中,已知2个量求另一个量.

3.2 合理过渡,自然生成

问题1 在ab=N(其中a>0)中,已知a,b,求N.

这个问题学生不难理解,若b为整数,则是乘方运算的理解;若b为分数,则是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转换(在指数函数部分已经学习).

问题2 在ab=N(其中a>0)中,已知b,N,求a.

师:谁能解决问题2?

生2:当b=0时不能这么做,要单独考虑,当b=0时,N=1,此时a>0且a≠1.

师:很好!生1分析出问题2的处理方法,生2又指出其漏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条件a>0,那么生1的方法还有点问题,比如x2=N.

生4:x2=N,即x是N的平方根,因为N>0,N有互为相反数的2个平方根是N的算术平方根.

师:不错!不过,能不能换个角度理解?

(学生沉默约1分钟.)

生5:利用函数f(x)=x2的图像,方程的根是函数值为正数N时,自变量x的取值(教师在黑板上作图),因此,只需考察函数f(x)=x2与直线y= N的交点的横坐标,显然2个函数有2个关于y轴对称的交点,把y轴右边的那个正解规定成

师:我觉得生5的解释有道理,对于方程实数根的研究,可以把方程转化为对应的函数,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方程的实数根,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由函数的图像可知,方程的解取决于正数N的值,数学家在表示这个正数解的时候,就用符号与正数N配合表示成一个新的实数.请大家再理解一下这个数(停顿).

师:另外,在指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指出,对于ab=N,通常只研究当a>0且a≠1时的情况,此时N>0.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问题3.

问题3 在ab=N(其中a>0且a≠1)中,已知a,N,求b.

生6:可以用生5的函数方法处理.

师:请具体阐述.

生6:把b看成x,问题3即是解方程ax=N (其中a是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N是大于0的常数),该方程的根,即是指数函数y=ax与函数y=N交点的横坐标.

师:不错!同学们画图看看方程ax=N的根有什么特点?

生7:不管0<a<1还是a>1,x总有唯一的解.

师:为什么?

生7:因为无论是0<a<1还是a>1,指数函数y=ax都是单调函数,它的值域都是(0,+∞),又N>0,所以它与水平直线y=N有且只有1个交点.

教师投影函数图像(如图1与图2所示).

图1

图2

师:很好!方程ax=N确实存在唯一解,但这个解到底是多少呢?怎样把它表示出来呢?

生8:这个解应用实数a,N表示,但我不知道怎么表示.

(说明:有不少已预习的学生在下面议论表示方法,学生8没有预习,不预习的课堂教学效果也精彩[2].)

师:先不谈怎么表示,为什么能用实数a,N表示?

生8:刚才已经分析:方程的解对应着函数交点的横坐标这个实数,当2个函数确定,交点的位置也就随之确定,比如若a=2,N=3,则解x就是指数函数y=2x与函数y=3交点的横坐标,x就必然与2,3相关.

师:有道理!怎样表示这个实数解呢?我们可以把这个解写成logaN,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对数”.

(接着是对数概念的描述、板书、理解,到此,总用时约20分钟.)

设计意图 问题1的提出,体现的是问题研究的全面性,也体现由易到难的研究过程;问题2的探讨,主要目的不是复习指数的运算、平方根的理解,关键是要得出一种处理方程问题的思想方法,要探讨平方根的表示过程,为问题3的思考作铺垫;问题3是我们最终的探究目的,要通过问题3建立对数的概念.3个问题过渡自然,既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能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关联性,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探究信心.

3.3 交流反馈

交流1 教师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写出5个对数,然后同桌间交流各自的认识.

交流2 教师选取3名学生代表,先从指数、对数的转换角度来汇报交流自己的认识,此外,学生还可从其他角度理解,不限制思维,教师加以点评.

交流3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探究logaab与alogaN的值.首先是4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这一过程用时约15分钟.

设计意图 对数的概念虽已建立,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理解不深刻,而且不同的学生理解程度也不同,一些基本功不好的学生更要加强理解.交流1和交流2促进概念的理解提升,尤其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有帮助,交流3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个交流活动,思维具有发散性,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能起到“补差、推中、提优”的分层教学效果.

3.4 练习反馈

从教材、课外资料上选取与对数概念相关的典型练习题(难度不要大,有点小梯度),学生先练习,教师再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点评、总结归纳,这一过程约10分钟.

4 一点反思

问题,是驱动学生思维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形成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因此,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如果问题过大、过难,则会造成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启而不发;当然,问题过小、过碎,也不行.学生遵循教师的思路(必经之路),最终达到目的,这样的引导,学生思维量小,失去“探究发现”的意义[3].本节课中的问题2,学生虽懂,但要答出生5的方法,还是要经过一番思考才行,问题3学生虽有点陌生,但在问题2的铺垫与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有效探究发现.

教学中每一个概念都应当从概念所处的系统出发,促进学生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各种联系,实现概念网络的构建与扩展,使新的概念成为学生内部概念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数学概念教学不再是个别概念的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学习概念的各种活动,使学生获得概念域、概念网络,直至完成对概念系统的理解与掌握[4].当学生在原有的理解基础上学习新概念时,他们就会逐步意识到各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他们的理解会更深刻且牢固[5].本节课正是通过问题1,2,3,将幂的乘方、指数运算公式、平方根以及函数与方程等联系起来,逐步过渡到建立对数的概念,体现了概念之间的网络联系.

[1] 单墫.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 魏本义.不预习的课堂教学效果也精彩[J].中小学数学,2012(9):27-29.

[3] 聂必凯,郑庭曜,孙伟,等.美国现代数学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 李善良.现代认知观点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 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M].蔡金法,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对数方程概念
方程的再认识
含有对数非线性项Kirchhoff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指数与对数
方程(组)的由来
指数与对数
圆的方程
幾樣概念店
对数简史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