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现状分析
2015-05-30周静
周静
摘要:近年来,一种新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方式——“档案”类节目日渐走红荧屏,并赢得不错的收视收听率和口碑。本文总结了北京电台这类节目在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特色,对现有“档案”类节目发展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档案信息档案类节目档案编研
近年来,一种新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方式——“档案”类节目日渐走红荧屏。我们所说的“档案”类节目是以现有的文字、音频、视频乃至实物档案材料为内容资源,以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历史,用现代的广播电视手段对历史进行故事化的表现。除了北京观众熟悉的北京卫视《档案》、福建综合频道的《发现档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等等,广播电台也尝试推出类似的“档案”类广播节目。这类节目目前普遍有着不错的收视收听率和口碑。
一、从北京电台“档案”类广播节目谈起
广播是以移动人群为主要收听对象,以伴随为主要特色的媒体,声音是节目唯一的载体,传播的过程也是稍纵即逝的,节目信息需要简单和明确,才能被听众接受。面对形态复杂、内容繁乱、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类历史档案材料,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档案,把它们变成鲜活的情节和故事,是电台广播类档案节目的研究重点。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北京电台“档案”类特色节目的做法:
(一)旧档案弘扬主旋律——以交通广播《寻访红色档案》专题报道为例
因为全国甚至全世界各级档案馆有着丰富的馆藏内容,节目的选题就可以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选取故事性较强的档案材料。例如,北京交通广播《寻访红色档案》专题报道。采访组行程数万公里,前往英国、荷兰、德国、比利时、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地,接力式地访问了15家档案馆,以广播人特有的视角,查找记录中国革命足迹遗失海外的解密档案,共寻访了920份3000多页的档案材料。再加上后期对党史专家的采访,制作了14集系列报道《寻找红色档案》。这个系列报道从不同的角度选材,主线清楚、重点突出,即使人物众多,史料繁杂,听众也毫无凌乱之感,反而感觉犹如观赏历史的画卷。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
(二)加强与档案部门合作——以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茶余饭后话北京》节目为例
“档案”类节目可以通过档案部门直接获取稳定的节目信息来源,例如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茶余饭后话北京》节目,在“说案解密”这个单元上,主持人特别邀请北京市档案学会原副秘书长杨玉昆老师担任主讲。所有资料均来自存档的档案材料以及原始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后再系统地介绍给听众。每个案例的要素都极为准确真实,可信可靠,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杨老师的讲述生动形象,主持人引导穿插提问得当,把案例情节交代得一清二楚。由于主持人和嘉宾出色的发挥,互相配合,使得节目内容紧扣心弦而且引人入胜。
二、“档案”类节目现状分析
(一)成功的“档案”类节目代表
1.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节目。该节目2002年创办,在真实历史、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的基础上,构建悬念和故事,以情景再现的方法突出可观赏性。主要特点有:第一,在销售播映权和后续产品开发方面有成绩。《百年商海》完成不到一年,节目销售至中央台以及十几家省台,收回了成本的60%至70%,并出版发行了同名书籍和音像品。《民国遗案》发行收入达到了50多万元,已经盈利。第二,在运作模式上有创新。面对大量的节目制作压力,制作人选择了社会公司定制部分节目。由《档案》栏目组支出节目制作费,并派专人参与公司的策划,监控流程、质量和管理经费。最终节目的版权归上海文广集团所有。
2.北京电视台的《档案》栏目。该节目在2009年2月4日开播,以演播室录制、主持人现场讲述和档案展示为主要形态。节目形式以案件和事件现场回放为主要线索。节目的特点有:一是资料先导,占先有图片、音视频材料、日记、信件等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去做选题;二是细节放大,不会仅仅拿一份档案当证据说一下,而是围绕这个档案展开讲述,告诉观众当时的背景。三是如同电影场景的设计,把节目的内容和演播现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戏剧化的节目创新亮点。
(二)“档案”类节目走红的原因
从受众角度看,观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对一些较高历史文化内涵的节目更加感兴趣。同时由于该类节目给观众展示的是经过编辑整理的二次文献,信息传播更加直接,公众就不用亲自查阅卷宗,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节目内容看,立足于纪实记录,多集中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奇故事上等,强调知识性和文化性,同时也根据观众的需求,有一些贴近民生的内容;从档案自身的角度看,丰富的档案资源中有大量符合大众媒体传播条件的信息,它们不但能够深刻反映历史,还具有原始记录性和真实性。
(三)档案与“档案”类节目的关系
