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2015-05-30苏义祥吕松涛陈改革刘兴寿

大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问题探讨实践教学

苏义祥 吕松涛 陈改革 刘兴寿

[摘 要]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学校的实习工厂,并加强与公司、企业、工厂之间的互动培养,强化专业实习实践课师资队伍建设,聘请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承担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工作,增加实习课与实践课分量,让学生在校期间具备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以及相对独立的创新创造工作能力。

[关键词]工科院校 实践教学 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168-03

目前,我国工科院校专业课教育越来越注重基础理论,对实习实践教育活动不够重视。但是,工科院校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工程应用性和非常强的科学技术理论性,而工程应用性最突出的教学就是实习与实践性,如果工科院校只重视其科学技术理论性而忽视了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其后果会很严重。发达国家不但在专业课教育阶段有充分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几乎全部为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工程教育。[1]我国现今社会普遍反映工科院校毕业生出现动手能力不强,独立工作水平较低,无创新创造能力等问题,说明工科院校专业课的实习实践教学的确存在着较大问题。对此,工科院校必须重视实习实践与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教学观念,强化公司、企业、工厂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理论基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的意义

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教育,也就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大学生毕业后要融入社会就业与创业,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公司、企业、工厂独立工作,进行创新与创造活动。因此,大学阶段的实习实践教学尤其重要。实习实践活动就是熟悉工况环境,积累工作经验,对自己专业知识践行的过程。大学毕业以后能否胜任专业工作,主要表现在大学阶段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环节所收获的技能,要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在实习实践活动中,认真学习,完善自己。学生要通过大学期间良好的实习实践活动,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检验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打下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促进就业,这对将来的自我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目前,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与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创新基地建设有被淡化的趋势。在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初期,工科院校都建有为本校工科专业课实践教学服务的实习工厂等专业实践基地,学生在实习工厂有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辅导,手把手教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训练,学生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自己的爱好创造自己的作品。这种工科院校自有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充分发挥专业课教育职能,对学生动脑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工科院校隶属当时的机械工业部,学生在大学就读时参观学习原机械部直属工厂、企业的生产现场,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均不计报酬的关怀和指导学生的实习,学生可亲自在车间或技术部门参与机器操作和技术实践,不但增长了实习实践能力,也学到了一线工人师傅、工程设计技术人员、产品质量管理人员谨慎而又踏实的工作品德。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意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公司、企业、工厂的现场实习教学减弱或成为走马观花的形式,学生得不到亲手操作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后来,工科院校的实习实训工厂(基地)由于受市场经济和资金欠缺的影响,纷纷改为独立经营的企业化实体,有些校企成立法人体制,完全改变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严重地影响了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目前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2]因此,学生认识模糊,学习不认真努力,实习实践活动不积极,动脑动手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等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中国每年毕业的院校生有700多万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除了市场需求原因外,还有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不够,不能很快地融入社会,更不能独立工作等。造成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主要在于大学扩招而教学设施、实验仪器、试验场地、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没有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盲目跟风;其次是学校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所致。在国外,如:俄罗斯两所最拔尖的工科院校“莫斯科鲍曼技术院校”和“圣彼得堡工业院校”都是面向职场的人才需求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复合型的院校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更是提出了高等工科教育要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这类大学就是要突出学生实习实践教学,让学生到实际生产中去学习、实践、锻炼,便于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工作意识和创新与创造能力,学校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样重视,即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教学享受同等待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工科院校应该推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突出实习实践与动脑动手及创新创造能力方面的教学,建设为实习实践教学服务的校内工厂等实习实训基地,并经常性地向学生开放这些为教学服务的基地。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允许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从事科技实验、技术创新等创造性活动,做自己本专业喜欢开发的事情。另外,在社会上选定一些技术力量强、服务质量好的相关公司、企业、工厂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将一部分实习实践活动转移到其中去,在不影响公司、企业、工厂正常生产秩序的情况下,为其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及创造相应的技术工艺,校企联合发展,能使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 [4] [5]培养学生能直接为社会服务,让学生很快适应公司、企业、工厂的生产环境,具有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这些技能的训练与开发和工科院校专业课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相关。

三、工科院校专业课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及理念转变

激励是班级管理的催化剂,在进行激励之前,辅导员要了解必要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做到科学激励,避免无效激励甚至引起反感的激励。辅导员激励班委的方法主要有:转换任务法、兴趣切合法、目标提升法、语言鼓励法等。

放在工作最后的考核,是对工作全过程无形的监督,是工作质量的保障机制,同时,考核也是对班委的激励和再次筛选,是班级工作不断前进的推动力。所以,为了提高班级队伍管理的水准,辅导员一定不要忽视对班委工作绩效的考评。考核应该将班委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绩效综合起来加以评定,这样更有利于鼓励后进班委,以及激励那些没有将能力完全发挥的优秀班委。

