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获奖引发70后热潮
2015-05-31闫海田
2014年10月11日,从“花街”到“耶路撒冷”徐则臣作品研讨会暨“我们这一代”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活动由淮阴师范学院、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省企业文学研究中心承办。
本次论坛高举70后大旗,为70后之逆袭与再崛起呐喊造势。60后批评家汪政、晓华、黄发有、邵燕君、何平,70后作家徐则臣、李浩、梁鸿、叶炜,70后批评家李云雷、刘琼、郭艳、李相银、陈树萍、李徽昭、王爱军、闫海田,80后批评家杨庆祥、金理、叶子,90后批评家黄相宜等与会并发言。
徐则臣是淮阴师范学院杰出校友,曾就读和任教于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现为《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2014年8月凭借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连获老舍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其作品中的“花街”与“北京”被阐释为是70后一代之“写作原乡”与“走向世界”的象征。邵燕君说:“研究界一般将徐则臣的小说分为两个系列来探讨:‘花街系列与‘京漂系列。前者主要是徐则臣对故乡记忆与体验的表达,后者大抵是他到京后对当下现实世界审视与思考的结果。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他的‘京漂系列小说,因其中新异的文学经验更具‘70后作家的独有品质,而‘花街系列则稍显陈旧,似乎有较多前代作家苏童的影子。”杨庆祥说:“一流的作家都有他强大的写作经验的原乡,像福克纳与马尔克斯。‘花街无疑可以被视为是徐则臣写作经验的一个原乡,但他人生经验的变迁也会使这原乡迁移,而表现出复杂的面貌。因此,我们也在他的小说里看到强烈的‘北京经验。但不管是對哪一个向度,他的表现都有非常偏执的热力,这是作品吸引我的地方。我觉得莫言的《蛙》就因缺少这种偏执而显得油滑。在批评的角度,我以自己的一次太行之行而感到自己与真正的民间的距离,那里的鲜活的生存场景使我对自己的文学观产生怀疑。因此,我认为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都需要一种‘践履精神。只有当我们摆脱观念与惯性的束缚之时,才可能产生真正有生命力的与作品的深度碰撞。”
对批评家的阐释,徐则臣做出回应,并总结自己的代际观:“我认为,对70年代来说,代际划分是有意义的。因为,历史的前进不是匀速的,它的时快时慢常常使某一个时间段有特别不同的意义。‘50后与‘60后的作家在保持作家的神秘性与陌生感上还有腾挪的空间,因此,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还有传奇色彩。但对我们这一代,当开始写作之时已进入90年代,网络已使神秘感的营造变得困难重重。因此,我们必须开掘出新的文学空间与品质,在这一点上,‘70后作家的创作与‘70后批评家所面临的困境具有相同的特征,深入思考这一点,是必要的。”
在众声喧哗的“无名”时代,更需要有强劲的大音,为昌明此次研讨会与论坛之宗旨,青年批评家李云雷集70后批评家整体声势而隆重推出批评“宣言”——《后发而终至:我们这一代》,指出:“比较而言,‘70后是一个特殊的代际,它背负一场历史浩劫渐渐远去的重量,因此能含而不露;同时,它也目睹过继之而起的历史的血腥与其后世界新变的迅疾,于是在尖锐的锋芒中也闪露着清醒的颤栗。在‘60后的沧桑与‘80后的新锐之间,‘70后终于渐渐显示出它的‘历史中间物的不可忽略的地位与独特的存在价值。我们‘不但没有衰老,而且刚刚上路,我们虽是后发,但我们终将抵达。”
(闫海田,供职于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