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构建探析
2015-05-30陈静韩海涛田伟
陈静 韩海涛 田伟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大数据时代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档案馆架构,探讨了智慧档案馆的运行特征。最后展望了智慧档案馆服务的几个发展方向:基于全面感知的一站式服务,基于信息移动的主动推荐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档案馆RFID服务
一、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的架构设计当前大数据时代的汹涌来袭,对档案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思考如何“管好”和“用好”档案数据。要“管好”档案数据就要建设能够适应大数据采集和存储管理的档案馆,想“用好”档案数据就必须在大数据环境中建设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服务的档案馆。如果说档案数据是“鱼”,以往档案工作模式则相当于“池塘捕鱼”;在大数据时代,档案部门面对的档案数据规模大、种类多样,工作模式要更主动灵活,就相当于“大海捕鱼”。
因而,对智慧档案馆的研究成为档案人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的重要课题。智慧档案馆的核心理念是智慧服务,而档案馆要提供智慧服务,就要将馆舍、档案、网络、数据以及用户统一在智能网络中,达到有效挖掘、整合、利用各互动要素产生的海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目的。本文提出一种智慧档案馆架构设计方案,通过以物联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感知技术,进行档案馆内部与外部信息交换,构成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全面感知的通信智慧系统。
以当前得到欧美国家广泛支持的EPC Global(EPC是Engineer Procure Construct的简称,EPC Global是由UCC和EAN共同组建的RFID标准研究机构,负责EPC网络的全球化标准,以便更加快速、自动、准确地识别供应链中的物品)物联网体系架构为例,RFID技术在EPC Global体系架构下的应用主要是编码技术、射频识别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应用RFID技术的智慧档案馆,其中RFID标签采用EPC编码技术,“一档一码”实现对每一本档案的管理,还能实现实时追踪,同时还具有物体的具体分类信息和属性信息,实现分类查询、应用统计、借阅登记等功能。射频识别系统是实现EPC代码自动采集的模块,EPC信息网络系统由本地网络和互联网组成,是实现信息管理和流通的模块。
基于上述分析,以下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档案馆概念模型,(见图1):
(1)数据访问层: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的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能够封装系统内的数据,负责档案数据的存取工作。
(2)业务逻辑层:是其上层用户界面层的服务提供层,主要功能是对档案用户以及档案管理员所有的逻辑操作进行处理。
(3)用户界面层:主要功能是实现人与系统的有效交互。该层包括RFID标签读写组件和界面组件两部分。标签读写组件是计算机与RFID终端接口部分,实现RFID终端的读写功能。用户界面组件的设计主要包括档案借阅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用户利用行为管理、档案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参数设置等。
基于上述整体概念设计,进一步提出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硬件设备架构如下,(见图2):
(1)射频标签:射频标签主要应用于档案案卷及实物档案。作用是存储档案所蕴含的数据信息,包括档案的元数据、位置数据等。射频标签在RFID读写器的配合下实现对馆藏档案资源的无线管理。
(2)读写器:档案RFID标签的读写器是智慧档案馆最重要的终端之一,负责对射频标签进行读取、改写,是连接射频标签与服务器的桥梁。
(3)射频门禁:射频门禁实质上是一个区别于读写器终端的特殊读写器,能够识别所有通过门禁的射频标签中装置的特定安全标识。根据系统安全设置,当射频门禁识别到档案实体的特定安全位值时会进行报警。
(4)分拣设备:分拣设备的作用类似于自动仓储业务的自动分拣线,能够自动准确无误地识别馆藏或新增的档案信息,根据标签信息与档案数据库的排架顺序进行比对,确定特定档案实体的归架位置。
(5)盘点设备:盘点设备用于对档案库的馆藏资源进行盘点,可包括推车式盘点装置以及手持式盘点装置,通过这些装盘点标签,实现档案上架、盘点、倒架的自动化。
(6)管理员工作站:管理员工作站主要包含服务器、RFID读写器、充磁/消磁装置等设备,对贴有射频标签的档案或实物档案进行自动化的识别、借还、查询、检索等处理。
(7)实时监控设备:用于对在线的RFID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在任何时候都能准确无误地运行,减少因系统故障带来的各种问题。
(8)无线AP设备:用于将馆内的无线设备接入系统。例如,手持终端(盘点终端、分拣终端等)都可通过无线AP接入系统网络,是整个系统各终端的联系纽带。
二、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的运行特征
(一)档案资源采集智慧化
大数据时代,档案馆要从狭义档案观向“大档案观”转化,在档案馆的数据资源中,既有数字化的纸质档案、接收进馆的电子文件、音视频数据库,也有用户利用信息、服务数据等数据资源,还应有意识地收集网页、社交媒体等数据资源。这些数据的格式、特征多样化,形成了大量的异构数据。来源广泛、形式多样的大数据档案资源对档案采集工作提出了挑战,RFID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档案馆的数据采集带来极大方便。未来的智慧档案馆建立的智慧档案收集平台,除了传统的档案采集方式外,还可以智能采集来自其他RFID终端的信息,并进行自动归档。一些底层化、碎片化、复杂化的非结构性数据也成为档案馆馆藏的重要部分。不论是数字档案资源的数量还是类型都得到极大丰富,档案馆的资源存储可以轻松实现从“池塘”模式到“大海”模式的升级。
