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先修课实施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对策

2015-05-30顾安俊刘景怡

求知导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中教育高等教育

顾安俊?刘景怡

摘 要:如何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大学先修课的出现为二者的衔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大学先修课在学校选择、课程运行与高校招生上似乎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这些不公平现象是其自身固有的,尽管无法彻底解决,但我们可以通过树立公平理念、建立公平机制、进行公平招生等方式,最大程度减少这种不公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中国大学先修课;教育公平;高等教育;高中教育

由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基础知识为考入大学做准备。但这样的教育模式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出现。为了改善这种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的状况,部分大学与高中合作开展大学先修课以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课程兴趣,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高校自主招生提供参考依据。

一、大学先修课简介

1.何为大学先修课

大学先修课,又称大学先修课程,它是指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达到大学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1]。大学先修课最早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高级中学中产生,由美国大学理事会赞助与授权,其课程难度大致与大学课程持平,而比一般高中课程更深入、复杂和详细。选修大学先修课程的学生在通过考试之后即可获得学分,而这些学分是大学认可的。

在借鉴国外大学先修课的基础上, 我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大学先修课概念,即指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达到大学一定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面向准备就读国内大学的高中学生。通过考核后,学生修得的学分有可能成为大学入学参考标准并可转为大学学分。

2.当前我国大学先修课实施现状

90年代末,大学先修课雏形在江苏省出现。1996年至2001年,南京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教改实验班,规模达70人。实验班取消高考应试课程,代之以微积分、英语等大学课程,学生高中毕业后保送升入这些高校继续学习。应该说这一实验是具有开创性的,但由于未能建立起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最终实验失败。

此后在借鉴南京金陵中学经验基础上,各地纷纷开设本地大学先修课程。2003年,华东师大二附中与上海交大联手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在国内率先将部分大学必修课搬到高三;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中与上海交大共同制定了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案,聘请交大的教授专家开设特设课程;2013年1月,北京大学宣布与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供高二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其成绩将作为北京大学自主选拔的重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2014年3月18日,中国教育学会正式启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全国共有64所高中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大学先修课程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二、大学先修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教育公平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大学先修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收到了显著的好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遭受着“有违教育公平”的质疑。

1.合作学校选择上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一是体现在合作高中的选择上。能够开设大学先修课的高中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发达地区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比较高的高中,因为这些高中基础好,开课的效果比较理想;第二类是与高校本身关系比较密切的附属高中。如北京大学选择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合作。二是单一地区合作高中的数量不是很多,仍以北京市为例,通过筛选与考量,最终开设先修课程的高中只有30所,占全部高中数量的比例很小。

正是基于以上现状,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有可能会拉大不同地区之间或者是同一地区不同水平的高中之间的差距,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那些优质高中可以借助大学先修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学习取得提前进入名校的机会,而弱势高中则只能通过常规高中教育让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这种不公平将会加剧高中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进而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2.课程运行中的不公平

这种运行中的不公平首先表现在参与大学先修课的学生的选拔上,因为课程难度等原因,各高中都会只选取一小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一般只有年级排名前5%的学生才能参加。其次学校也严格控制选报某一门先修课学生的数量,导致很多想选该门课程的学生因为人数等原因而不得不放弃选择。这种选拔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具体情况,而是对尖子生有所侧重和倾斜,那些成绩不好但却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就失去了参加先修课学习的机会。此外,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而学校的这种选拔走的仍然是培养高分低能学生的路子,这也与开设课程的初衷相违背。

另外,受高校的能力所限,对教师的分配也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基于此,高校在师资分配上就会有所侧重。对于那些合作关系密切的高中来说,高校往往派出比较优秀的教师队伍;对质量稍微差一点的合作中学,就派出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甚至是直接由高中自主安排教师授课的方式来开展课程。

这种师资分配上的不公平往往导致教学效果差距很大,师资质量高的教师教学效果很好,师资质量一般的学校开课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会出现知识点遗漏、错误等教学事故,这对选修大学先修课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知识上的误导,以后想要再改正这种错误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最后一點是教学评价上的不公平。目前大学先修课的开设都是自行合作。国家层面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与细则。在同一地区甚至存在着不同高校与不同高中合作开展的大学先修课。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些学校之间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而是各自为政。尽管有可能开设同样的课程,但由于评价标准的不同而导致学习效果有所差异。

另外,在同一高校的合作高中群体中也存在着评价的差异,针对有明确招生意向的高中,高校会帮助其建立起明确细致的评价标准,而那些意向不明确或仅仅是为了跟风而参与进来的高中,其评价标准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不做任何具体要求。这种教育评价上的不公平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质量与后续改进,也影响着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专业课的学习。

3.招生上的不公平

开设大学先修课的目的除了让高中生提前感知大学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与能力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为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在完成大学先修课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相应加分,至录取后免修相关课程,缩短他们的大学学习年限。这些学生与同期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相比占有很大的优势,高校也往往以他们作为优先录取的对象。

但在当前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这种做法是难以得到公众信服的。因为这类学生往往会被理解为学校员工或教师的孩子而得到的照顾。再则,高校之所以会和某些高中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是出于为本校选拔人才的考量,而这些通过的学生想要报考其他高校,那他们已获得的成绩便会作废。这对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考生们来说是一种不公正的待遇。

另外,高校从参与先修课的学生中录取数量过多必然会导致正常统考招生数额减少,这又对那些通过正常高考的考生来说竞争更加激烈,录取的几率减小。这对高校招生的公平性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三、针对大学先修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公平问题的对策

以上种种问题是大学先修课自身所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尽管我们无法完全解决。但可以通过一系列相对公平化措施的施行来削弱先修课程的不良影响,做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

1.树立公平的理念

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任何一种政策或者措施的实行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而是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尽量做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人才并不仅仅集中在教育发达地区,在偏远地区也有存在。所以在选择合作高中上要照顾各个地区的高中,不能有所偏颇。另外还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领导与管理机构,能给予大学先修课统一的管理,使得各校开课水平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

2.建立公平的机制

首先要做到学生选拔的公平,即不仅考虑到那些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要考虑那些对某一门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并肯为之钻研的特长生;其次要做到师资分配的相对公平,即尽量分派能力相当并且与学生接受能力相符合的教师,对于师资缺乏的高中可以采用远程授课的方式来开设课程;最后则是各学校之间要建立沟通机制,商讨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做到课程评价标准的统一。

3.进行公平的招生

一方面要做到课程学分互认,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避免了因为报考不同学校而导致原先已获得学分作废现象;另一方面则要削弱其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比重,通过折算或者仅作为参考分数等形式算入到考生總成绩中,尽量缩小与未参加课程考生之间的差距[2]。

此外还要慎重确定自主招录的数量,避免因为自主招生数量过多影响统考招生。

四、结语

作为衔接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种方式,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有效地加强了高校与高中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高中课程质量,促进高中发展;还能为高校发掘、培养优秀学生,提供优质生源。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大学先修课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开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违背教育公平的现象。这存在于合作对象选择与课程运行整个过程中。除此之外,大学先修课也是高校自主招生时参考的重要依据,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挑战高校招生的公平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在政策制定和运行中做到尽可能公平以外,也要适当减少大学先修课成绩在高考分数中的比重,从而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侯 丹.我国普通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周俊辉.大学先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3(11).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高中教育高等教育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试论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