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对外雾霾报道看环境报道效果

2015-05-30陈思思

今传媒 2015年10期
关键词:对外宣传中国日报

陈思思

摘  要:雾霾问题自从成为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之后,我国就对其进行了集中报道。本文选取了《中国日报》2011年至2014年这4年以及2015年前3个月间雾霾报道的样本,并对此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由此探讨我国的对外环境报道对于国外受众的影响,同时探究外媒对于雾霾事件的误导是否因为对外报道的内容而有所矫正,进而对改进对外环境报道以及利用对外窗口宣传我国正面的环境观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中国日报;雾霾报道;环境报道;对外宣传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37-02

2013年,“雾霾”一词成为了年度关键词。然而,雾霾在我国的产生却由来已久。自2008年,美国驻华大使馆开始监测北京的空气质量,每隔1小时便在Twitter和大使馆的网站公开发布北京PM2.5的监测数据。当时,“雾霾”一词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遇到能见度较低的霾天,气象部门只是发布大雾预报。一直到2011年,美国驻华大使馆所检测的北京空气质量一度爆表,这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人们的关注。雾霾报道,从产生到高潮再到消退,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与环境报道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报道,也就是环境新闻,产生于美国,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才渐渐开始接触的环境新闻。

环境报道的具体定义一直处于讨论中,《中国环境报》社长许正隆认为,环境新闻即“用新闻手段传播人们关心的种种环境信息,是变动着的环境事实与新闻的表达或传播方式的完美结合,它应该具备环境问题本身所包含的科学性、连续性、多变性等特点。”

而本次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2011年至2014年这4年间以及2015年前3个月《中国日报》对外的雾霾报道研究,来探寻我国在对外环境报道中是否达到了解释正名的效果,是否有效地矫正了外国媒体的误导。

一、样本研究

1.样本选择

本次研究抽取了《中国日报》自2011年1月1日到2015年3月15日刊登的,除读者来信以外,所有涉及中国雾霾的报道。《中国日报》是我国最权威,也是读者最广泛的对外发行的报纸,也是我国唯一一份有效进入国际主流媒体,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报纸。选取《中国日报》报道的文章为样本更具有说服力,也更能说明环境报道的效果。

2.样本阐述

(1)时间选取。2013年1月,北京等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一时间新闻、报纸开始大量的发布关于雾霾的消息。追溯到2011年,雾霾天气已经是影响中国人民日常出行和生活一大环境问题。从2001年开始,《中国日报》便开始了有关于雾霾的报道,而当时“smog”(烟尘,烟雾)一次也并没有“雾霾”含义。2001年,出现在报道中的“smog”一词也很少与中国相联系,大部分都是与国际社会相关的。但是从这些报道中也可以看出雾霾的影子,只是这个时候的“smog”被认为是大雾,例如2002年12月6日的一篇报道“Weather causes rise in patients”(《天气问题导致患病量上升》)。在2001到2008年期间,每一年有关于大雾的文章也不过寥寥几篇,所以本次研究着重选取了2011年到2015年3月15日期间刊登的有关于雾霾的报道文章。这一期间的文章很明显能看出报道的初期、高潮期(如图1所示),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应对环境问题时,我国的环境报道对外的效果是否明显。

图1  年度雾霾报道数目

(2)抽样方法。研究中所选取的文章是通过检索《中国日报》数据库中包含关键字“smog”或“PM2.5”所获得的。剔除其中的读者来信以及与中国雾霾无关的报道,共获得647篇报道。在这647篇报道中随机抽取了130篇报道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同时,本次研究的关键字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且删除工作均由人工完成,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二、内容分析

