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旱地全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2015-06-01陈应斌
陈应斌
甘肃省秦州区农业广播学校,甘肃 天水 741000
山旱地全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陈应斌
甘肃省秦州区农业广播学校,甘肃 天水 741000
选择12个品种进行全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为山旱地筛选优良玉米品种提供了有效数据。
山旱地;全膜玉米;比较试验
筛选推广优良新品种是全膜玉米增产增收的主要措施。为了观察鉴定新品种在全膜覆盖条件下的适应性、抗逆性、产量等综合农艺性状,选择适宜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及同类地区推广的抗病、高产、优质新良种,为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提供品种支持,给全膜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做好品种贮备工作,特设本试验。
1 试验设计
1.1 小区设计
采取单排式顺序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长6.6 m、宽2.5 m,小区面积16.5 m2。每小区种6垄,每垄种2行,每行种6株,种植密度2 880株/667 m2。
1.2 参试品种及种植顺序
①兴达1号,②兴达3号,③沈单16号(ck),④富友968,⑤长城706,⑥东单818,⑦登海3521,⑧垄单4号,⑨临单217,⑩强盛11号,豫玉22号,正德304。
2 试验田间管理及气候概况
试验地位于该区南部平南镇孙集村,海拔1 740 m,年降雨量400 mm。
试验地为二类地,淀土,肥力较好。前茬为胡麻,试验田每667 m2底施过磷酸钙60 kg、尿素14 kg,3月25日覆膜,4月3日破膜点播,4月15日出苗,5月8日定苗,6月5日穴施追肥15 kg,9月24日收获。
2014年试验播种期土壤墒情较好,出苗正常,苗期降雨少,气候干旱,6月降雨较多;7月中下旬连续阴雨20 d左右,有中到大雨;8月上中旬高温干旱10 d左右;9月灌浆期气候正常,试验田总体长势好,各品种籽粒成熟饱满,产量较高。
3 试验结果
3.1 产量
试验平均产量800.44 kg/667 m2,长城706产量889.33 kg/667 m2,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144 kg/667 m2,增产19.3%,居第1位;兴达1号产量874.6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29.34 kg/667 m2,增产17.4%,居第2位;富友968产量86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18.67 kg/667 m2,增产15.9%,居第3位;强盛11号产量82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8.67 kg/667 m2,增产10.6%,居第4位;兴达3号产量802.6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7.34 kg/667 m2,增产7.7%,居第5位;陇单4号产量79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2.67kg/667 m2,增产3%,居第6位;登海3521产量794.6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6%,居第7位;豫玉22号产量778.6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33.34 kg/667 m2,增产4%,居第8位;东单818产量76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2.67 kg/667 m2,增产3%,居第9位;对照沈单16号产量745.33 kg/667 m2,居第10位;临单217产量734.67 kg/667 m2,为对照的98.6%,居第11位;正德304产量733.33 kg/667 m2,为对照的98.4%,居末位(见表1)。
3.2 成熟期
各品种在当地的成熟期,生育期从短到长依次是兴达3号为154 d,临单217为155 d,兴达1号和富友968为156 d,沈单16号和东单818为157 d,正德304为158 d,长城706为159 d,登海3521、陇单4号、强盛1号为164 d,豫玉22号最长为165 d。
表1 品比试验产量分析表
3.3 株高
各品种株高都在200 cm以上,从低到高依次是东单818为250 cm,强盛11号为255 cm,沈单16号为265 cm,陇单4号为270 cm,正德304为275 cm,兴达3号为280 cm,登海3521为295 cm,长城706为300 cm,豫玉22号为303 cm,富友968为322 cm。
3.4 穗位高
从低到高依次是长城706和陇单4号为102.5 cm,强盛11号为105 cm,富友968为112.5 cm,兴达1号和正德304为115 cm,兴达3号、东单818和临单217为120 cm,登海3521为125 cm,豫玉22号最长为135 cm。
3.5 双穗率
双穗率从低到高依次是强盛11号、豫玉22号、正德304均为0,登海3521为2.6%,陇单4号为3%,长城706为5.7%,兴达3号为11.1%,兴达3号为12.8%,临单217为13.5%,沈单16号和东单818为16.7%,富友968为30.5%。
3.6 百粒重
从低到高依次是富友968为37.5 g,正德304为38.75 g,陇单217为40 g,东单818为 40.2 g,陇单4号为41.4 g,登海3521为41.5 g,豫玉22号为41.7 g,长城706为41.8 g,兴达1号为42.3 g,沈单16号为42.9 g,兴达3号为43.1 g,强盛11号为45.1 g。
3.7 穗行数
从低到高依次是陇单217为14 cm,兴达3号、东单818、长城706为15 cm,沈单16号、强盛11号、豫玉22号为16 cm,兴达1号为16.5 cm,富友968为17 cm,长城706为18 cm,正德304为19 cm,陇单4号为20 cm。
3.8 行粒数
从低到高依次是兴达3号为30粒,正德304为35粒,兴达1号为36粒,沈单16号和强盛11号为37粒,豫玉22号为37.5粒,长城706为39粒,陇单4号为39.5粒,陇单217为40粒,东单818为41粒,富友968为41.5粒,登海3521为48粒。
3.9 抗病性
发生顶腐病、茎腐病的品种有沈单16号和强盛11号;发生红叶病的品种有长城706和强盛11号;其他病害没有发生。
4 对参试品种的评价和利用意见
兴达1号:产量居第2位,成熟较早,抗病性强,品质好,紧凑型,应积极示范推广。
兴达3号:产量居第5位,成熟较早,抗病性强,品质好,应示范推广。
沈单16号(ck):产量居第10位,成熟期适中,品质好,感染顶腐病和茎腐病,是当地主体种植品种,应压缩种植面积。
富友968:产量居第3位,抗病性强,成熟期适中,粉质型,应积极示范种植。
长城706:产量居第1位,中熟,抗病性强,品质为半硬粒型,应在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示范推广。
东单818:产量居第9位,中早熟,抗病性强,品质为硬粒型,建议在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登海3521:产量居第7位,晚熟,籽粒为粉质型,抗病性强,应在低海拔地区示范推广。
陇单4号:产量居第6位,晚熟,籽粒粉质型,抗病性强,应在低海拔地区示范推广。
临单217:产量居第11位,中早熟,抗病性强,硬粒型,不宜推广。
强盛11号:产量居4位,极晚熟,粉质型,感染顶腐病和茎腐病,不宜推广。
豫玉22号:产量居第8位,极晚熟,粉质型,抗病性强,已种植多年,应在低海拔地区继续推广种植。
正德304:产量居末位,中熟,半硬粒型,抗病性强,应在低海拔地区搭配种植。
1005-2690(2015)06-0043-03
S513
B
陈应斌(1964-),男,甘肃天水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培训和良种推广工作。
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