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南诏图传》数字化的可行性研究

2015-05-30刘萍

艺术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图传南诏画卷

摘 要:《南诏图传》是我国保留下来的最早的记录南诏国时期的绘画资料,本文主要从历史性、画面性两个方面论证了《南诏图传》数字化的需求性以及可操作性。

关键词:梵僧七化;3D

《清明上河图》中来来往往的行人、《康熙南巡图》中反复射箭的康熙让我们对于纸上绘画这种静态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相对而言,在西南地区,提起南诏、大理,大家并不陌生,去旅游的人群对于三塔、观音塘、鸡足山等众多的寺庙也颇为印象深刻。

但是,在大理州博物馆,我们见证了記载南诏、大理宗教历史的作品,让我们颇为汗颜。《南诏图传》与《张胜温画卷》作为佛教展览的一部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绘画卷部分则用大墙面的壁纸印刷来说明,而此印刷并不清晰可见。两幅画人物众多,《南诏图传》有93人,《张胜温画卷》有774人。众多人物使观众看得眼花缭乱,观众不能很好地分辨里面的人物形象。这两幅画是大理地区的瑰宝,它除了审美价值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他历史价值。但对于这样的两幅作品,没有文字说明,没有研究资料,更没有直观的作品。作为印刷品它的审美无从分析,而它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没有得到体现。

随着3D技术的普及以及中国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敦煌艺术的数字化保护、虚拟故宫漫游,云南斑铜工艺品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等对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数字化处理,这些成功案例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纸上绘画的动态化提供了可行性。

选择《南诏图传》进行数字化研究的原因主要还是从它的历史性、画面感进行分析。

南诏时期的纸本绘画艺术到目前保留下来就只有《南诏图传》,故《南诏图传》弥足珍贵。《南诏图传》是我国保留下来的最早的记录南诏国时期的绘画资料,分为画卷与文字卷,也影响了大理国的绘画艺术,其中大理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唯一一幅纸本设色长卷《张胜温画卷》受其影响颇深,里面的一些人物形象即借鉴了《南诏图传》。这幅作品收藏于日本京都有邻馆,对于研究南诏的文化、历史、宗教具有重要作用。《南诏图传》具有一般美术作品的瞬间性、持久性,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可移动性并不强,尤其目前本幅作品不在国内的情况下,如何让凝固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传播性更广,就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南诏图传》具有历史价值,描述了南诏国从建国到灭亡的过程。具有文化价值,里面涉及了儒家、佛教文化。《南诏图传》分为画卷与文字卷,文字卷有2410字,许多前辈更多是从文字卷或者是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来验证《南诏图传》的真伪以及里面的佛教内容或者是具有特色的铁柱文化以及两蛇相交的奇异现象。尽管借用了神话传说揭示了建国以及灭亡,但是仍然从中揭示了新事物诞生的不易以及没有信仰的结果。

从画面看,《南诏图传》相对于《张胜温画卷》而言,它的故事性更强,在画卷中“梵僧七化”的故事引人入胜。对于佛教在南诏国的传播以及早期受到的打压都描绘的栩栩如生。且其中的矛盾冲突如果能够很好地与3D进行结合,冲击感应该不亚于大场面中的形象。

而且,《南诏图传》中的尽管情节较多,但是人物相对而言并不是很多,主要观音的各种化身梵僧的形象出现次数最多,梵僧在《南诏图传》中出现了11次。其中,在画面的六化中,以凡人僧侣即梵僧的形象出现的有9次,另外2次是第三化以及第五化显圣时出现的。尽管梵僧虽然在六化中出现多次出现,但是其形象改变不多。装束相貌基本雷同,即使是在显圣之时,除了额间的白毫、背后的火焰光芒,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差异。所以只需要确立一个人物形象即可,而里面的梦讳以及浔弥脚的形象也是反复出现,至于画面中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以及侍从的形象,在装束方面差别不大,对于制作而言,会节省很多的成本。且人物形象作为主体,塑造方面,注重细节,刻画逼真,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进行人物设计。至于人物的动态根据人物动态捕捉系统能够快速进行操作。

在场景设计方面,本画的场景并不是很多,作为配角的动物的刻画也相当的稚嫩,制作比较简单。

除了完成基本的《南诏图传》的数字化保护,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最为基本的可以为更长的画卷积累基础。或者对《南诏图传》进行完善,对画面进行补充。南诏国的环境已经在现实中不能恢复,可以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和设备,让观众在虚拟的文化遗产空间中漫游,了解文化遗产的整体效果。从而复原和再现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意义空间。对于其历史性、社会性又是一个补充。

此外,《南诏图传》作为民族性的作品,对于当前不景气的动画产业而言,尤其是云南地区,或许也是一个动画民族化发展的契机。

《南诏图传》的数字化研究让远离我们的《南诏图传》生动亲近起来,使云南地区以及全国、全世界更好地了解南诏古国。保护了民族文化,毕竟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且绘画作品会有氧化、剥离等现象,通过数字化制作、摄影和三维立体扫描最大程度的弥补因文物不可抗拒的衰败和消失而带来的缺憾。而《南诏图传》的成功将会变成小幅作品(相对于《清明上河图》)的集体性转变,对于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以及动画产业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宇,王静,杨静.大理州民族文化产业发汗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5).

[2] 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3).

[3] 侯冲.大理国对南诏国宗教的认同[Z].

[4] 侯冲.大理国对南诏国宗教的认同——石钟山石窟与《南诏图传》和张胜温绘《梵像卷》的比较研究[J].

昆明社会科学,2003(1).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DB/OL]. www.chinaich.com.cn.

作者简介:刘萍,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于中国美术史以及少数民族艺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图传南诏画卷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南诏大理佛精品》插图
中国画卷
罗米的画卷
绘就最美生命画卷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一种无线可视化有害气体探测仪的设计
DJI Goggles Racing Edition FPV眼镜
Arkbird天线追踪模块
山,南诏国的“龙舆”山
新旧唐书关于南诏记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