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再谈“文”与“道”》一文的现实价值

2015-05-30方志诚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笔者文章素养

方志诚

内容摘要:语文学界关于“文”、“道”的争论始终没有真正停止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刘培坤先生的文章也许能给我们以启示。重“文”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悟“道”以及扩宽学生长远的阅读视野。这也是放在当下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重“文” 悟“道” 现实价值

通览《近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一书,其中第七章《“反右”、“大跃进”后语文学科中的语文教育》深深吸引了笔者,又以刘培坤与杨沂等人的论争为最。认真思考了刘培坤先生《再谈“文”与“道”》一文,笔者感到,放在当下仍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一.重“文”提升学生素养

当下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所谓的语文素养无非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核心,以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思想情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为整合。学生语文素养低下一方面与客观的社会环境、急功近利的应试氛围有关,另一方面和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异化也脱不了干系。

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没有很好的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而是上成了思想教育课、多媒体技术课、表演课或是单纯的文学分析课、语文知识课。尤其是将每篇文章做肢解的文学分析课,危害尤重。语文学科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也是应按照掌握工具的规律进行教学的学科。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平面文字背后的立体意蕴,不扎实他们阅读、写作的基本功,不训练他们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怎会日新月异、步步提高呢?

因此,刘培坤先生提出要求学生对课堂上讲授的范文口诵心惟,玩味语言的声音、色彩,领会作品的形象意趣,探索文章的关键、脉络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他非常重视记忆、理解与运用,笔者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学必须强调的基本功。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如果跳过“无边落木萧萧下”中对“落木”一词的玩味与解读,那么学生将难以对全诗深入理解及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去品味字里行间的神韵。而笔者结合北大教授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不仅扩宽了课外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落木”一词的涵义,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推动作用。

重视具体性的语言和文学知识,而不是空洞的去谈文章的思想情感,却能够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过程中,综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重“文”才能更好重“道”

刘培坤先生认为,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典范性的作品必须是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的统一,我们如果要透彻地领会其中的思想性,就须要深刻的理解其中的艺术性。

笔者认为,他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要深入地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却绕过思想的外壳“语言”而大谈特谈文学作品的思想,这是舍本逐末的不当做法。刘勰披文入情的理论正是为了说明这一点,只有重“文”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在整体体会文章后,沉淀、思索,继而就具体的语句或整体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作家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构造出不同的作品世界,尽管读者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有时甚至是误读,但带有个人情感的解读才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因此,围绕文章的语言去仔细品味进而感知作品的思想情感是非常必要的。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当师生共同找到词眼“愁”,进而围绕词眼,在字里行间分析各句句子如何体现这个“愁”。如寻觅到的是什么?淡酒为何不敌他风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真实内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笔者发现当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语言知识后,再结合教师的讲解,联系词人的身世背景,继而从整体上感知全词的思想情感也就得心应手、顺理成章了。

重“文”是为了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用心,将字串句,串句成段,连段成篇,学生对主题思想的感悟在不经意间便产生了。反之,仅仅将作品的主要思想情感告诉给学生,学生就缺少了一种原初感知,对情感的理解也将生疏空洞,更不可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的学得最终是走不远的。

三.重“文”扩宽延伸视野

首先不妨将笔者这里的“延伸视野”解读为名词,这种视野具有延伸性,不仅指当下,更指向长远。胡适曾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到:“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通过基本训练,让学生明晰“文”即在形式中表达情感,继而透过情感深入地挖掘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这样逐层深入,学生才能真正的感悟到文学乃情感之学,任何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必然渗透了作者的用心良苦,而其中共通的一点便是作者心中涌动着情感,继而化为语言符号,将这种情感传达给世人。当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明确这一点后,很多文学作品的解读便更加自然亲切了。

我们可以想象,当学生明确文学便是人学,任何文章不管用多么高明的表达技巧、结构章法,其实质都是为了表情达意。学生研究语言的兴趣便被调动起来了,当学生对各种文学语言有了深入的感悟,输出自然成为可能。学生会将博采众长后的生成化作一篇篇优美的佳作,这些文章都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心得、表达他们的心声。当他们爱读、乐写后,语文素养自然提升、研读课外作品成为可能,甚至在脱离老师后的假期,乃至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发的阅读文学作品、哲学经典、历史典籍等等,都将成为一种习惯与享受。而其原点便在于曾经的语文课上,老师与同学一起研讨了作品的形式,即“文”,捕捉与把握不同的作家在表达同一层意思时下了怎样的功夫,或者他们遣词造句有怎样的特点。更直接的方法是,将公认的美文熟读成诵,背出其中的华彩乐章。明确了语法、修辞、文章作法,明确了每个字词的内涵,明确了某种情感该怎样表达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后,识字、解字、读文、写作等语文基本功教育便暗含其中了。

当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读懂了《格列佛游记》,他们一定会用同样的方法饶有兴致的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个系列接着一个系列的阅读,读完了柯南·道尔的作品,一定还想着去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读完福克纳、沃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一定还会去读罗曼罗兰、乔伊斯的作品。

重“文”不仅能在当下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深感兴趣,还能在长远使其产生更浓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研读作品语言的兴趣后,举一反三,阅读的作品越多,产生的兴趣越浓,良性循环,学生的延伸视野得以拓展,这不能不说是当初重“文”的结果。

刘培坤先生的文章虽然产生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但放在时下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甚至能对一些教学中的谬误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重“文”即在一定意义上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才能从长远培养学生的文学性、人文性。工具性是源头,脱离源头的教学,便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虽然“美丽”、“眩目”,但却危险。时下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字写不好、文章粗制滥造、语言表达前后不通,与这样好高骛远的教学是不无联系的。因此,笔者认为时下重“文”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悟“道”,也才能从长远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激发写作冲动,真正地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饶杰腾.近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笔者文章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老师,别走……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