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需求导向下保险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
2015-05-30朱俊文高华
朱俊文 高华
[摘 要]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其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保险学专业也不例外。天津理工大学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在于:不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缺少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职业操守培养仅是突出政治特色,缺少通用的职业精神培养;缺少工作习惯培养的课程;过于重视外语能力培养。在技术平台中,对保险险种及市场知识培养不够重视,工程相关领域课程设置过多。经济平台中缺少财务管理知识训练,其他课程设置较合理。管理平台缺少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培养。法律平台课程设置较合理。职业拓展能力中创新思维训练不足。
[关键词]保险学专业 课程设置 能力需求
[中图分类号] F84;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01-04
一、研究思路
目前关于高等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王绪瑾认为,要以专业基本理论教育为核心,并从保险专业基础课程群、工具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等方面阐述了保险本科课程的具体设置。[1]李丹也提出了以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保险业务技术为基础的保险课程设置要求。[2]郑彬认为,保险学是集多学科为一身的边缘性学科,此特点决定了保险学科的发展必须高度注重实践,应当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逐步开设实践教学内容。[3]
从上述研究来看,无论是以基础理论为核心还是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保险课程教学设置都未能很好地体现市场需求因素。本文以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为例,以其毕业生和就业单位作为调研对象,基于能力需求导向,改进了本科教学课程。
二、市场导向的保险专业大学生素质能力指标的确定
(一)保险学专业大学生能力指标的初步确定
1.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鲍长生将大学生的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主要包括个人特质方面、通用能力方面和专业能力等。[4]余长春构建了大学生三层次能力体系模型:基础层能力、核心层能力和现实层能力等。[5]朱安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有关专家建议,提出了大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发展力、自我提升力及实践应用力三个方面。[6]
2.保险人才能力培养方面。李启明总结了不同保险方面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归纳了通晓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和资金运用、熟悉各种险种和保险市场、通过保险中介业务开拓市场及掌握公司和保险合同相关财会、审计知识等方面的能力。[7]叶安照设计了保险专业立体教育教学系统,在其四维目标子系统中提出了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情商教育四个能力方面的培养。[8]胡杰提出作为一个合格的保险专业人才,应具备优秀的职业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很强的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丰富的职业常识等方面的素质。
笔者通过对上述文献进行总结,结合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的特点,初步确定了包括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健康心理承受能力三个层次的指标。
(二)保险学专业大学生能力指标的调整及完善
能力指标的最终确定主要是在初步指标的基础之上,通过用人单位的7家保险公司和2家银行机构的回访反馈及对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进行调整完善。通过疏理归纳反馈建议,笔者对调研问卷能力指标进行了最终完善及确定,调整如下。
1.在职业能力层次增设了一级指标职业拓展能力,并下设3个二级指标:创新思维、职业发展与规划和管理组织能力。
2.在基本能力方面又增加了工作习惯、数理统计能力和遵守职业操守等一级指标。具体能力及指标如表1所示。
三、调研问卷发放及结果统计分析
(一)问卷发放及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问卷发放对象为天津理工大学2007届至2014届保险学毕业生(8届毕业生约500名),共发放问卷265份,收回有效问卷243份,问卷中除了对保险专业大学生素质能力进行调研外,还涉及受访者的工作单位、参加工作年限、所处职位等信息,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得到的问卷调查结果,应用AHP法计算各个能力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均符合一致性检验。
(二)问卷分析
1.基本能力分析。基本能力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如图1、图2所示。
从一级指标的权重可得出: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最重要,其次是工作习惯,再次是职业操守和数理统计分析能力,外语能力最不重要。
从各项能力的二级指标权重来看,沟通能力中口头交流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最重要,接受信息能力次之,写作能力反而最不重要;在工作习惯中,高效利用时间最重要,其次是坚持不懈,办事稳重最不重要;在外语能力中,阅读能力最重要,口语能力次之,听力和写作能力不重要;在计算机操作能力中,办公软件操作最重要,专业软件次之;数理统计分析能力,职业操守,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中的各项指标权重基本一致,重要性相差不大。
2.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各项指标中权重如图3、图4所示。
从职业能力一级指标权重可以看出:学生对职业能力拓展培养最看重,其次是技术平台知识的培养,再次是经济平台知识和管理平台知识的培养,最不重要的是法律平台知识培养。
从各项能力的二级指标来看:技术平台中最重要的是保险险种及保险市场知识,最不重要的是保险精算知识;经济平台中财务与会计和经济学与工程经济重要性基本一致;管理平台中客户关系管理相对重要一些,战略管理最不重要,其他几项基本相当;法律平台中保险专业相关法规重要性略大一些;职业拓展能力中职业发展与规划和创新思维权重相当,职业发展与规划略微重要,管理组织能力不重要。
3.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健康心理承受能力中各项指标权重如图5和图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挫折的主动适应能力权重大,更重要些。挫折的负荷能力中意志力更重要;挫折的主动适应能力中积极乐观的态度更重要。
