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专业化与分层标准化:齐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案例
2015-05-30冯波
冯波
摘 要:银行开发小额信贷市场往往面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和小微信贷需求主体规模不经济的困境。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而言,小额信贷市场的边缘化问题是否难以改变?本文研究发现,通过设立专业化的经营机构,以有别于传统的信贷制度和技术创新,可提高银行与小微企业间的信息对称性,遵循市场梯次开发路径,能够实现小微信贷的规模经济。
关键词:小微金融;内部分工;专业化;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10-0058-08
一、引言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且受到广泛关注。大量调查与研究表明,在目前融资格局下,小微企业外源融资的主体仍是以银行机构为主的债权性融资。而在银行机构与小微企业的投融资配对中,信息不对称和规模不经济问题被认为是能否达成交易的根本约束条件。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与正规银行机构厌恶风险的态度严重对立。
小微企业融资难真的无解可求?外生的正规金融部门真的无法有效开发这一边缘信贷市场吗?山东省淄博市齐商银行通过5年的小微企业信贷实践,给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正规金融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业化的经营机构,通过特定的制度和技术手段,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并且能够实现规模经济。
二、相关理论研究
信息不对称和规模不经济是当前造成小微金融困境的主要因素。从信息不对称层面看,吕士伟、张勇(2010)在对农村专业合作社金融功能拓展的案例研究中,对不对称的“信息”进行了定义和探讨,认为信贷市场上银行需要的对称“信息”是借贷主体的“广义信用”。 广义的信用指各种信用活动中涉及信任、资信、诚信等方面的信息汇集,是践约行为与能力的载体,各种活动都是以这种广义的信用为前提的,可将广义上的信用定义为“基础信用”。而银行信贷交易的达成需要的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银行信用。基础信用能否转化为商业信用并进一步标准化为银行信用,是信贷融资契约达成的关键。基础信用产生于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其特点是任何一个主体都会产生大量的基础信用信息(资源),它具有分散性、非标准化和小范围认可的特性。在没有金融需求时,这些基础信用是未标准化的主观意识和评价,在金融交易需求条件下,可通过特定方式予以标准化,成为金融交易所需的有效信息。
基于小微企业主体的多元化特征,从可操作的角度看,上述基础信用信息经过筛选并类别化处理转化为银行信用信息,以改善银企间的信息对称条件,并发挥同质信息批量处理的规模成本优势成为可行路径。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银行内部的分工特征及相对应的制度安排,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是,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报酬递增和市场扩大,分工与市场相互演进。具体到我国银行与小微企业融资关系,胡海峰、赵亚明(2012)认为,在银行业主导的融资体系下, 综合性大银行的信贷歧视和专业化中小银行发展的滞后是我国小微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业结构的分散化有助于中小银行通过专业化发展 与小微企业形成稳定的关系型融资。美国社区银行和我国城商行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都表明加快专业化中小银行的发展步伐,对于缓解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齐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2013年以来,在经济下行的持续压力下,山东省淄博市企业担保圈风险频发,数十家企业因融资担保圈出现资金代偿和断裂问题。一时间,银行竞相收贷,政府出面协调,法院起诉保全成为当地金融活动的主旋律。就在各家银行为不良贷款忙得不可开交之时,齐商银行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下文简称为“小企业中心”)则显得有些“轻松悠闲”。在该中心邹总看来,这是因为小企业中心成立5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微企业贷款,没有大企业贷款的担保圈后顾之忧,目前小企业中心的不良贷款率只有1.58?,这在当地业界堪称“奇迹”。这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当时齐商银行成立小企业中心决策的正确性,表明小微信贷市场是有发展潜力的,是能够经得起严酷市场风险检验的。
(一)转型决策
