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人物画中的凝神状态

2015-06-01孟菁璐

戏剧之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物画中国画绘画

孟菁璐

(广西艺术学院 桂林中国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浅析中国人物画中的凝神状态

孟菁璐

(广西艺术学院 桂林中国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纵观两千年来中国的传统人物画作品,人物的表情多是静观的凝神状态。人物画既记录着人们的物质活动,又反映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真实而直接地反映世相,是一个时代最生动的缩影。在绘画发展史的早期,绘画皆以人物为主要表现题材。人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如何表现人物,特别是表现人物的“神”,是个深刻的课题。

凝神状态;人物画;现代;绘画技法

在中国悠久的古代社会里,凝神状态是古代人具有的普遍情绪和内心感受。他们大多数受到传统文人思想的熏陶,他们的人格受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庸、宁静、平和。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派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随着中国奴隶制度的瓦解和社会的不稳定,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潮纷纷出现在这个不安的时代,对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后世产生深刻影响。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人物画凝神状态的思想基础。

“凝神”二字出自于《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凝神是人物表情的一种状态,是人物“形”的表现形式,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解释:“所谓凝神,即聚精会神,精神凝定不浮散,如凝神思索[1]。”凝神是一种物质活动,与人大脑的思索有关,与人的精神活动联系密切。凝神状态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其重要表征是主体在注意力和思维高度集中下流露出的一种自然的排他性状态,也就是客观的人和主观的人在某种事物的刺激下保持高度一致达到凝神状态,并且对周围的事物和人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忽略状态。凝神状态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画人物的形象在画家的艺术创作和当代政治历史的交叉作用下,体现出一种宁静、随和、专注、富有内涵的神态。

一、心灵的外化——凝神状态

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更多地受到儒家、道家等传统思维的影响,而儒家、道家等思维的主旨大都是平和的、安详的,而不是激进的、富有攻击性的。传统人物画的凝神状态在诸子百家思想的同时作用下产生并随着历史演变而发展,成为艺术家描绘现实抒发自我情感和追寻人生理想的重要手段。它对中国人物画和中国艺术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继续研究的意义。

凝神状态的特质,在中国画中广泛存在,成为中国各代画家的普遍追求。这种状态不单单只是追求把人画得像或不像这么单纯,更多时候追求的是一种传神达意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幅作品,尤其是人物画,会追求神似而不单是外表相似而已。所以有时候会听到“画得像,但是没有神”之类的评价。凝神状态虽然源自于人的内心,但却是外露于人的表面,就像经历了日异月殊、瞬息万变的日子,这跟时光飞逝容颜易老无关,但人的相貌也会随之改变,就像把这段经历印在了脸上,在凝神状态下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不用开口询问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凝神状态的产生有着很多的因素,诸如人世的无常、遇事的不明了、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在思维已经从刚开始思考的不明朗渐渐地趋于明白的时候,思维已经从激进的求解状态进入了怡然自得的凝神状态,身体和精神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似乎从中顿悟了某些道理之后回味的平静与祥和。这样,凝神状态的意境之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与创造。

中国古代画家把客观世界作为审美客体,把客体的“象”与主体的体验相结合。随着文人画观念的扩大,写意的成分就越来越多,其中主要指出艺术家用概括、取舍、调节的手法去描绘客观物象,而不是照搬现实。千百年来,凝神状态已经渗透到中国画家的骨子里和血液中,正如“气韵”、“兴味”、“凝神”、“意境”等共同形成中国艺术特有的表达方式和生命。中国传统人物画发展至今,造型、构思、笔墨、技法、艺术观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凝神状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现视角和表现方式,对中国绘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流表现方式之一。

二、现代绘画技法对凝神状态表现的影响

在古代类似于梁楷那样的《泼墨仙人图》的酣畅淋漓画法在人物画中并不多见,那时的人物画基本上还是以写实为主的。但在今天的绘画方式上,大量的水墨入画已经属于很常见的绘画技巧,艺术家们有时甚至刻意的追求水墨的张力和表现力而故意弱化造型在画面中的地位以达到渗人心脾的艺术感官冲击效果。

在摄影与油画盛行的当下,还原人物的写实性已经不成问题,甚至还能还原得比真人更加美丽。而写实能力也被很多艺术院校划为“基本功”的范畴,那么我们在艺术创作上就开始借助水墨的力量让画面增加丰富感。中国画与油画、设计等专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所以中国人物画发展至今的凝神状态无不被人用水墨加以修饰,让凝神状态不单具有令人深思的感觉,更让观者有返璞归真的体验,犹如飘入天地之间穿梭回古代时空。所以我们很常见的人物画处理方法在工笔人物画上表现为唯美的处理方法,让人物的脸部像是从画面中走出一样的淡彩处理方法,有时选择带底色和纹理的宣纸显得人物若隐若现,凝神远望。在写意人物画中通常表现为在人物的五官上添加水墨,亦可以按照西方素描关系添加水墨,也可以按照画面需求添加借以丰富人物表情的传神效果,通常能让人物的凝神状态更具信息传达效果。

西方对中国画最大的影响应该就是明暗关系的出现,直到现在我们都在绘画和创作中不自觉地寻找着光源来校对着明暗关系,只有在小品创作时能较好地脱离素描关系。光影不但冲击着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同时也为凝神状态提供了进一步的观察方法,因为在人的脸部只要有轻微的表情变化,我们就能借助肌肉的走向、光影的变化进行判断,有了这个观察方法的协助,我们就能更好地观察到和表现出对象脸部的凝神状态,但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一味地追求明暗光影或是透视立体在中国画上的表现,因为中国画中本来就已经有“线”这个元素在支撑着所有的明暗透视等观念。对西方绘画理念的传入,我们接受过、批判过、尝试过,但更要运用得当,为真正的中国画绘画所服务。

三、结语

凝神状态已经不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情绪和感觉,这恰巧是艺术家生命底蕴处获得创作的那股力量。作为生命存在感的体验,凝神状态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主体内心之中,它不仅是现实的、理智的意识,还是主观的、潜意识的。艺术家们在感受凝神状态的同时又在深刻地体会着它,并将它融入艺术创作之中,以艺术独有的方式描绘着。不管是什么时代,生命的意义永远是不断地向前迈进,即使知道种族的命运逃离不了灭亡。所以我们只有在凝神状态中不断地思、不断地创新,这就是生命的本能,这就是艺术所要描绘的最根本。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清]王先谦集解,方勇校点.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12.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8.

[4]刘大为.生活积累与艺术境界[J].国画家,2007(5).

J21

A

1007-0125(2015)04-0176-02

孟菁璐(1989-),女,河北邯郸人,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画。

猜你喜欢

人物画中国画绘画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