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心灵的救赎之旅
——电影《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美学分析
2015-06-01赵梦迪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赵梦迪(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场心灵的救赎之旅
——电影《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美学分析
赵梦迪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让·皮埃尔·热内的电影一直充满着浓重的法式浪漫色彩,在他的电影里,人物个个形象鲜明,色彩瑰丽而梦幻,情绪飘忽却不颓废,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美学空间。在热内看似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却透露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正能量。《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也不例外,在热内打造的艳丽的臆想世界里,从一个十岁的孩子的视角出发,描写一段奇异的旅途,没有丝毫的成熟和做作。本文从热内的奇幻想象力、对色彩独特的运用方式和使用细节对人物特征的打造三个方面来对该片进行美学分析。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美学;想象力;色彩
让·皮埃尔·热内是当代法国的一个重要导演,在他的作品里充满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无论是充满疯狂、怪诞、黑色幽默的《黑店狂想曲》,惊悚、科幻的《童梦惊魂夜》,还是充满温情、浪漫主义色彩的《天使爱美丽》,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深深打上了热内的标记。热内的最新作品《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既秉承了热内一贯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超现实主义的浪漫题材,却也和之前的作品有一些区别。它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奇幻而不荒诞,浪漫却不矫情,将热内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奇幻的想象力
T.S.Spivet是一个只有10岁的科学天才,在他的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异卵双胞胎弟弟和一个姐姐。ts一家在大分水岭以北的农场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ts的异卵双胞胎弟弟雷顿在一次玩枪时不幸中弹身亡,使事发当时与其在一起的ts有强烈的负罪感。所以当史密斯学院打电话告诉他获奖的事,并邀请他去做演讲时,他决定独自踏上去华盛顿的旅途。
本片秉承了让·皮埃尔·热内一贯的电影风格。导演预先考虑整部影片,选择能够赋予影片以特点和力量的哲学概念,塑造画面并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他选择和创造能加强这些可见画面的元素,并运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元素——文学、画面、光影、音乐和戏剧,利用每一种元素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作品[1]。让·皮埃尔·热内的电影风格深受法国新浪潮时期“作者论”的影响。在法国新浪潮时期,特吕弗等人提出,不是所有的导演都能成为“作者”,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如今的法国电影导演深受“作者论”的影响。让·皮埃尔·热内这位被评论界称为不被“好莱坞化”的电影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电影人。热内的电影所具有的那种浓厚的欧洲古典美学气息是扎根于法国特殊的文化氛围中的。从第一部电影《黑店狂想曲》开始,导演就把他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富有深意的黑色幽默以别具一格的手法表现出来[2]。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幻旅行》中,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一个人乘货运火车横穿美国去华盛顿,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异的事情。热内电影中的整个故事环境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环境,而是被虚构过的,也可以说是被热内幻想出来的一种环境,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一切荒诞和夸张的故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符合常理的事物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二、童话的色彩
在创作电影时,创作者都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历史积淀下来的各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营造风格各异的视觉效果并体现主题基调。热内为了营造理想的视觉效果和展现独特的个人风格,也将传统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加入了电影画面造型元素的行列。热内追求传统油画风格中的和谐美,所以他的电影在色彩的使用上非常典型。比如《天使爱美丽》中有许多镜头画面的主色调是红色和绿色。导演用两种对比强烈的色彩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影调,一个超于现实存在的世界。在色彩的使用上,《少年斯派维的奇幻旅行》同样使用了油画般浓郁的色彩,为电影营造了童话般的视觉效果。片头对美国西部风光的展现,如梦如画,热内用大量的暖色调构筑了一个属于孩子眼中的童话世界。在这样的色彩中,人们感到的是温馨、舒适和一种远离尘世的愉悦。不仅如此,电影的色彩会根据环境的特点和主人公的情绪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在蒙大拿山谷里的色调和ts在旅途中看到的城市的色调就截然不同,相比较而言对于自然风光的描写更加绚丽,对于城市的色彩刻画则相对偏冷色,凸显都市现代之美。无论如何,热内的色彩都给人一种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的美感,脱离传统,摆脱现实,塑造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超现实童话世界,在视觉上和传统现实电影区别开来,带有热内强烈的个人风格。
总之,在创作电影时,热内融合了多种传统油画艺术表现形式,使画面视觉效果既有现实主义的自然朴实和浪漫主义的抒情诗意,也有超现实主义的如梦如幻和个人风格的诙谐幽默。
三、细节的烘托
热内善于利用超现实的细节去刻画人物性格,比如在《天使爱美丽》中,年幼的艾米丽为了报复整蛊自己的邻居,坐在屋顶上,一手拿着收音机一手拿着邻居家天线的插头。当收音机的球赛播放到关键点时,艾米丽就拔下电线的插头让电视失去信号,让正在关注球赛的邻居抓狂。还有艾米丽喜欢伸开五指把手插入装满谷物的米袋中,把这当成一种乐趣等等,这些细节都可以体现出艾米丽纯真、爱搞怪、孤僻的性格。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热内同样发挥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发散的思维方式,捕捉到了一些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却极为美好和富有诗意的浪漫细节,然后用专业的拍摄手法和细腻的表达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从而使我们对这部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为之感动,感叹着生活原来是如此美好。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为了展现ts这个天才少年,热内用了很多细节去描写ts,比如ts可以记住附近每天三次经过的火车的时间;ts可以清楚地说出自己家的精确坐标。热内也喜欢用细节来构造故事情节,比如ts一家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农场里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牛仔,适合生活在牧场,他的母亲是一个研究昆虫的博士,在农场里生活同样如鱼得水;ts和弟弟一个遗传了母亲的智慧,一个遗传了父亲的体魄。这种小概率事件在热内的电影里变得理所应当。在ts前往华盛顿的旅途中,遇到了爱给每一个搭车人拍照的卡车司机,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老水手,他看起来比ts更加具有童真,相信童话,无忧无虑;热狗车上热情的女售货员,以及油罐车上的大叔,还有那个追逐着ts的胖胖的警察等,这些人的性格都既夸张又合理地存在着。热内用细节烘托出这些怪诞的人物,把夸张的美学元素植入人物设定中,使ts的世界变得梦幻、可爱,让人感觉忍俊不禁又充满温情。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是一部包含多种类型片特质的电影,它既有家庭影片的特质,比如家人之间的调侃、疏远、矛盾和一些日常的细节,又有公路片的精髓,ts在一个人的旅行中经历种种困难,产生了一次次的戏剧冲突,一次次遇到善良的人,在旅途中经历思想变化,逐渐走向成熟。作为导演,让·皮埃尔·热内在影片中也嘲讽了很多人和事,比如教育、媒体等,但是他都对它们采取了包容的态度。ts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也都是在帮助ts。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也是一部儿童电影。也许《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的成功之处并不只在于风光和历险,而更在于它能够带给人们相信爱与美好的心境。
[1][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张博宁.神经质与幻想家——浅析蒂姆波顿与让皮埃尔热内的作者电影美学的异同[J].戏剧之家,2013(11).
I235.1
A
1007-0125(2015)04-0129-02
赵梦迪(1989-),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方向:电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