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及启示
2015-05-30刘树奇
摘要: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深刻认识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以及启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缩短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特点;启示
关于什么是现代化?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即:现代化是指使人类社会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过程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等。一般意义上说,现代化指的是经济层面的现代化,核心是工业化。中国的现代化同样也是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只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的不同,这一转变过程,既呈现出与其它国家的相似性,又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差异性。有人讲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称其为“中国模式”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认为根本就没有“中国模式”。中国走的只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么到底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有什么特点呢?它给世界各国带来哪些启示呢?深刻认识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与启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缩短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代化的特点
(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进行的,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断深入,中国也逐渐的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满清政府时期,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政府腐朽不堪,内忧外患,根本无暇搞各方面的建设,实现现代化。整个现代化进程发展缓慢,虽然有过洋务运以及戊戌变法。但终究是昙花一现,仅仅对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内战不断,虽然现代化进程较之以前大大加快,但是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以及三年解放战争,国家可谓是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现代化成果可以说损失殆尽。我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人民生活困苦。1949年,全国解放在即,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后,我们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定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次全会吹响了向经济现代化迈进的号角。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之后,毛泽东、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及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的调整。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说法,较之以前不同的是,没有提及交通运输业,反而将科学文化和工业、农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的内容。1959年末至1960年初,毛泽东又提议重新加上国防现代化。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个提法,第一次完整地、明晰地表达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宏伟目标。”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开始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之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新四化” 即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提出第“五个现代化”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四个现代化到新四化再到五个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
(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过程
纵观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都充满了血腥和暴力,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一部血泪史。它们现代化的建立,它们繁荣的背后,包含着对其它国家人民以及本国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它们最初依靠的是武力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后来的英国、法国以及美国。现代化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沾满了鲜血。其中里面就有中国人的鲜血,从1840年,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直至1949新中国成立,长达一百多年的掠夺给它们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现代化进程。与此相反,中国的现代化却发展缓慢。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把我国迅速的建成工业国,实现现代化。我们并没有走西方发达国家殖民掠夺的老路,而是走了一条立足本国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经过30多年的和平发展以及合作共赢,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科学技术和国防,都取得了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中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同样的也离不开中国。尽管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最终实现现代化,但是,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在本世纪50年代一定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现代化给予世界的启示
(一)现代化之路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各国应该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现代化之路是否一成不变?回答是否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早是西方模式,后来又有美国模式,苏联模式,日本模式乃至现在的中国模式,相信以后还会有其它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之路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其实无论是哪种模式,它们都或多或少,或显著和不显著的有着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有着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关发展的规律即事物的发展体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这也就为很多传统农业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些启示,就是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既要吸收借鉴其它现代化国家的成功经验,找到一般性的东西,又要结合自身国家的实际情况,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找到特殊的有别于它国的东西。在实现现代化的路上,只有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才能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少走弯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这一点历史已多次证明,比如中国在建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虽然短期取得了效果,但是不久各种矛盾凸显,问题多多,致使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遭受重大挫折,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事求是,立足国情,才最终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二)现代化之路并非是一条血腥之路,也可以是和平、友善、共赢之路
现代化之路难道都是一条血腥之路,掠夺之路吗?回答是否定的,还有其它的路即和平、友善、共赢之路。这一条路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和地区不仅通过这条路成功的走上了现代化之路,而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比如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它们就是走了一条和平、友善、共赢之路,通过积极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交流,快速的进入了现代化,令人鼓舞。再比如中国,自从走上了这条路,中间尽管有很多曲折和艰辛,但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坚持,事实最终雄辩的证明,我们的坚持,我们的不懈努力,是值得的,是正确的,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友善、共赢之路。
(三)现代化之路永无止境,中流击水,不进则退
现代化之路有无止境,有无终点?回答是否定的,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现代化之路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几乎很难再找到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大都或多或少的进入现代化进程,它们之间的差别也就是现代化的程度不同,在这条道路上,大家必须奋勇向前才能不致落后于人,稍有懈怠,就会被人赶上,中国的经历已经向世界证明: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会遭受屈辱。在现代化之路上,最初走在前面的是英国,这个国家最早进入现代化进程,它用现代化的武器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大门,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见证着它曾经的辉煌,但是,逐渐的被后进入现代化的诸如法国、德国等国追赶上,再后来这些国家又被美国赶上,一度美国又被苏联赶上,两雄并立,直至现如今世界一超多强,随着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旧的现代化格局将会不断被打破,新的现代化格局将会形成,中国在这条现代化之路上,正昂首阔步,奋起直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单就经济实力而言,国内生产总值已排名第二,业已为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我们在这条没有终点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13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4]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79.
作者简介:刘树奇,男,1981年10月,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商业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