作为老工业区,近年来淄博经济面临很大的转型压力。大中型企业信贷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集中于两大类企业:一类是由过去的国有企业经过改制而来的企业,不少这类企业在脱离了国有体制约束后,暴露出决策不规范、随意性大以及发展惰性等问题;另一类则是一些经营不科学、盲目扩张的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这些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下降,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增多,老板跑路时有发生,企业资金面的吃紧使得银行也成为“惊弓之鸟”,对企业盲目抽贷,这些现象的频发催生了大中型企业的担保圈风险。从齐商银行自身经营看,金融竞争加剧的形势下,经营成本逐步攀升、净息差持续走低、大企业信贷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从政策环境看,随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重要性的提高,国家自2005年以来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对中小企业的法律环境、金融支持、财税扶持、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政府服务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向好。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金融竞争的加剧等迫使中小城商行寻找适合的发展模式,转型势在必行。而此时的齐商银行也认为,尽管压力巨大,但小银行应看到自己的优势,所谓“船小好掉头”,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优势,及时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管理创新,推进业务转型,就可以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考察学习
在2009年淄博市政府经济部门组织的一次对江浙民营经济的学习调查活动中,齐商银行找到了“如何转型”的答案和信心。当地民营银行机构植根民营经济、做小企业成长伙伴、发展小微金融的模式令齐商银行深受启发。通过考察以及之后的多次分析探讨,该行对小微金融市场的价值和前景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作为中小银行机构需要主动抓住机会,在扶小助微、服务实体经济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在错位竞争中尽早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此,齐商银行明确了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综合供应商”转型的战略目标。
(三)市场调研
小微企业贷款难,原因是什么?这是齐商银行确定战略转型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该行组织人员进行了初步调研,走访了统计局、中小企业局、招商局、经贸委、发改委、工商局、税务局、经济服务中心等政府经济部门,选取部分集群市场、写字楼、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进行样本调查,并走访了淄博地区金融同业。
经过调研,得出的结论是:辖区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热情并不高,多数机构还处于观望阶段,没有实质性动作。而小微企业存在贷款难问题,银行与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从银行角度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成本高、担保难。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小规模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必然“短小频急”,企业有需求但银行没有产品,贷款门槛高,条件多,实际上银行并没有真正重视小微企业。通过大量调查和对形势的判断,齐商银行得出了如下结论:小微金融的需求特征难以与现有的信贷模式匹配,必须在组织制度、营销方式、风险防控技术和产品服务方面进行创新,以“精耕细作、做深做细”为原则,通过专业化经营实现小微信贷市场的开拓。
(四)制度体系
基于前期的调研结果与战略转型的目标,齐商银行于2009年设立了小企业金融事业部,隶属总行管理并承担统领全行小微企业业务发展的职能。2009年12月获批成立齐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第四家、省内第一家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机构成立后,该行基于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短小频急”以及金融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在专营机构运行模式、制度体系上开展了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创新,建立了一套相对独立的经营考核体系,搭建起小微金融的机制框架(见表1)。
表1:齐商银行小微信贷经营考核体系
