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格形式在影像装置中的延伸
2015-05-30刘鴷
摘 要:通过分析研究当代的优秀影像作品案例中分格形式所表现出的新颖的手法,探讨这一形式在现代影像装置中的延伸问题,以及为拓展艺术形态观念所呈现出的更多可能的视觉形态。分格形式所呈现出的艺术形态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影像,通过影像中的分格形式和影像装置中的分格形式的比较探究了分格形式在影像装置中的发展与延伸。影像装置在影像和装置形态上着眼于营造一种虚拟的现场艺术效果,作品将观众带入特定的影像时空之中。分格形式在影像装置空间中有着它特定的解构和逻辑关系,“现场”使作者和观众在身份的界限上变得模糊,他们共同改变作品、创造作品,在装置影像时空当中交流。
关键词:多画面;影像装置;分格形式
影像装置艺术是新媒体艺术中影像艺术与装置艺术的综合形态表现,是科技前沿发展和现实生活成为探索艺术语言的重要形式,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脱离了传统艺术的单一视觉效果和视觉感受形式。及时调整创作实践与相关理论问题,对艺术创作实践的建立和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像装置的诞生,其实最早来源于技术革命,比电影胶片更为廉价,便捷的影像设备的出现,手持DV,电视机的覆盖传播,使影像艺术的巨大影响力并与之产生缘分的正是电视机。正如激浪派艺术家白南准:“就像拼贴取代了油画一样,阴极射线管将一定意义上取代画布。”
影像装置艺术在装置艺术中属于立体影像形式的装置艺术,传统的影像装置大多通过单一的影像展示作为装置艺术的展现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分格形式这种多屏幕拼接画面方式已经慢慢融入生活当中,国内和国外的众多艺术家们已经运用先进的多重画面投影将影像重组合并到了一个画面上,运用分格形式将不同的画面呈现在不同的空间中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融入一个画面中。最早从事影像艺术的艺术家张培力,利用多重屏幕组合产生多重影像的多重视角播放,目的是让多重的荧屏及其摆设,成为观众融入影像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观念和进行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影像装置分格形式已经有很多类型,拥有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画面拼接、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画面拼接、相同的时间与空间,不同视觉的影像表达、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影像并置几种类型。这些表现类型通过分格这一形式出没于国内外的展览和作品介绍中。
60年代的影像装置艺术正处于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影像更多的是以雕塑的方式将电视放置于装置之上,艺术家们对于影像装置的灵感创作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或雕塑式的手段方式,从透视中发掘影像制作,这样可以称为“电视雕塑”。
到了90年代,影像装置艺术方兴未艾,创作的题材也丰富起来,除了表现当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也关注到当下所发生的热点及焦点问题。例如,环境保护、文化融合与碰撞、种族矛盾等等,这一定意义上说明影像装置的时效性在进一步地加强。而且,随着数字视觉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普及,互动技术、网络技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Flash动画和电子游戏的传播为影像的制作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表现手段。数字技术让装置艺术更具有互动性,让装置作品与观看者产生了双向的沟通关系,影像装置艺术从此进入了互动时代。这一时期中国前卫运动兴起,影像装置艺术进入了一个时代,张培力、王功新、陈劭熊、宋东等当代艺术家结合了影像装置与观念艺术,从而产生出一批视觉冲击力强、内涵深邃的作品。
如今,随着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装置艺术已是博物馆、展览展示中心等大型艺术展览的必备形式。影像装置艺术通过新媒体手段越发多元化,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单一的影像模式,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和使用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分格形式,像白南准、比尔·维奥拉等艺术家们已经创作出这种形式的多组作品,来表现不一样的含义和感觉。
分格形式,一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孕育开来。例如,艺术家白南准,利用多屏幕画面传达作品的中心思想,给观众不同以往的感受,他利用电视机创作了很多大体量的电视影像拼接作品,从传统的观看内容摆脱出来,将播放影像的介质作为一种材料进行拼接和变化,这使得观众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除了白南准、比尔·维奥拉的作品外,动画大师波里维·多尼科维奇·波尔多的动画作品,也运用了分格形式来连接画面的内容从而表现作品主旨。该片的制作方式就像制作传统的赛璐珞片。不同的是,屏幕被分成多个表现内容。两个主角米吉和格罗丽亚展开故事发展脉络,米吉突破种种困难和障碍找到心上人格罗丽亚,屏幕的分隔线在最后的一刻都倒塌了,两个人热吻在一起。该片想象力丰富,描述简单的爱情故事,有着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观后颇让人感动。
传统影像装置大多在于其叙事的用作,纸媒体、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运用各自的表现形式诸如文字、语言、视听元素表达内容的思考与对宏大叙事的呈现。现在的装置艺术如借分格形式对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挪用、拿来、拼贴、嫁接等不断使用,让语境中叙事成分无形中产生消解。影像被划分为数块区域,观众理解和感受的空间和内容都有所不同。
传统的影像装置所表达的可能只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观念想法较为单一,就审美观念来说,传统的审美观念比较单一,而现在随着表现方式的不同。例如,分格形式,把画面分割成不同的空间和部分,需要观众以不一样的审美观念来理解,这样就产生了多维审美。
