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5-05-30押辉远董媛

大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探索

押辉远 董媛

[摘 要]针对现在我国高师教育实习与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理念符合度低的情况,我们基于实践取向为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基于职业发展的需求,从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安排、效果评价、实习基地新型关系等方面全面打造新的教育实习体系并付诸了实践和探索。实践表明:我们构建的新的教育实习体系使学生在教学技能、班主任、教育调查、教学反思、教研、学业评价与反馈、学生心理掌握、教务方面都获得了体验,这为高素质的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育实习 高等师范院校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51-02

教育实习是未来教师反思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环节,更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1]依靠教育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可以更好地加强高师基础教育的双向联系和沟通,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观念,促使师范生转变成合格教师。[2]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实习等实践性环节非常重视,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实践。随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聚焦。[3] [4]然而事实上,现在教育实习情况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理念的符合度不高,这一问题需要从模式创新上加以解决。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简析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需要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教育家”的成长;从“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从“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而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针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弊端,并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的经验,凸显了三大改革原理:一是 “儿童为本”;二是“实践取向”;三是“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还聚焦教师个人成长、教师团队和教育关系,并倡导教师新的职业品性,即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5]

二、现在教师教育实习中存的问题

要使《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得以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构成需要实现观念与体制的创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但体现在理论课程上,更体现在重视教育实践及反思上。[6]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教育实习也应该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然而,纵观高等师范教育实习的现状,还有很多地方不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育实习的不准确定位,主要体现在“理论应用于实践”单向的实习,没有体现出实践的理论化。2.重技术,轻观念,主要体现在实习过程中强调“教师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将预设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重在教学技能的提高,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体验经验和发展规律。3.忽略教研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忽略教育对象、教学过程和教材的研究能力的培养。4.漠视实习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习管理的目标限于有地方实习、有机会实习,缺少“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和有效措施。5.没有调动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无经验、无要求,工作随意,缺乏反馈,无成就感。6.教育实习评价不科学,随意性强。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必需重构一套新的教育实习体系来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虽然很多高师院校尝试进行教育实习的改革,但这些改革多是高师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改革,漠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忽略实习生、指导教师的实践愿景,多流于形式。这都严重影响未来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质量。因此,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教育实习体系研究显得尤其迫切。

三、新教育实习体系构建的思路

总结我们教育实习多年的组织和实践经验,在深刻理解《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理念:“以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设计新的实习目标、优化实习内容、细化评价指标、改变管理方式、创新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关系,从而构建了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教育实习体系。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教育实习评价倒逼实习学生研究实习对象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影响、地域文化,从而采取有差异化教学策略,达到以人发展为本的目的;要求实习单位在班级管理、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教务处理、教研调查等方面给予实习生以实践和思考的机会,通过不断反思实践的效果(通过反思记录体现),找到差距和不足,催生其学习的需要。

四、新教育实习体系具体内容

我们基于实践取向为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基于职业发展的需求,从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安排、效果评价、实习基地新型关系等方面全面打造新的教育实习体系,并付诸了实践和探索,详细内容如下。

(一)实习目标

使学生在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教学反思能力、教研能力、学业评价与反馈、学生心理、教务工作等方面全面体验,并掌握相关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二)实习内容

基于我们目标的要求,制订如下实习内容。

1.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备课、编写教案、试讲、听课、上课、指导实验、课后辅导、作业批改与讲评、考试与成绩评定、组织课外学习活动、进行教学专题总结等。

2.班主任:熟悉班级、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事务管理、应急事件处理预案、学生转化、课外活动、班务日记,最后通过班主任工作记录呈现。

3.教育调查: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就一个专题写出切合实际的调查报告。

4.教学反思能力:对参与的教育活动实践进行思考和反思,形成教育反转记录/日志。

5.教研能力(与调研不同):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研究项目,了解教研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和方案,形成教研报告。

6.学业评价与反馈(成绩评定不一样):通过考试、观察、谈话、测验等手段了解学生学业水平(基础、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并给学生以反馈,最终形成三到五份评价报告。

7.学生心理:对实习对象的心智特点、兴趣、元认知水平、性格进行研究,形成三到五个案例。

8.教务:要求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查看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了解学校对教师发展的规划和奖惩办法等。

(三)实习安排

实习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为21周,实习前解读实习内容,并告之实习评价的方法、内容和价值取向。

(四)实习效果评价

我们把实习内容按不同的权重进行计分,总分一百分,每个权重有相应的评分标准,评分的依据是调研情况、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意见、教案、听课记录、上交的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日志、班主任工作材料等。最终还要通过实习汇报和实习答辩来了解实习效果(由实习成绩评定工作小组执行)。在实习评价中强调实习过程的实践、反思与收获。

(五)与实习学校的利益共同体

为提高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积极性,借助学校的“双导师”工作安排,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改革,共同申报教研项目,达成教研共同体。

五、实施对象

在2013年-2014年我校生物教育实习过程中实施了该实习方案,每期实习时间为一个学期。

六、实施效果与评价

通过实习使实习生了解了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技能(近65%的学生熟练掌握,30%的学生一般掌握,5%左右的学生提高不大)、获得了反思能力和教研能力(85%的学生能写出较好的反思案例,77%的学生能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教务的内容(62%左右的学生有了解学校制度的经历)、懂得了评价的意义(40%左右的学生能设计评价方案,67%的学生至少有一份评价案例,93%左右的学生设计了一份以上的评价试卷)、明白了教师成长途径(85%左右的学生在实习报告中体现出)、初步掌握了班级管理的技巧(90%的学生能做一份较好的班主任工作方案)、根植了终身学习的理念(70%的学生在实习报告里强调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实习生所教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有的给实习学校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有的完成了新的规章制度,有的还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教学比赛(这在以前也是没有的),多数实习生受到当地学生的喜欢,更有的成了实习学校课堂教学的主力,这都说明我们的教学体系是有效的。

我们实施的新的教育实习体系,体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实习生比以前更能全面了解教师职业的特征和技能。但是由于实习本身的局限性,终身学习的理念只能以理念形式强调,很难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其实这也是“教师素养是逐渐养成”的体现。

[ 参 考 文 献 ]

[1] 杨秀玉,杨勇.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教师育实习的革新与发[J].外国教育研究,2012(8):76-83.

[2] 杨秀玉,常波.教育实习的认识论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2012(11):46-51.

[3] 侯小兵.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问题[J].续教育研究,2012(10):81-84.

[4] 钟乃良.教师教育专业公共心理学实践教学的调查与反思[J].河池学院,2013(4):92-99.

[5] 胡惠闵,崔允漷.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历程与问题回应[J].全球教育展望,2012(10):10-21.

[6] 刘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实习变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18.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探索
实验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方向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综述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
案例教学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