[制度分类\&具体内容\&营销规划\&对小企业贷款计划、贷款规模单列,中心不吸收存款,资金拆借自总行(年化利率3.6%),中心业绩独立核算。\&流程分工\&分设1万元—100万元微贷团队、100万元—500万元小企业团队、500万元—3000万元中小企业团队,分别授权,分设流程管理。以标准化为核心,构建了营销、访谈、调查、审查、贷后管理以及贷审会的内部分工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流程,并建设了24小时授信决策平台。\&业绩考核\&总行对小微业务条线制定独立的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行内小企业业务指标均为单项下达,并与分支行行长履职、分支行费用挂钩;设立小微企业业务单项奖,对客户经理分小贷和微贷两条线分别建立独立考核体系,实施了量化到人、上不封顶的独立薪酬激励机制。\&人员培训\&建立多样化的小企业客户经理培训机制,并建设以中心为主的全行小企业客户经理培训、提升和人才输出基地。\&风控机制\&创新小企业授信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和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实施差别化利率定价和风险预警、信息动态通报及共享的制度体系。创新建立客户动态差别化还款方式,实施客户轮换管理与定期末位淘汰机制等。\&]
(五)市场拓展
在上述组织机构、管理框架、人员配备和初步分工落实到位后,小企业中心开展了更为细致的市场调研工作。对国家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以及分支行所在区域(西安、淄博、滨州、东营、潍坊、济宁等地)的相关政策、法规及经济信息(如:区域经济特色、区域支柱产业、区域产业集群、区域重点或特色产业等信息)、区域内小企业业务市场竞争信息等进行汇总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主要集群市场进行了统筹规划。如:对淄博地区101个行业协会、79个集群市场、53个产业集群及基地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制订了淄博地区营销规划图,列明营销重点地区及行业;对滨州地区9个行业协会、20个产业集群、9个专业市场进行了梳理,制订了重点营销方向;对东营地区29个行业协会(商会)、25个集群市场、11个工业园区进行了调研和规划;对西安的63个集群市场、8个行业协会进行了拜访与对接,并分派人员进行渠道营销;还对潍坊、济宁、临沂地区的主要行业和市场进行了调研。通过广泛的调研,对不同类型小微企业、商户、农业合作社及农业大户等小微金融需求群体的需求特征、信用资源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以调研为基础,小企业中心发挥专营机构的决策优势,开展了小企业信贷模式的创新尝试。先后推出了针对政府平台渠道的“银政企组团贷”;协会商会渠道的“银会企组团贷”;供应链、产业链渠道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核心企业担保回购贷款等产品;产业集群渠道的“手拉手组团贷”;房地产抵押拓展渠道的“抵押循环贷”、“抵押扩容贷”系列产品;出口型企业营销渠道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质押贷款”、“订单融资”、“打包贷款”等;专业市场、集群市场渠道的“租金贷”、“联保贷”等。并针对小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推出了涵盖180余个质押品种的动产质押贷款。针对淄博市有近千家高新技术企业,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授权量大(1.3万余件),但高新技术类小微企业却规模小、缺乏传统抵质押物的特点,于2010年发放淄博市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在此基础开发了商标权、著作权等多个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品种。这些产品的推出得到了众多小企业的认可,小企业中心一年内就投放贷款近10亿元,中心成立五年贷款累计投放超过150亿元。
随着对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深入接触,小企业中心发现,与小企业相关联的大量微型经济体也有着巨大的金融需求,而微贷市场基本处于无竞争状态,同时较高的市场化利率可以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微贷市场的客户群经营水平低、财务不健全,如何消除信息不对称,从中找出优质客户并控制风险是最大的难点。齐商银行在这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如果再靠自身经验积累来形成可操作的模式,进程将十分缓慢,改革的风险也很大。而对比国内外微贷领域,有多家机构现成的技术可以学习引进,在考察了富国银行打分卡技术、德国储蓄银行微贷技术和德国IPC公司微贷技术后,结合对国内应用效果、市场反响及报价等因素的综合考虑,齐商银行最终确定了引进德国IPC公司微贷技术,将信贷服务范围下沉到10万元及以下微小额度,并推出了无抵押、无质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产品。微贷技术的进步不仅使齐商银行进入了城市微贷市场,同时打开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大门,由于许多存量客户与农业相关联,且三农客户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共同点越来越多,批量化、标准化和链条化发展惠农金融的条件逐步具备,2014年小企业中心与山东省新希望六和普惠农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与淄博地区乳品行业龙头企业——山东得益乳业合作开展农业产业链“益农贷”项目批量农户授信。
(六)持续创新
