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2015-05-30杜甫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5年10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的圆月皎洁美好,
家中的你只有独自凝望。
可怜我们年少懵懂的孩子,
还不知道什么叫思念远方。
这深夜的凉雾是否沾湿了你的头发?
这凝露的月色是否让你感到寒凉?
何时能够在这样的月夜与你并立中宵,
但脸上不再有今夜思念的泪光?
品 读
杜甫写这首诗时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他当时被叛军捉住押解到沦陷后的长安,而他的妻儿正在鄜州(今陕西富县)躲避战乱。杜甫望月怀远,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表达的是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但作者不是从自己一方起笔,而是由虚入实,化实为虚,从妻子一方入笔,通篇想象妻子对丈夫处境如何忧虑。直到最后两句才回到自己一方,抒发自己内心渴望的美满生活:什么时候才能与你一起看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彼此诉说那无尽的思念?而这又是虚实相生的一笔,因为这种美满生活是在将来的某一天发生,是“虚”。这样的写法,构思独特,思念变为双方的,使得感情更加丰富,也使表达获得了双倍的效果,增加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