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原则性

2015-05-30张海霞

艺术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实践性理论

平面设计课程在高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不仅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课程才能得以落实,而且平面设计的理念也必须通过课程才能最终实现,可以说平面设计课程改革就是平面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但是,不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怎么改革,有三个教学原则都是要基本坚持的,即知识性与能力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动性相结合。这三个结合的教学原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些原则贯穿于同一过程中,彼此相互补充。如果能将这三个原则在课程中全面考虑、灵活运用,就可以在教学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1 知识性与能力性相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设计产业得到整体的提升,这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前途与发展必将拥有更大的机遇与空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作为平面设计的专门人才,必须看清这一形势,时刻把握平面设计产业发展的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才能够不被行业所淘汰。平面设计是一门很强的行业,它要求设计师既具备平面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以及很强的市场洞察力。如何让平面设计专业学生适应这一趋势,如何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把握上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呢?这是需要平面设计教师去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传统的课程组织结构是以知识为中心,在平面设计中也不例外。课堂上老师灌输很多的内容,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少。对于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的传授而言,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程度地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它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平面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平面设计要求掌握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这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的弊端日渐显露。知识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没有一个有机地结合。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偏重平面设计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很难适应。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才能逐步建立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促进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应该加大學生观摩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给予他们讨论的空间。所有试图束缚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都必须得到改革,或者摒弃。

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是平面设计教育课程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现有的平面设计教育课程模式中,课程内容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分割成理论和设计两个块板。这种课程模式导致设计未能很好地支持理论的学习,而理论对于提高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见效甚微。因为未能深刻、牢固地掌握理论,实践往往也就成了简单的操作训练,学生只能从经验水平,而无法从理论水平去掌握所要学习的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割裂,必然难以培养出能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平面设计人才。因此,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便成了当前平面设计教育课程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要注意把各种实践性的教育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要求平面设计教学的内容和呈现方式,都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接受能力等实际的情况出发,使基础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平面设计课程中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平面设计制作实际和本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成果、新方法相互联系起来。平面设计专业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限于课堂讲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进一步动手、动脑、动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3 主导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主导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动则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二者不可偏废。教与学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乃至正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以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贯彻启发式教育原则,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等。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在授课这一形式以外的其他方面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选用相关平面设计的大师名作,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将之转化为求知的渴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肯定平面设计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要否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相反地,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教师的主导性的发挥目的,在于引导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师的活动一定要与学生的主动活动相联系,教师的教学目的需要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以其主动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他们不断地将客观形式的外部影响内化为主观形式的认识、要求。随着这种内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手段的选择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简介:张海霞(1976—),女,山东青州人,衡阳师范学院讲师,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实践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