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分工对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影响
2015-05-30赵琳李美华
赵琳 李美华
内容摘要:本文从社会生产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入手,分析了生产过程中性别分工对儿童性别社会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性别社会化 社会性别分工 儿童
一.性别社会化
性别代表社会分化的基本形式,形成了人们最普遍又根深蒂固的个人属性。性别是跨文化、跨历史的社会生活的中心组织原则。生物性别是一种生理差异,而社会性别是一种性别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的差异。性别社会化,是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教化个体性别规范和象征意义,并促使其学习和使用它们的过程。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了性别社会化过程:接受和强化性别角色期望和性别认同、内化性别观念、学习性别态度、了解性别关系、形成性别行为。性别社会化是个人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社会生产中的性别分工
历史地看,人类社会性别分工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紧密联系。每一种社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必然的历史与社会根源,是与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的发展相适应的。
1.家庭性别分工与职业性别分工
在女性起主导作用的生存农业时代,性别一般比较平等,但随着男性主导的定居农业来临,阶级与性别不平等开始出现。中国社会性别分工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始于西周初期的《周礼》,它第一次用条文的形式对两性活动空间和工作范围进行规范,将社会与家庭分为公、私、内、外,四个领域。国家为公,家庭为私;家庭又分为内和外。“公”包括:国家大事,祭祀、军事、内政外交,由男性贵族主宰,女性贵族与男性平民都无权参与。“私”领域指家庭事务,是平民男子与女子的活动领域。“外”包括:读书、做官、经商、种田,是男人的职责。“内”包括:生养孩子、侍奉老人、做饭洗衣,是女人的职责。所有的家务劳动都是无偿的,这样女性就不能获得经济收入。女性退出公共领域,她们不亲身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要通过男人与社会建立联系。通过社会性别分工,男人成为家庭经济的提供者,女性成为家人情感生活的维系者。这种社会性别分工塑造了女人,她们变得忍耐、顺从、依附,将丈夫孩子作为自己的全部依托;同时也塑造了男人对权势、功业和财富的崇拜,以等级优势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对男女两性的不同期望、态度及行为评价都在这个模式中形成。这种社会性别分工制度与阶级等级一起构成的双轨制,不断地复制延续了三千年,形成厚重的文化积淀的一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以体力作为劳动分工基础的界限逐渐淡化,个体的智力和能力成为资本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性别的价值意义也随着这一变化而变化。女性以其特有的细腻周到、灵活性,在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占有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在不同行业中展示出自身的社会价值。科学技术将女性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生活,与外界建立联系,获得独立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与此同时,男性特别是城市里的男性,也逐渐分担家务、照顾孩子。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类社会的性别分工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正趋于良性发展,合理的社会性别分工正在形成。但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受传统文化制度的影响,社会性别分工并没有如人们所料的那样发生根本性改变。女性在社会分工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在职业结构中基本上从事低技术或非技术或服务性工作,从事高级技术工作或高级管理工作的女性比例较小,如医疗领域女性多为护士而不是医师。
2.性别分工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
尽管传统性别分工在当前社会中已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足以取代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性别分工模式,男性的优势地位依然受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这仍是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很多职业的进入标准是以男性性别特征为中心来制订的,女性是以放弃自身某些特征为代价才得以进入。这种对男性性别特征的强化,无疑会对儿童的性别意识形成产生冲击:一方面,对男性儿童来说,强化自身男性性别特征符合社会主流性别意识,加强了自我概念中关于男性性别特征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对女性儿童来说,职业领域中对男性性别特征的强化则意味着如果要想冲破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束缚,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男性性别特征靠拢,以便在未来就业中获取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版
[2]薛素珍、柳林.《儿童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