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赋予的福州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2015-05-30谢雅辉
谢雅辉
摘 要: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同质化”迫在眉睫。城市道路作为反映城市形象特征的展示空間,其空间美学价值与文化积淀都直观地反映在道路景观的建设层面上。本文从五个视角去探索福州城市道路景观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以文化符号学理论为基础、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出发点,以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原则为根本,去探讨福州城市道路景观文化建设今后的设计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文化赋予;福州;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1 城市文化与城市道路景观
城市道路既是连接城市各区域的交通空间,也是人们了解城市、参与活动,满足多功能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间。同时,其还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空间。道路空间的景观构成便也成了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道路景观对于城市形象的美化和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不可缺少的。
1.1 文化与城市文化
文化于城市,亦是凝聚起来的民族之魂,城市文化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内涵,是城市个性化的体现。余秋雨认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1]一种事物能否形成一种文化可以理解为它是否对于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从景观设计角度来看,这个事物的形态属性既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源于自然的。因而,城市文化的构成便包含自然景观文化和人文景观文化两方面。
1.2 城市道路自然景观文化与人文景观文化
(1)城市道路的自然景观文化。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与文化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植物作为景观构成的主要元素之一,对于城市环境的生态化、美化、文化内涵的建设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植物常作为中国文人寄托情志的物象,与文学形式交融。这便是植物被赋予文化内涵的表现,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象与人的生命情调的相互交融的过程。
(2)城市道路的人文景观文化。学者杨海波从表现形式上将人文景观定义为“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了文化,创造而形成的景观。[2]从城市道路空间的构成元素和文化载体的物质形式进行分类,可以包含名胜古迹、建筑风貌、城市基础设施、园林雕塑、文物艺术景观等。如果从符号学和形态学的角度分析,人文景观文化的内涵在这些物质形态客体上的体现,最终可以将这些客体简化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具有某种文化内容的符号与形态。
1.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从美学观点出发,在满足人们交通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道路景观空间的美观性、用路者的舒适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是为道路的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和谐而进行的设计。”[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如同古典造园一样,不仅要塑“景”,更要让人在“观”后能达到“以景化境”的内心感受。让城市居住者能够在道路空间体验的过程中,以最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意象,增加城市文化的易识别性、独特性。
2 福州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背景与现状
文化名城福州,千年来与榕树渊源甚深,榕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信仰之中。榕树作为城市形象,以及文化符号,印证了榕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近年来其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的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努力地推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在城市绿化工程方面加大了对道路、内河驳岸及市政设施绿化、美化、彩化工程。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方面,也加大了对城区内具有历史风貌的建筑、街区及内河水街的保护、修复及改造工作。
2.2 存在问题
(1)文化道路街区分布少。针对城市道路空间,具有文化氛围的路段还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与历史风貌及现代体育文化相交融的路段或街区,其余的城市道路空间文化氛围仍旧趋向于差异性不大的商业性文化和与生活相关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由于缺少独特性,生活上很容易被忽视。
(2)城市建筑文化内涵逐渐弱化。城市建筑作为城市道路空间中人造景观构成体量最大的元素,在视觉上占有主导的地位,但随着城市建筑盲目追求高度、造型,让建筑本身的地域文化逐渐无迹可寻,使得城市区域建筑的辨识度越来越低、建筑风格上更显得杂乱无序。除了少数受保护的历史建筑和建筑群具有较浓厚的文化韵味外,福州近现代的城市建筑背后的意识形态表现不突出。
(3)“植物景观”文化内涵匮乏。虽然榕树文化成了福州文化形象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但关于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营造,仍旧以植物的自然属性、美学价值、安全为出发点,忽视了植物文化的赋予。且路段街区之间的植物造景相对缺乏个性,植物景观对生活体验和精神价值导向的影响也较小,较难形成新的植物文化。
(4)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家具”较少。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包括一些照明的灯具、垃圾箱、公共桌椅、公交候车亭与停车棚以及景观雕塑、艺术小品等。在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城市之间在户外家具的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3 基于文化赋予的福州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第一,以文化符号学为基础。从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角度分析,文化是以符号的形式进行记忆、传达和创造意义的。此外,格尔茨指出“文化的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如果符号的个性缺少了,那么文化本质上的差异化也就弱化了。”[4]城市道路环境文化符号的丢失正是福州城市道路景观文化内涵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福州城市道路景观的文化建设就应该以文化符号学为基础,对于城市道路空间中的历史风貌文化的保护和修建应以“再现”为目的,同时运用“解构”及再提炼、“重构”等设计手法创造新的城市文化符号。在整体上,对于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只有实现传承和创新两手抓,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个性化建设。在细节上,城市建筑与城市家具的设计应结合当地建筑的传统样式、民俗民风等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文化符号。
第二,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出发点。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点正是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场所精神体现。吴良镛先生认为:“特色是生活的反映,有地域的分界,是历史的构成,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凝结的灵魂,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5]因此,对于福州城市道路景观的文化赋予,可以从特有的寿山石、温泉、漆、榕树、船政、昙石山等文化,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与人物形象等融入景观元素的设计之中,以此突出福州城市道路景观的特色所在。
第三,以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原则为根本。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遵循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大方向,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城市道路景观的文化建设取决于城市整体景观的文化定位,并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和个性。此外,城市道路景观建设还应综合全面考虑具体路段的景观构成元素,以及文化定位,保证所有的构成元素的设计理念与方向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文化符号的“积累”来引导城市道路空间文化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 杨海波.浅谈寿县古城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塑造[J].青年科学,2010.
[3] 刘志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物质文化表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
[4]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
[5] 王博闻.内蒙古自治区小城镇特色研究[D].天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