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文化艺术地域差异的研究
2015-05-30宋懿郑难力
宋懿 郑难力
摘 要:文化艺术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差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文化艺术就目前来说研究难度较大,但不同文化艺术所折射出来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直接影响着文化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稳定性。不同地理尺度下文化艺术地域差异的研究,所关注的视点应该是不同的。当今世界,人文地理环境对文化艺术的冲击要比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艺术的影响深远,尤其是人文地理环境中网络信息和高速发展的经济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艺术差异;传播;折射;地域性;地理环境;封闭与开放
1 文化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人的性格和智慧由气候决定。到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形成了“环境决定论”的人地观。尽管“环境决定论”将环境对人的影响绝对化了,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地理环境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组成,文化艺术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范畴,它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文化艺术与人文环境之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养”字,除了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就是文化,不同地域出来的人,其身上所散发出的文化气质是不同的,展示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烙印。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文化艺术的,研究起来确实复杂困难,但透视和比较不同地域的同类文化现象,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地理环境。例如,就民歌而言,平原地区大多婉转流利,山区则高亢嘹亮,草原地区音调悠长,黄土高原旋律跌宕起伏、热情奔放,江南水乡旋律委婉抒情、含蓄细腻。
笔者认为:不同地理尺度下文化艺术差异的比较,所选取的视点应该是不同的。
1.1 世界大尺度下的大文化艺术地域差异
全球尺度的文化差异最明显的莫过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几乎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差异的根本源于对世界的认识,宗教的差异可以作为对世界认识差异的标志。东方宗教(佛教、印度教等)中有生命的“轮回”一说,而西方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则没有。正是由于这种对生命理解的差异,都各自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上。例如,西方注重今生(奉行活好每一天)、东方注重来世(奉行积德修行),西方重科学、东方重道德,西方重过程、东方重结果,西方注重定量、东方注重定性,西方讲究行为的一致性、东方讲究行为的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西方讲究逻辑的准确、东方讲究意境的朦胧,等等。
笔者认为:东、西方有无生命“轮回”的认识所产生的文化差异,源于所处环境的地理差异。东方(东亚、南亚)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年复一年的来自海洋和内陆风向的季节变化,导致生物生长环境(水分和热量)的季节变化,生命生长序列与季风的一致性,演绎出来的生命轮回理念容易被人接受;而欧洲大部分地区,常年受稳定的西风影响,季节差异不明显,西亚地区气候(高温少雨的沙漠)更是单一,所以生命只有一次的理念更容易被人接受。在中国,伊斯兰教与佛教的界线基本就在宁夏的贺兰山一带,而贺兰山恰好就处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
1.2 国家中尺度下的亚文化艺术地域差异
中国的民歌研究中,有一个概念叫“民歌色彩区”,即按民歌的色彩区进行划分。不同地区的民歌(主要是汉族民歌)具有不同的色彩。因为参照的要素不同,存在着多种划分方法和结果。其中有一类划分是将全国划分为八个色彩区:江南、闽粤台、湘鄂、西南、西北(陕南属于西南)、东北、华北、江淮。从色彩区的命名我们可以发现,色彩区都是以地区来命名的,也就是说“民歌色彩区”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和地理区域性差异。
上述色彩区域的命名,没有采用行政区域,而是与自然地理单元基本吻合。例如,在八个色彩区分类中的“西北(陕南属于西南)”特别提到“陕南属于西南”,即陕西除陕南外属于西北,意味着行政界线对民歌的影响不大,而山、河这一类地理要素对民歌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陕西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部分,陕南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区为山区;陕北和关中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区为黄土高原(陕北)和渭河谷地(关中)。
也有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将中国民歌大体分为七个不同的風格色彩区的,即: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东北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显然,这一类的划分,是考虑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了生产方式(农、牧业、狩猎)、宗教文化、历史等要素;但仍然显示出了地理环境(综合地理环境)对民歌(文化艺术)的影响。
1.3 地方小尺度的风俗文化艺术地域差异
文化艺术的地域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民歌,以地方小尺度来看,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有体现。例如,方言、时节等。浙江安吉县的方言分布就有明显的地域界线。以西苕溪为界:以东以上八府方言为主,主要说绍兴话、宁波话、台州话、温州话;以西以“官话”为主,主要说安庆话、湖北话、河南话。形成这一以河为界现象的原因是“一个背景”和“一个制约”:一个背景是指大规模的集中移民,一个制约是指河流的地理阻隔。咸丰10年,太平军进入,因战乱和瘟疫,导致安吉(当时为安吉、孝丰两县)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同治后期起,招徕移民垦荒,于是豫、皖、鄂和浙东台、绍、宁、温等府民纷纷移入。在移民过程中,由于受西苕溪的阻隔,北方移民定居于西苕溪以西北,浙江移民定居于西苕溪以东南。由此也就进一步有了移民所带来的风俗文化艺术的地域差异。例如,以西苕溪为界,台、绍、宁、温移民区去注重除夕夜,而豫、皖、鄂移民区则更注重于元宵节,称之为“过大年”。
2 地理区域的封闭性与文化艺术的稳定性
2.1 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与文化艺术的稳定性
文化艺术是人们表达感受的一种形式,人是文化艺术的主要载体,当某一人群进入某个区域,也就带入不同的文化艺术,对当地的文化艺术产生冲击与影响。因此,当某个区域是相对封闭时,即人们的进出很少,那么这一区域的文化艺术就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相当于农业文明时期,区域的封闭性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要素:高大的山脉与大江大河。因为这一时期的交通、通信工具落后,人们的交往通常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子制约。因此,在这个时期,地形越闭塞的区域,人们与外界的交流就越少,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原貌就保持得越好,传承的时间也就越长。