早期的录像装置的缘起,我们可能不会将1962年巴黎装饰艺术展上的作品“对立-目的”作为一个录像装置,因为它有着现在很多所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但1963年3月“电子电视音乐博览会”、乌珀塔尔的帕纳斯画廊展上以及同年五月在纽约斯莫林画廊的作品“电视-解拼贴”中,白南准和沃尔夫·沃斯特明确且正式地展示了他们的录像装置。从那时起,就有了所谓的分格形式的拼接装置。白南准将10台电视不同方向的分散摆放,分布在画廊展示的周边,同时操控电视屏幕上的图片。沃尔夫将6台电视放在展厅墙脚等各个角落,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视频画面的“解拼贴”效果,這种拼接效果就是分格形式。
分格形式突破了单一画面的局限性,使空间具有了无限延展的可能性。例如,影像镜头角度取景单一的透视法,它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一种延续,分格形式多画面多屏幕的创作方式,突破了单镜头影像画面所表达的局限性。另一层面上揭示了画面与画面之间空间与时间表达的多视角、多方位,也表现出不同的瞬间视点,一定意义上拓展了时空表现方式,创造出新的视觉语言样式。
身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里,到处不断产生海量的图像信息,这使得个人对时间以及空间产生了同以往所不同的感受,就如同当下的文化,这些不同元素拼接的集合,无中心、多义性、碎片化、无深度等概念是当下的主要文化特征,分格形式在其当中以相对灵活自由、多画面内容、多中心视角、片段式呈现等特点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审美表现需要。
影像装置艺术家比尔·维奥拉在2001年作品《沉默的高山》中,在展厅墙面上并置拼接表现两个相同大小的显示屏。画面是两个演员在不同时空下的表演画面。我们所看到的是在同一空间中通过舞蹈肢体语言来进行情感的交融与对话。这种影像并置将不同空间和时间下产生的影像,通过某种关联性利用分格形式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使得画面更为丰富且灵活多样。
画面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几的时候,一串连贯的意思就会传达到我们的脑海里。与传统的单一影像装置(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相比,分格形式是较为新颖的,它是目前电影和装置艺术使用较为广泛的,其要求一种空间上和故事上的联系性,观众需要试图找到其中相应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分格形式在传统影像装置的表现基础上,对于作品有一种更为深入的思考,其試图在观众和作品之间寻找所谓的关联性,来使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更好的融入作品当中,这意味着在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分格形式较传统影像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和想法,作品所要求观众的也不再仅仅是观看,而是寻找一种关联,这无形中使观众和作品之间有了一层隐隐的互动感和交流,没有作品的视觉传达和思考,观众也不能理解作品,相应地,没有观众深入的多角度理解和思考,作品也不会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提高,作品也不再那么有意义。
通过这种分格形式,影像与物象之间产生了无形中的矛盾和重叠,形成了影像感知和心理体验的新结构。影像装置中多幕显示器投影并置的装置方式,它所提供的是类似于画中画的拼贴手法的立体形式,表现了诸多发展过程的同时性及其意义关系。在空间中多重显示器播放不同的录像或是多种投影内容在空间中按特定结构分布,在视觉形象上构成一种动态的、富有情节层次性的结构空间。
分格形式的实验探索,拓宽了电子装置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媒介的改变和科技的融入,为艺术实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变化。画面之间的关联和拼接,无形中将作品与观众的体验感知紧紧融合在一起,带动他们的感知和思想。随着摄影和电影技术的发展,影像视觉表达与媒介技术研究成为艺术实验的新空间。
影像装置中的分格形式的实验探索,表现了电子装置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媒介的变化和科技的融入,视觉上的冲击给艺术实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观众所感知的效果显著加强。画面之间的关联和拼接,将作品与观众的体验感知紧紧相容在一起,带动他们的内心感知。随着如今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影像视觉同媒介技术特别是新颖的表现形式如分格形式等将会成为艺术实验的新空间,这将会带动一场新的艺术变革。
参考文献:
[1] 贺万里.从雕塑装置、影像装置到环境装置:装置的泛化[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01):9-13.
[2] 亚历山大·图尔斯基.分割画面——一种画面形式的时代性[J].世界电影,2009(04):185-188+171.
[3] 谭铁志.浅议影像装置艺术的多元视觉表达[J].美苑,2009(04):13-15.
[4] 孙永森.新媒体影像装置交互性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5] 熊菊.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的“互动性”思维浅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05):21-23.
[6] 白云泽.影像画面拼接的类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
[7] 谭铁志.影像装置艺术表达多元形态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
[8] 朱轶灵.影像装置艺术的交互性[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26-28.
[9] 刘慧.影像装置艺术及其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2.
作者简介:刘鴷(1991—),女,江苏扬州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多媒体展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