随着对小微信贷市场的深入,企业财务咨询、融资咨询、理财服务、企业信息交流等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向小企业中心集中。为此小企业中心在全国银行业系统中率先推行了“小企业金融一站式服务”,联合市区两级政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在中心内部设立“一站式服务区”,并与淄博市中小企业局、房管局、知识产权局实现联网。2013年5月成立了“小企业家俱乐部”,定位小微客户专属合作、展示及交易平台,持续提供信息咨询、专题讲座、产品展示、业务洽谈等各类增值服务。目前小企业中心售后部门年拨打贷后回访电话10万余次,年开展撮合交易活动20余次,并已组织各类大中小型讲座展示交流活动20余次。截至2015年6月末,俱乐部会员数量已从成立之初的30户攀升到3000多户,增值服务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通过“深耕”小微企业信贷市场,齐商银行掌握了大量小微企业信息,在认识市场潜力的同时,也愈发感到小微金融有效开发的根本是企业信息的标准化,这也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小企业中心联合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成立了中国小微企业信贷技术研发基地,以全国8000余家小额信贷机构的授信经验和授信案例为研究样本,研究开发标准化的小微信贷技术。依托总行北京研发中心,重点开发小微金融领域理财类产品;依托总行上海研发中心,重点对同业业务进行研发;随着齐商银行西安分行的设立,小企业中心发现,在山东省内分支机构推广的小微贷款技术标准在西安地区的运用有些“水土不服”,部分信息存在采集成本过高或信息结果失真等问题,地域间的差异使得既有的小微信贷产品无法实现异地复制。为此齐商银行于2014年9月成立西安研发中心,专司西安分行辖区的产品创新研发。通过不断完善研发体系,齐商银行小企业中心从渠道、市场、担保、人群4条主线进行分类开发,为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了“齐动力”等系列共50余款信贷产品。
以产品多样化和分层标准化为基础,齐商银行建立了财务数据定量分析与非财务因素定性分析相互印证、互为补充的分类标准化信贷技术体系。如对商贸流通行业企业考察实行了“六看、一听、一谈”的调查方法。对快速消费品经销商的调查做到“七看、七重”。对生产型企业的“三知——知行、知底、知实”调查方法等,并对应建立了小微贷款业务IT系统,将有关小微企业信息的100多个关键数据项予以标准化并纳入系统,形成标准化指标的信息考察与风险防控指标体系,重视对企业软信息的采集,获取多样化的企业基本信息并进行标准化的交叉验证,还原企业真实信用。
随着中心对小微市场的开拓,物理网点的不足成为新的限制性因素。而据该中心对全行小微企业客户的统计,已有50%以上的小微企业发展了O2O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互联网金融需求成为小企业金融需求的新特征。为此小企业中心通过与国内先进的大数据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及核心企业的深入合作,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先知预测”风险模型(包含小企业、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消费金融三类风控模型),推出了“随鑫e贷”、“数据时贷”、POS商户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卓创资讯、隆众网、方达电子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搭建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该平台一方面与企业ERP系统对接,一方面可以为小微客户提供免费的ERP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小微客户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还原小微客户真实信息,既打破了物理网点局限性,也大大提升了服务小微企业的综合能力和风控水平。
(七)经营现状
市场的拓展推动着小企业中心组织结构的不断完善。2010年起设立分中心、围绕辖内化工园区市场等专业经营市场先后成立塑料化工专业支行、小商品专业支行、建材建陶专业支行等6家专业支行,将逐步完善成熟的小企业信贷模式在全行近80家分支行推广应用,形成了稳定高效的组织拓展架构(见图1)。
自2009年12月23日成立起,齐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承担了齐商银行转型发展战略先行者的角色,它不吸收存款,贷款资金从总行拆借,并由总行控制贷款规模。成立5年来,该中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50多亿元,支持2万多户小微企业,带动27.8万人就业,上缴税收近3000万元,贷款不良率保持在1.58?的低位。截至2014年末,该中心存量贷款户数1335户,贷款余额12.65亿元,户均94.82万元,不良贷款仅为22万元。2014年实现利润5083万元,人均利润96万元,人均创利水平已接近齐商银行全行平均水平,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商业可持续发展,还形成了齐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核心,形成了1家中心+ 5家分中心+6家专业支行+80家分支行小微企业信贷部的覆盖齐商银行全部网点的小微金融运营体系,形成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品牌效应。2009—2011年连续3年获“淄博市金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突出贡献奖”;2012年获“淄博市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荣获中国服务行业最高奖项“金典奖”;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荣获“年度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