(二)馆藏档案管理智慧化
大数据时代,应用RFID技术建立的档案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档案的安全和智慧管理,及对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控制。在档案的收集阶段,综合利用基于文档一体化的电子档案管理平台,重点推进RFID技术在档案的收集记录、分类整理、编目存储、区位存储中的应用。在文件转化为档案后,可以进行档案的盘点、分类统计、使用频率的记录。在调取档案提供利用时,还可以实现档案的定位功能、范围控制、人员控制等。在档案归库时,也可以通过档案与系统的实时联系,迅速确定其所在位置,及时纠错预警。在档案的监督管理中,可以实现档案的仓储容积、环境的实时统计监测及变化跟踪等。应用RFID技术能够非常方便地实现档案利用信息的统计,我们可以将这些档案利用信息应用大数据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RFID技术综合其他感应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馆建筑、各种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监测、评价和即时处理,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三)档案服务智慧化
大数据时代,应用RFID技术将档案实体、档案内容、档案管理信息与互联网相连,实现档案工作人员与档案、档案与用户、档案与馆舍、档案与设备、工作人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地沟通与感知。在泛在的感知与互联环境下,不论是数字化的还是传统的纸质档案,文字的还是多媒体的资源,编研成品还是检索结果,传统的查档借阅还是档案服务咨询,任何信息都能迅速获取和及时处理。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等信息媒介来满足检索、咨询、信息获取等档案利用需求,且不受时空限制。与此同时,通过对档案馆运行、档案利用等大量动态数据、关联数据和网络数据的整合分析,又可以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最新信息,预测用户需求,更深层次推动档案服务的智慧化。
三、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展望
(一)基于全面感知的一站式服务
智慧档案馆的一站式服务是基于全面感知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全面实现互联和感知的智慧档案馆内,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各种载体类型、资源形式的实体档案按照用户查询和利用的需求进行一站式整合。具有感知功能的档案智慧管理平台则将海量、异构、分布的各种数据资源进行汇聚融合,从而实现档案管理、查询、浏览、借阅的多层次、全方位方便快捷的服务,充分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
(二)基于用户多元化的分众服务
大数据时代,档案资源和档案服务对象的类型和层次呈现出更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因此从用户需求出发,就是要革新传统档案馆较低层次的“族群式”分众服务,进行用户需求分析,细分用户类型,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需求,进而开展分众服务。智慧档案馆采用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细化的服务体验。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档案馆分众服务,用户类型更易细分,用户组织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用户属性,分别从所在地域、使用语言、个人偏好、访问频率、来源渠道等多维度对用户进行细分,因而更好地感知并满足用户需求,挖掘智慧档案馆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特征,为针对不同用户的精确服务奠定基础。
(三)基于信息移动的主动推荐服务
面向大数据的移动情境感知综合分析,包括FRID数据、传感器数据、移动互联网数据等多种来源的大数据,感知范围不仅包括档案信息,还有大数据环境中的时间、地点、用户状态及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物联信息。通过对用户在大数据移动环境中的行为轨迹、服务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发现用户真实的行为偏好和意愿,可以尽可能地还原大数据环境下用户的行为模式、需求与能力、档案利用方向等,从而更好地为信息移动推荐提供可靠而全面的情境,为用户推荐更合适的档案信息。微博、微信等现代社交媒体也是开展档案信息主动推荐服务的便利平台。
*本文为2014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大数据时代档案馆服务创新与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2014-X-1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孟小峰等.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146-169.
[2]周枫.资源·技术·思维——大数据时代档案馆的三位诠释[J].档案学研究,2013(6):61-64.
[3]许桂清.对智慧档案馆的认识与探析[J].中国档案,2014(6):70-71.
[4]吴绪成.浅谈大数据背景下的第四代档案馆建设[J].湖北档案,2013.(3):9-12.
[5]杨玉梅等.基于RFID物联网的档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档案学研究,2012(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