二、班级信息管理

(一)比信息管理更重要的信息意识

信息传递的畅通、及时、准确、全面、到位对于班级管理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日益“松散”的大学生班级以及更加“自由”的大学生而言。辅导员和班委要提高对信息的重视程度,掌握信息化管理的技术与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教会他们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校、院系、社会的了解,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

(二)班级信息管理

班级信息的管理要做到努力追求信息直航;以充分的信息作为决策的强大支撑;“刻意”公开班级信息,增强学生对班级工作的信任;搭建信息平台,资源共享;通过信息交流,提高班级建设的参与度;及时了解信息,化危机于无形。

此外,在信息对流中应达到“辅导员—班委—学生”之间的低阻碍交流。首先,辅导员要了解你所带班级的这一代青年人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追求些什么,然后要适当地“放低”自己,融入他们中去。记得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到复旦做讲座时,提到了当时正流行的歌曲《老鼠爱大米》,立刻拉近了与年轻学子之间的距离。第二,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本班学生的成长背景、兴趣背景、未来期望等信息,否则也许在你跟他大谈曾荫权如何从推销员成为香港特首并流露出仰慕之情的时候,立志成为严肃学科学者的他可能正在心里翻白眼笑你俗气。第三,信息流出去,也要流回来。及时对班级工作思路、班委工作方法、活动展开状况等进行专门的或者口头的绩效评估,尽可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而对工作加以改正是不容忽视的一环。班级管理的目标不是完成工作,而是培育学生。搜集反馈信息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对待,否则,工作水平只能在原地徘徊甚至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班级制度管理

(一)班级制度的功能

班级大部分制度是可以量化或明文加以规定的,这些属于正式制度,班级还有一些较难准确量化的制度。此外班级当中一定还有一些类似社会风俗的隐性制度,这些隐性制度并不是班级的必需品,但是有了他们的存在班级会显得更加生动,而且隐性制度大都与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相关联。班级的这些制度不一定都是以“制度”的形式或字样出现,它们还有其他的名字,例如:“规定”、“条例”、“要求”、“公约”、“注意事项”、“倡議”等等,甚至是一些活泼、亲切、容易令同学接受的名字。

班级制度不应该只是约束,它们还是一种参照标准,是同学们前进的指南,是班级为同学的奋斗道路设立的导向,这是在进行班级制度管理之前需要明确的前提,这也是班级制度管理同其他组织制度管理的显著不同。首先,班级制度应是作为一种行动约束的制度。其次,班级制度作为模范参照标准的制度。再次,班级制度应该作为学生前进指南的制度。最后,班级制度是一种价值导向的制度。

(二)班级制度管理

1.班级制度的创建

班级制度的创建是使班级工作有“法”可依的第一步。在班级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班级制度的制定要合乎国家的法律,不可随意而为,班级制度的大方向一定要和学校制度保持一致,不能有所冲突。在建立制度时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在制定班级的重大制度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意见,以确保制度代表全体同学的利益和意见,同时也是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制度要避免漏洞,制度中的条文、标准尽量做到全面、细致,不要让同学有空可钻,造成不公现象。制度制定之后要广泛宣传,不仅让大家知道班级出台了新政策,更要让同学了解新政策的目的、内容并确保相关同学对制度的全部内涵的真正理解。

2.班级制度的执行

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要体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重要的是“执行”。在制度执行之前,再次调查学生的意见,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当学生没有疑义的时候,制度进入执行环节,那么所有条款将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学生必须遵守,而且在制度确定下来之后、修改之前,不要改变它,就按照它“是”的那个样子去执行。

实行过程中应该注意奖惩分明,奖惩适度。因为无论怎样强调规章的重要性,永远有人破坏制度,当然也永远有人做得比制度规定的更好。惩罚要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

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应该注意,是人利用制度而不是制度管人。所以,在制度接受检验之后要及时听取学生对制度内容以及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制度的评价和调整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因为穿着不合适的鞋走路,感觉一定不舒服。另外,制度的微调常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果你感到自己的学生不够活跃,如果你感到他们学习不够努力,如果你感到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很差……不妨从班级众多的制度中挑选一两个合适的,稍稍动点“手脚”,那么事半功倍的效果等你去收获。不过在动手脚之前别忘了加点“心计”,调整过大或者调整手段不当是会引起公愤的。

四、班级事务管理

(一)辅导员开展班级事务管理的总体原则

辅导员的工作往往被形容为“千条线,一根针”。辅导员在开展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的时候应该掌握一些总体的工作原则,从而做到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问题探讨实践教学
Y/d11联接组别变压器高压侧AC相接反问题探讨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