四、齐商银行小企业中心的比较优势
(一)银行理性选择下的宣示效应
齐商银行的调查发现,大量小微企业中不乏质地优良和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但由于规模不经济和银行既有信贷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大多数银行在政策利好小微企业的条件下,仍然缺乏对小微金融的实质“兴趣”,大量优质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困境。如TH公司是一家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环保设备生产企业,专业生产水处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反渗透浓水回用设备,特别是反渗透浓水回用设备,是公司的专利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已陆续为市内外大型企业如齐鲁石化、东岳化工、汇丰石化、魏桥创业集团等采购使用。随着公司订单的快速增长,流动资金日趋紧张,从未有过贷款的该公司本以为以公司实力和市场前景,应该可以轻松从银行贷到款,但走访多家银行后发现,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条件与公司没有自有土地以及不愿过多寻求担保的融资理念矛盾,贷款并非易事。TH公司的例子是大量专注于自身专业领域的优质小微企业的典型特征。这些企业缺乏或部分缺乏对接银行信贷的条件,同时专注于自身专业领域的经营而形成了稳健型的发展思路,使得企业的风险取向较低,小贷公司、民间借贷渠道等因资金价格过高而天然隔离了这些优质企业,造成大量优质金融需求被埋没。作为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尽早进入这一相对空白的市场,将占据先发优势,同时也是规避同业竞争、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可能途径。认识理念是决定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的先导条件,市场竞争条件下小微金融的定位成为齐商银行的理性选择,相对明确的、标签化的金融品牌定位发挥了重要的宣示作用和集聚效应。从统计的数据看,至2015年上半年,齐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户数7160户,比2009年增长256.9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0.59亿元,比2009年增长199.52%;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66.79%,比2009年提高20.18个百分点。
(二)专业化组织和制度体系的效率优势
组织架构作为银行经营的基本要素,是金融服务赖以推进的机制保障。小微金融需求主体与大型企业的本质差别决定了市场开发需要特定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其分散性和及时性要求高的特征需要对应高效的金融决策机制。齐商银行小微金融的模式,既在总体上实行了独立准法人制的离行式小企业金融中心模式,同时还实施了适应区域经济集中度高条件下的相对低成本高效能的专业化特色支行模式,虽体系庞大但层级简单清晰。专业化的内部分工、相对独立且结构扁平化的准法人模式、专业化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使得委托代理关系弱化,决策链条大大缩短,同时信息采集和反馈机制广泛而及时,保障了小微企业关系型信贷额度小、频度快的基本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按照初创性和小微业务特殊性,构建了相对独立、细分到人的风险管控、经营考核和薪酬激励等制度体系,发挥了应有的激励约束效用。在齐商银行小企业中心作为独立营销机构实现了风险可控与财务盈余的试点后,又实施了分中心模式和支行加盟模式相结合的行内复制,中心作为小微金融事业部制的核心,直销经营职能退居次要位置,产品开发与试验、管理与业务创新、人员业务培训等管理职能升至主要位置。齐商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组织结构与制度体系的演化,完全基于市场拓展和需求而内生,其因符合小微企业需求而具有可持续性和高效率,无论企业需求是向组织内最高层级的小企业中心提出,还是从最基层的网点申请,新客户信贷审批的时限控制在3—7天,老客户在当天即可完成审批流程,完全符合小微金融需求的高频和效率要求,市场的决策效率和开发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三)分类分层标准化的技术优势