1.存在矛盾。首先,档案作为节目的主要构成和贯穿线,应该保证其信息的原始记录性。但是档案的这种原始的记录性和节目的商业性存在矛盾。节目制作人员需要平衡二者的关系,达到高质量和真实性的最优化。不应为了提高节目的收听收视率而修改真实的档案信息,或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娱乐化需要人为地添加、引申信息本身的内容。其次,有些档案材料的形态不方便在节目中使用。比如,文件类的档案在广播节目中使用就有局限性,要通过主持人的表述或讲解听众才能接受。还有些历史悠久的档案,材质已经非常脆弱,也不适合提供利用。最后,有些可利用档案的真实性还有待考查,这和大众媒体向公众开放式、高效传播文化所要求传递信息的真实性有一定的矛盾。
2.相互融合。一方面,档案是“档案”类节目的演播主角、内容主体、主线脉络,更是节目中真实性的体现者。档案作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其历史性、社会性、真实性、原始记录性与此类节目的内容需求高度一致;另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也通过大众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把档案从一般大众认为的“落满灰尘的故纸”变成了“闪光灯下的主角”,实现了档案的价值。
3.相互促进。大众媒体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一方面,大众媒体通过节目的相关栏目为广大听众观众提供档案信息,推广和展示档案。同时取得了较高的收听收视率,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的宣传和展览的瓶颈通过“档案”类节目得以解决,使得档案能够以活泼生动的面貌为大众认识并有所了解。大众媒体作为档案新兴利用者的特殊性,使得档案管理部门更加重视大众媒体对档案资料的利用,积极地提供档案原件的查询,或者是直接提供复制件,甚至是档案信息的加工品。
三、对“档案”类节目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双方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对于大众媒体来说,首先,要注意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档案材料作为贯穿“档案”类节目的主线,应该体现出多点多线的特色。节目制作人员可以寻找与节目内容相关的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但关系紧密的档案材料。其次,可以利用开放式的节目形式。“档案”类节目的制作可以根据现有的档案材料,以点带面,以不完整的故事讲述,通过设置疑问,引起听众观众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现有一些档案材料不确定或者不完整的情况下。最后,应主动加强与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学术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确保节目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突出自我优势,改善当今同类节目形式基本雷同的现状。
对于档案部门来说,则要重新审视和改变自己的角色,一直以来,档案部门在公众心中都是神圣的保密机关,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不好接触的。其实各地的档案部门都有着丰富浩瀚的馆藏,具有多方面的话语权,可以由各地最高档案管理部门组织一个直接领导的专家团队,结合各地档案部门自身的馆藏优势,参与制作优秀的“档案”类广播电视节目;另一方面,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高,完全有能力借助大众媒体在信息传播影响力、现代技术运用和市场化操作上的特殊优势,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宣传推广自身机构,提高影响力。
(二)完善法律法规,开发后续产品
在合作制作“档案”类节目的过程中,大众媒体部门和档案部门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档案公开利用的立法应该明晰,而且可以公开利用的档案材料的范围应该明确。目前,档案馆的材料大多情况下不能充分满足档案节目的全部需求,有时还要其他形式材料的补充。但是这类材料公开利用的法律法规还不明确。二是档案作为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在档案交流过程中,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流的相关规定。大众媒体在制作节目时,也应加强相关材料内容的鉴定,尊重个人隐私。
随着大众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专业的档案资源信息开发产品会逐步成为公众档案资源利用需求的热点。虽然档案的特点限制了其与当今新潮的内容联系起来,但可以和一些社会热点、历史文化研究等问题联系起来。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广播档案类节目《档案揭秘》,在全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较高的收听率,并积累起一定的听众资源。节目组还出版了《档案揭秘——历史第一现场》的图书,书中收录了部分以前播出的精编节目,并配有节目原声CD。这些后续产品的推出不仅实现了产品价值的二次开发,而且产品的热销也扩大了栏目的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孙洋洋,徐晓莎,杨启.档案类节目中档案材料的利用现状与思考[J].兰台世界,2013(9):44.
[2]方乐莺.论纪实节目对档案资源编研开发利用的启示[J].兰台世界,2014(4):108.
[3]董一超.浅谈电视媒体在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中的优势——以《档案》节目为例[J] .办公室业务,2013(13): 62.
[4]王一凡.国内档案类科教纪实电视节目传播效果分析[J] .兰台世界,2013(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