四、天津理工大学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一)基本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不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缺少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从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目前设置的课程来看,关于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必修课中仅涉及大学语文Ⅰ(Ⅱ)一门课程,在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中体现一些,比如社交礼仪艺术、汉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应用文写作与文档处理等课程,没有团队合作能力训练的相关内容。此外,每学期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有几十门,学生选择很随意,只需选满8个学分就可以了。因此,可以考虑将一些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指定的选修课。根据调查,沟通能力中口头交际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比较重要,可以将汉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作为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中各项指标权重相当,可以将现代公关理论及实践、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对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可通过设置2学分的组团游戏实训实践课程来完成,让学生角色互换,提升自我能力认识和团队合作。
2.职业操守培养仅是突出政治特色,缺少通用的职业精神培养。关于职业操守培养,涉及的主要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共16学分,占基础课必修课程学分(共72学分)的22.2%,比重适当。这些课程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使命感和责任感还需加强,建议在这些课程中增设一些古今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故事。
3.缺少工作习惯培养的课程。工作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课程设置中没有特别涉及此方面能力的训练,但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工作习惯在基本能力中排名较前。建议以彼得·德鲁克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教材,开设一门新课时间管理,并增加一门选修课励志新篇:坚持就是胜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事习惯,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过于重视外语能力培养。从目前设置的课程来看,英语课程所占学分为20分,占基础课必修课程学分的27.8%,比重过高,应降低英语课程学分比例,建议听说训练占6~8学分,阅读与写作占4~6学分。
(二)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在技术平台中对保险险种及市场知识培养不够重视,工程相关领域课程设置过多。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在保险险种及保险市场能力培养方面,目前设置的课程为:必修课仅保险学原理一门,选修课包括工程保险理论及实践、商业保险概论和社会保险概论,总计10学分,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与其重要性不符。建议将商业保险概论和社会保险概论改为必修课。关于保险操作流程及保险营销方案设计的课程设置,主要有选修课保险市场营销学,以及实践课程认识实习和保险综合案例分析,共4学分,基本能满足这方面知识的培养需求,但考虑到本校许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保险销售方面的业务,建议增加保险市场营销学课时,学分改为3学分,并将其改为必修课。关于保险精算方面的能力培养,主要开设的是必修课保险统计与精算。到目前为止,本校保险学专业的毕业生没有一人从事精算工作,因此,这门课程对保险精算方面知识的训练已满足。关于工程及工程风险能力培养设置的课程较多,必修课包括项目管理、工程力学、工程结构,选修课包括土木工程概论、安装工程概论、工程计量学、工程计价学,总计18学分。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在保险公司和银行工作的毕业生认为这方面知识不重要,但在工程咨询等部门工作的毕业生认为此项知识比较重要。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事工程保险的少之又少,从事工程计价或工程咨询的不超过10%。因此,建议课程设置既满足少数从事工程方面工作毕业生的需要,又要满足大多数从事保险、银行业务工作的毕业生需要,总课程数不变,但将工程力学、工程结构调为选修课,将来愿意从事工程方面工作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
2.经济平台中缺少财务管理知识训练,其他课程设置较合理。从调研结果来看,关于财务和会计知识的几个方面权重基本一致,只有从事寿险工作的毕业生认为会计学原理和财务管理更重要,保险会计不重要。目前本校设置的课程包括:必修课会计学和选修课保险会计,共5学分,建议增设一门课程财务管理,3学分,可以放在选修课中,这样总学分达到8个。关于经济学方法课程的设置,本校必修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工程经济学三门课程,选修课包括保险经济学,共计11学分,对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已能够满足,不必再增加课程。
3.管理平台缺少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培养。从调研结果来看,客户关系管理在管理能力中占比最高,但目前本校关于管理平台能力训练的课程,必修课包括管理学、保险合同管理、投资学、风险管理与风险理论和战略管理,选修课包括保险管理学和国际金融,共计17学分。很显然,缺少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毕业需求不符。因此,应增设客户关系管理课程,2~3个学分,作为必修课,还可增设一门选修课客户心理学,2个学分。鉴于战略管理重要性低,将战略管理课程设为选修课比较合适。
4.法律平台课程设置较合理。从调研结果来看,保险业等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性高于一般性经济法律法规。本校目前设置的课程都是必修课,包括经济法和保险法,这基本能满足学生法律平台的训练要求,但考虑到有少部分学生未来可能从事工程咨询等行业,因此,建议增设一门与建筑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选修课,2个学分。
5.职业拓展能力中创新思维训练不足。目前本校关于职业拓展能力培养,主要设置的课程是研究与创新实践,包括大学生校内科技立项,“挑战杯”科技立项,参加保险行业创新论文竞赛,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免相应学分。此外,可以增加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
(三)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目前本校关于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公共选修课程,总计8学分。鉴于目前学生抗挫折和抗压能力较差,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建议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发展设置为必修课程或指定选修课,并增设实训课程抗压能力训练,此课程可以按2学分设置,放在实践课程中。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绪瑾.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9):43-44.
[2] 李丹.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2-127.
[3] 郑彬,车辉,张玉红,等.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8):86-88.
[4] 鲍长生.大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3):89-91.
[5] 余长春,彭本红,上官飞.大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与形成机理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8):95-96.
[6] 朱安红,贾昌萍,郭如良.新形势下大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6-161.
[7] 李加明.保险人才培养:中国大学保险专业教育的定位与定轨[J].时代金融,2011(11):107-114.
[8] 叶安照.高校保险本科专业立体教育教学系统研究[J].保险研究,2010(6):101-106.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