齐商银行小企业信贷市场开发的最基本特点是基于市场调研基础上的分类规模化开发,这种分类型、分层次的市场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微信贷市场散碎无序的信用特征,其效用体现在:一是对企业需求进行了归类,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了类别化整理,如生产型小企业财务透明度相对较高,但抵押担保资源少;商贸型企业具有轻资产、重流动性特征;科技型企业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占比大、订单化生产等。分类后的同质化特征有助于提高信息采集效率。二是将零散的企业信用进行了关系型开发,对小微需求集中的群体内部(如供应链、专业市场、商会等)进行批量开发,降低了搜寻范围。三是批量开发的群体内部存在生产合作、同业集聚、政企合作等协同关系,保证了企业信用的获得具有内部和外部两条途径的交叉验证关系,增强了信息透明性和对企业违约成本的约束。实际上这就形成了一个符合市场多元化特征的信用收集、评价和筛选的过程,把小微企业实际存在的多种非标准化的基础信用变为分类别的标准化信息,齐商银行“齐动力”系列50余种信贷产品的推出即是分类标准化的具体呈现。
(四)细化信贷管理的风控优势
齐商银行小企业中心案例表明,银行与小微企业间交易的信息不对称,还可通过细化信贷管理予以弱化。案例中,小企业中心基于内生的经验积累和外生性技术引进,以及两者不断实践优化下的融合内化,使得银行建立了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小微企业,兼顾标准化和差异化的信贷制度体系,注重了对小微企业商业信用和关系信用等软性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并通过标准化处理后形成信息交叉验证,来确保对企业经营风险、欺诈风险的有效甄别和过滤。另外,客户细分条件下的差异化流程管理和制度细化,如小贷、微贷流程不同、不同行业考察指标不同、营销经理管理客户的定期交换制度和小微客户的定期淘汰(每年末位淘汰15%—20%的客户)制度等,制度细分条件下形成了专业化的强监督,降低了操作环节的技术性和道德性风险概率,对克服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防范道德风险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对齐商银行小企业中心案例的思考
(一)信息不对称:多元有序治理
齐商银行案例表明,复杂市场条件下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多元治理:首先是弱化对小微企业本就不完善的财务信息等“硬信息”的依赖,增加类似“水电煤用量、纳税记录、进销货凭证以及同行业、上下游客户主观评价”等成本较低的软信息的收集,通过内外部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合理推定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弱化信息不对称。其次是引入多边交易治理。通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会、核心企业、市场管理部门等外部机构,发展基于关系链、产业链的小微企业融资,以公共品、准公共品供给以及发挥“俱乐部”机制等措施改进企业信用信息供给水平,进一步降低信息采集与客户维护成本,增强银企交易的信息对称性。另外,在银企交易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经营周期和信贷还款周期的匹配,以交易约定的形式将其列入契约中,这类有别于传统信贷还款方式的动态定期还款方式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还款意愿的信息验证作用。多元治理结构下,小微金融交易的信息对称性可得到明显提高。
(二)市场开发:价值发现及成本收益
突破传统金融的视角,基于市场内生的金融需求特征,以考察企业现金流以及对企业真实信息交叉验证等为主的信贷技术运用,规避了银行传统意义上对贷款抵质押担保的路径依赖,挖掘了企业可供与银行信用对接的有效信用资源,是对小微金融市场有效开发的突破路径。本案例中,齐商银行对市场价值的发现与开发是理性的:一是重视了对企业真实价值的识别。与传统模式相比,齐商银行小微贷款弱化了对担保抵押的强制要求,转而重视企业成长性、稳定性以及真实信用水平,重视挖掘基础信用信息资源,由此才带来市场价值开发的可能。二是成本收益配比。商业模式下,成本收益配比是银行市场开发不可回避的问题。齐商案例中,其改进的方向是双线并行的,一方面是增加对市场价值的挖掘,逐步扩大市场范围,如由小额贷款到微型贷款,由企业客户到商户、农户,利用既有资源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是强化内部成本控制,标准化、系统化和技术化的信息处理流程与专业细分后的组织结构体系保证了单位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降低,从而逐步改变风险与收益的结构,实现均衡配比。总体来看,小微金融市场的价值发现需要以真实信息还原和风险收益配比为原则。战略转型目标下,与市场拓展相比,小微金融的短期非均衡问题可退居次要位置,长期来看可通过更多市场价值的开发弥补短期非均衡缺口,实现跨期均衡。当然跨期均衡也是存在市场风险的,因此需要有特殊的环境支持,这也是齐商银行小企业中心作为“试验开发平台”,需要独立机构、独立制度体系、独立成本效益核算的目的所在。
(三)规模效益:绕不开的命题