纳西古乐是纳西族文化(东巴文化)的代表,最显著的特点是独特而“古老”:一是曲目(音乐)古老(甚(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至保存着已经失传的古乐古调)。二是乐器古老。三是演奏的人老,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其所以珍贵,是因为该乐还保留了一部分在中原早已失传的辞、曲音乐。笔者认为:纳西的文化艺术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与农业文明时期当地的地理环境高度封闭直接相关。
丽江位于横断山区,全区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92.3%,高原坝区占7.7%。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流经全区的是金沙江,金沙江两岸拔地而起的是属云岭山脉的老君山、玉龙山、绵绵山(俗称小凉山)三大山系,由于高大山系和大河的阻挡,地形显得十分封闭,交通不便,艰难的茶马古道历史上曾经是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当外界文化艺术通过茶马古道等传入丽江,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艺术融合,此后的很长一个时期,由于与外界的交流缺乏,一直保持着原有的风貌,保持着纳西文化艺术的原始性与独特性。
2.2 宗教与文化艺术的稳定性
宗教本身是人文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且占据着一定的地理空间。宗教有相对固定的教义和文化形式,这种固定性使由其延伸出来的文化艺术有了独特的稳定性。“宗教的教义、教规和礼仪,通过祈祷、禁忌和节庆等形式,转化到教民的婚生、丧葬、服饰、饮食和娱乐等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去,就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习俗文化。这种把宗教生活和日常习俗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宗教習俗文化,对于保持宗教文化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生活习俗本身就是人们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长期约定俗成的社会惯性系统”。例如,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民歌演唱活动大多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宗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宗教文化具有排他性的特点,所以在宗教文化影响强的地理区域内,它的文化艺术现象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非洲以及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等原始宗教地区,原始宗教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如舞蹈、歌唱、呼喊等各个动作,有很强的娱乐性,也具有显著的区域特性和稳定性。前面所说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具有稳定的独特性,不仅与地形闭塞、交通不便有关,与宗教也有密切的关系。“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换语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发现,东巴文化的稳定性与宗教密切相关。
3 地理环境的开放性与文化艺术的融合性
地理环境的开放性表现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方面。相对于山地地形来说,平原地形就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这一开放性是长期的、稳定的。人文环境的开放性主要受交通设施、通信设备、经济活动程度等因子的影响,这三个因子的作用密切了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大了区域的开放性。
仍然以纳西文化为例。纳西族生活的区域原本是一个封闭的地形区,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里氏7.0级的大地震,随后全国及国际关注与援助纷至沓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渐渐为世人所知和喜爱,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同时,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修建,通讯等信息网络得到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与外界的联系,丽江的地理环境也由此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可以这么说,大量的外部文化汹涌而入,尤其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元素的输入,强烈冲击着这里的人群,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人文环境的改变,势必也改变着这一区域的文化艺术。纳西古乐的掌门人宣科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纳西族人是崇尚文化和艺术的,前几年,纳西族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是我这样有文化的人,可现在不行了,现在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是流行歌星”。这一段话恰好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开放导致了文化艺术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为某种文化艺术的消失而黯然;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现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消失的同时,也会有另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这个认识,从保护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做两件事情:一是发现培育新生的文化艺术。二是抢救保护传统的文化艺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村”正在加速形成,世界正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在快速消亡。就文化的抢救保护角度来说,我们既要做视频、音频的录制等传承和保存工作,同时又要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是加速地理环境开放性的重要因素,它对文化的破坏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地区,传统文化艺术更如“猝死”一般地消失。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我们更应该做好文化发展规划工作,具体来说就是控制环境变化速度,保证地理环境的变化是一种渐变的方式,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彭无情.宗教文化及其特征与功能[J].新疆:丝绸之路,2009(1).
[2] 百度百科.东巴文化[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1758.htm.
[3] 纳西宣科和纳西古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六版 旅游),2002-06-21.
[4] 洪晃.亲眼目睹中国旅游之怪现状[J].休闲,2009(6).
作者简介:宋懿(1966-),女,浙江安吉人,教育硕士,中教高级,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郑难力(1966—),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