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追梦的教师
2015-05-30陈丽萍
陈丽萍
雷玲老师的新著《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是一本教育随笔集,它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改革的故事,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位教育媒体人的教育梦想与情怀。
在书中,随作者的笔触,一张张灵动的照片,一段段轻盈的文字带着我从北京各区县,到全国20多个省市;从国内到国外;从采访幼儿园的孩童到采访教育专家;从走访普通的百姓人家到数百所大中小学、幼儿园,全方位感受了14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欢愉与阵痛的点点滴滴。雷玲老师以一名教育记者的独特视角和灵动文字,将散落在教育变革中的一个个片段,串成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教育纪实。以小见大地记录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期许,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教育、人生、社会的诠释与追求。而所有这些在作者看来,都是行走中的力量,都是对梦想的追寻。
的确,梦想是神奇的,如蒲公英的种子,随风起航;梦想是不可或缺的,如海中的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梦想又是慷慨的,如广袤的土壤,孕育着累累果实……
这样说着,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的梦想是什么?”一时间似乎难以描述。我想,十余年的耕耘之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心中的教育信念历经锤炼而愈加坚定,内心对职业的热爱也变得更加纯粹和具体起来。在这一路的行走中,我正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教育梦想。那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多阅读、勤积累,力争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文章,为学校也为自己争光添彩。
依旧清晰地记得为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教学论文,我数年如一日地为之精心准备,等终于有了些眉目,又是如何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与润色,等到最后定稿,我已能熟练得将文章背得一字不差。至此我也才真正理解“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含义。之后,为了让文章看上去更有品位和档次,我亦是挑灯夜战好几个夜晚,几乎翻遍了手头和网络所有相关的资料,才终于将这一“巨大的工程”彻底竣工。这一由准备到初稿再到修改并最终定稿的过程,让我真正懂得什么是“蜕茧成蝶”,什么是“成长的痛,磨砺的痛”。当然,这一修改、磨砺的过程也为我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更坚信: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自从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后,我就有了更多的自信,同时我也更加注意阅读和积累,渐渐地在专业刊物上也发表了一些文章,而在这些文章的背后,唯有我自己深知“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同时也正是这些文章的发表,更加坚定了我要走好写作这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2007年,那是让我倍感鼓励与收获的一年,那一年我在全国的语文教学征文大赛中获奖,那一刻,我知道了: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要全力以赴地抓住上天给我的每一次机会,写出更多更优质的文章,这应该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如今,我依然艰辛而又幸福地奔波在写作这一条路上,我也总是像猎人在寻找猎物那样为自己找寻着种种机会,也依然在抓紧一切时间写着我的作品。梦想着、奋斗着、快乐着并执著着……
朱永新先生这样阐释理想:“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相信雷玲的这本《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会给许多教师带来追梦的动力。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用真情和智慧去圆自己的教育梦!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建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