在整个研究的130个样本当中,关于污染程度的描述共有26篇,占全部样本比例的20%;雾霾对于民众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共有16篇,占全部样本的12%;雾霾带来的经济损失共有8篇,占样本的7%;对于雾霾的原因分析共有15篇,占樣本的11%;围绕雾霾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共有39篇,占样本的30%;对于雾霾问题提出的立法和号召共有24篇,占样本的19%;外籍人士的评价共有2篇,占全部的1%。从2011年开始对于雾霾的详细报道,到2013年的爆发和2014年的持续关注,这一段时间的议题的详细分布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从2011年雾霾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开始,《中国日报》开始了对于雾霾污染程度的报道文章,以2011年10月11日,名为“Capital's air takes a turn for the worse”(《首都空气质量急转直下》)为例,文章通过对于空气检测出来的污染指数来说明北京的空气处于重度污染。因为这一时期,我国民众虽然开始关注雾霾,却还是对雾霾没有多少重视,《中国日报》也只是简单的描述当下的污染程度和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并没有对其他做过多的阐述。从2012年开始,有关雾霾的建议和对策被《中国日报》环境报道提上了主要位置,篇幅不断的上升,其中也是多次强调减少污染排放。2013年北京等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使得报道围绕污染程度问题的研究也有了明显的上升,同时我国开始了立法方面的对策和对民众的号召。在有关民众生活健康的报道中,《中国日报》并没有做到详细的报道,在每一年的抽样中所占比例都不高。

三、传播效果考量

在这四年多的有关雾霾的报道中,从2012年到2013年的涨幅有将近19倍,而报道的方面也由之前污染程度报道,对策报道到了后来覆盖多方面的报道。从2013年和2014年的报道频率来看,我国对于雾霾的重视度也是居高不下。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平均每一天都会有关于雾霾的报道,然而数量的居高不下不能说明达到了预想的传播效果。就2011年和2012年来说,少量的几篇文章中都是在强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不断扩散的污染范围。例如2011年10月31日的报道“Air quality suffers due to smog”(《雾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这一类的文章对于在华外籍人士以及国外的受众都只是一种加深恐慌的举措。到了2013年和2014年,有关污染程度的文章依旧是占了报道的主体,虽然同时期也有关于污染源和什么是雾霾的探究,但是文章中大量出现的地域词汇和专业名词使得报道变的晦涩且难以阅读,例如在“Vehicle exhaust is biggest source of foul air: expert”(《专家称车辆尾气排放是空气下降的主要原因》)的报道中就多次出现“sulfate”“nitrate” “ammonium salt”“organic carbon compounds”等化学词汇。

在有关民生的文章中,《中国日报》虽然有一些评论性的报道指出了中国在面对污染时的不当举措以及污染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但是这些评论也只是隔靴搔痒式的评说,并没有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症结,而这一点也给了外媒和外国民众攻击我们的机会。这样的文章对于我们自身制定环保细节和舒缓公众情绪都是不利的,对于矫正外媒误导也是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在对外的传播当中,我国媒体应该注意转变理念。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政府和各种部门所关注的大多数都是如何治理雾霾,而在这些文章当中有很多也是类似党报、机关报一样的表决心性的文章。在针对环境新闻的问题上,我国媒体应该转变态度,多做实际性的问题,《中国日报》作为对外传播的主要媒体在这一方面更要重视。在环境问题的报道中,应减少类似“Li gets tough in pollution fight”(《李克强坚定对抗空气污染》)等的文章,而应着眼于民众应该具体做些什么以及我国政府已经做了什么来应对环境问题。具体的措施报道不仅能够矫正来自外媒的误导,同时也能让国外的受众看到我们决心和行动。

環境报道在我国还尚需完善和钻研,在对外的报道中我们更加要紧跟步伐,保持好我们的立场和态度。环境报道也不是单纯的环境科学的解释说明,更多的是用简单报道事实性的语句来向大家解释说明环境问题,这对于外国受众也尤为重要。同时作为对外媒体,也可以适度的引用外媒对我们的疑虑和抨击,用正面迎接的方式来应对。

通过对于《中国日报》4年多时间的环境问题报道的研究,可以说我国在环境问题报道的态度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接下来《中国日报》可以提高报道的配图数量,用图像的方式说明事实,并且也可以原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各界社会人士的看法和态度,使得对外的环境报道更加的可信和充分。

参考文献:

[1]阴卫芝.外媒对北京雾霾报道负面基调引发的反思[J].现代传播,2013(6).

[2]何斌.环境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

[3]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xWZTDjm8 Vjsq8tt22DZcth-rDO0Cd9jOD0sci4QyBsuqM5jOdhy3OSxU2b0guwwkGJ7SpgEGaG9jRRe1D4jJK.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对外宣传中国日报
三年变化,看消博会越来越“火”
漫画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原则与翻译技巧
浅议品牌协同传播体系模型构建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关于高校外宣的定位与思考
国际舆论对中国和平发展不同认知评析
浅析国家形象的内隐化宣传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