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前广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策
2015-05-30杜兆勇
摘 要:广东省根据其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推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对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也面临着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性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手法来展现新的形态,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须要进行不断地教学改革,以保持艺术设计教学的活力,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本文立足广东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分析当前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探究改革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方法及对策,以推动广东省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对策
[课题: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课题,课题编号为:GDJY-2015-B-B157]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身的生活品质,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艺术设计专业在高校中迅速地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已经有一千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一些高职院校也大力开展艺术设计专业,寻求艺术设计教育的新途径。
由于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每个省份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也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广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开放较早的省份,其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因此,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情况简述
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广东省积极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打造出了良好的基础。基于这样的发展要求,广东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 “十二五” 期间重点加强一些社会急需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并通过直接认定和参与遴选两种方式确定重点专业的建设。艺术设计专业成为第二批通过遴选而确定的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并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大了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从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狠抓实践教学[2],努力培养优秀的教学人才等方面,推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使全省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当前广东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的教学现状
广东省根据其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推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对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也面临着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虽然广东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在课程设计上大致相似,但是,其具体的教学框架也不尽相同,广东的高职院校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基础性的课堂理论教学、绘画基础的教学实践、课外写生、手绘实践、电脑实践技术操作等等方式,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的能力。然而,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展下,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是随着新理念、新思维、新科技的不断发展而应用和更新的,具体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3]。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新的数字媒体与科技发展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当前传统艺术设计教学在新形势下产生了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现状。
(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艺术品位也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艺术设计理念被打破,因此,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应该吸取新的思维和新的观念。然而在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并不能完全做到积极地采用新思维、新观念来指导和实践教学,具体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依然承袭着传统的理念,在培养大量理论型人才的要求下,不能看到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二)基础教学设施不完善
广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教学形式和方法也应当随之而改变,适应当代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具体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教学这是必须的,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广东高职院校基础性的教学设施表现出普遍性不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外在硬件设施严重缺乏,虽然对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但是具体用于基础性教学设施建设上的相比较少,导致教学设施的匮乏,无法更好地开展艺术设计专业教学。
(三)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求合格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然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使得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依然将专业理论作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有的课程都过于重视知识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作为唯一的考核对象,从而轻视和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重要性,造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对于社会来说很难得不到市场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对于学生来说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在社会职场中自如应用,一展宏图。所以,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时间与普通高校教学时间在设计上应该有所区别。教学模式的应用更要适应要求,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具体的模式内容陈旧,不能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这也是阻碍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目前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校的课程教学主要为课堂的理论性教学,难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其创造力。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导致当下社会就业压力巨大。这种在艺术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一直存在,在不同的教学改革中不断改进,却仍然无法完全克服。
面对当下广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这些问题的现状,整个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三、改革当前广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的方法及对策
根据当前广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及其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革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方法及对策。
(一)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以及数字媒体的发展环境中,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创新教学模式首先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开始前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艺术设计教学要用到的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清晰,方法合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有效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对以往教学内容的回顾来确定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各种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进行渗透[4],有机联系,设计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的课堂教学内容。最后,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专业的考核通过课堂考核与期末实践综合能力考核两种方式来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掌握全面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另外,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能力也要进行考核,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教学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也应该在时代的发展下,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教学,保持艺术设计专业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新媒体占据社会重要地位的环境下,艺术设计与数字化新媒体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必须巧用数字化的技术特点,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以提高其教学效率[5]。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积极合作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在基本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具体的教学中,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一定的理论学习后,要安排必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再一次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另外,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地的教学基地,一些课堂教学可以将课堂设在企业的具体部门,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培养人才的质量也受到社会的关注。除了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改革外,相关的高等教育部门要积极监督,评估其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促进其在专业化教学中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面对当前广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方法及对策,为社会培养优质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勇健.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5):151-152.
[2]王凤基.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4):13-15.
[3]丁亮.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207-208.
[4]尹亮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知识经济,2014,(03):179.
[5]卢卓,欧阳育良,王华.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81-86+91.
作者简介:
杜兆勇,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