齐商银行案例表明,交易成本对市场价值发现具有强制性约束,小微金融市场的价值发现与开发仍是渐进过程,唯此才可以形成收益规模扩大,并最终覆盖较高的投入成本,实现市场开发的正回馈循环。齐商银行小企业中心对小微金融市场的开拓过程遵循了以下路径:首先是金融内核要件改进。主要体现为对小微企业融资抵质押品和担保类型的扩展,遵循抵质押品控制、变现属性要求,扩大可为银行信贷机制采用的企业信用类型,包括新的信用资源开发、企业内外部增信机制以及基于重复博弈下的信用积累等。齐商银行小企业服务中心最初的业务拓展均按照这一逻辑思路来展开,德国IPC微贷技术的引进沿用这一逻辑思路,符合银行信贷制度要求,成本远低于自主开发,收益快,同时也大大拓展了齐商银行小微金融的市场边界。这些都是对传统银行信贷模式的帕累托改进,实际上作为需求方的企业没有任何变化,而是银行的主动式改进。这一阶段表现为对既有制度体系的优化,是银行最为熟悉的领域,也是成本最低的,为市场规模开发做好了制度铺垫。之后,是外部要素的开发利用。齐商银行案例表明,银行对市场开发的规模化要求与小微金融需求分散化的原始特征显然是不匹配的,在银行自身制度改进前提下,对需求的管理就成为必然的逻辑路径,无论是借助政府部门渠道、产业行业平台、专业市场管理方、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开发市场,还是组建产品研发中心、设立小企业家俱乐部、开展金融产品的售后服务、发展与网商的合作和互联网金融等,其背后都是对小微金融需求的组织化开发和管理,其中既包含了对即期有需求企业的组织管理,也包含了对潜在需求者以及两类企业的共同组织和管理。组织化管理的规模优势不仅满足了银行的成本收益要求,降低了银行对需求信息的采集成本,同时也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深化了对需求价值的发现。
(四)信贷边界:破与不破的选择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背后是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割裂问题。在既有以信贷为核心的模式下,银行开发小微金融市场的边界受到两个重要条件的约束:一是信贷资金的配置受制于资金来源约束。对于齐商银行这类中小规模银行机构来说,市场的价值发现速率远远快于金融机构可配置资金的增长速率,小企业中心的信贷规模始终为总行控制。二是保证还款来源边界的严格约束,目前开展的以保障还款来源为动态边界(陈明仿,2011)的小微企业融资,实际上是建立在企业贷款期内即期收益能够覆盖生产成本及资金成本这一条件上的。小微企业融资边界的进一步扩展方向是在长期内解决企业价值发现与可配置资源的矛盾,以及企业跨期收益与即期投入的配置问题。当前市场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格局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小微金融机构突破信贷边界提供了可能。齐商银行案例表明,银行对小微金融市场价值的发现始终是快于其可供给信贷规模的增长的,受制于各类监管指标和即期经营指标的约束,尽管小企业服务中心有齐商银行总行的独立资金支持,部分规避了资金来源的约束,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所尝试,但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突破信贷边界仍存在诸多障碍。应当承认,由于银行对小微企业领域的长期渗透,在企业风险识别与分类以及企业金融需求的组织管理中具有比较优势,但基于风险控制目标下的现有监管体制却约束了这一优势的发挥空间。如何评估和改进风险监管框架,推动银行回归媒介作用这一本源,依托金融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突破信贷融资边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优质中小企业,已成为银行发展小微金融破与不破的现实选择。
六、结语
市场竞争条件下,中小银行的社区化发展模式,可改善微观金融环境。正规金融通过设立专业化的经营机构,以标签化的小微金融品牌定位,发挥品牌宣示作用和积聚效应,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路径是可行的。
小微金融市场需求的固有特征难以改变,发展小微金融需要对供给端的银行机构进行组织结构、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创新。其中细化专业分工、开展分类分层信用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和加工,以及以市场特征为导向的信贷制度变革等,可在较低成本下有序治理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拓展市场价值边界。
小微金融市场的拓展因交易成本的强制性约束存在,而使规模化梯次开发成为必然选择。规模效益的增加依赖于内部管理成本的降低、外部需求的整合以及供需规模缺口下的公共品及准公共品的供给水平的提高。只有实现规模扩大下的边际收益递增,才可确保小微金融市场的持续开发。
小微企业线上发展趋势的增强,为银行依托互联网金融优势,突破信贷边界奠定了市场基础,能否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新网络金融模式,还有赖于既有监管制度和银行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变革。
参考文献:
[1]吕士伟,张勇.基础信用和俱乐部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功能拓展案例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 商务印书馆,1975.
[3]阿伦·杨格.报酬递增与技术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
[4]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胡海峰,赵亚明.专业化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融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6]陈明仿,中小企业融资边界的动态扩展:威海商行小企业信贷模式[J].金融发展研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