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文学进校园的渠道
2015-05-30刘艳丽
刘艳丽
内容摘要:从文学发生学角度分析,民间文学从来没有停止过发生,而且当前仍然在发生,尤其在网络时代,每个个体都是作家和出版家,他们的“作品”全部属于民间文学,尽管这些作品可能署名,仍然不能改变他们的“民间”性质。民歌、民谣、段子,都是最用活力的民间文学。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单元,有必要重新接纳民间文学。
关键词:民间文学 正统文学 校本课 研究课
一.正统文学与民间文学:兄弟、父子
民间文学是发生在社会基层的自在文学,传统文学则是发生于社会生活高端有主名的自为文学。两者发生之前差别如此之大,一个是“家生子”,一个是街头“弃婴”(因为它们没有主名),但一旦出世,正统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的关系却亲密无间,甚至不分彼此,使两者达成这种亲密关系的,就是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各级学校。
在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与校园关系最为密切。清末学校开办学校之初,寓言就被选入进入小学课本,以后相沿不变。以“人教版”为例,一年级语文教材的课文基本是民间文学的内容,进入中学,寓言仍然是课本的一个单元。这些寓言类故事和事理都发生在民间,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学,即使有主名的寓言故事,也仍然是民间文学,比如《伊索寓言》和《阿凡提的故事》,《庄子》中的寓言本质上仍然属于民间文学。大学文学课的讲义还为民间文学设立专门章节,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的“先秦寓言”和外国文学的“伊索寓言”,实际上各国文学的发轫期无不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出现,所以各国早期文学形式一定是民间文学。
但是,民间文学成规模进入校园,进入统编教材,或进入校本课程教材,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民间文学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很不均匀,从二年级开始,民间文学的频率急剧下降,有主名的正统文学作品占据绝对主流,到中学,语文第一册有寓言课文三篇七则,第二册有寓言三篇四则,但是从第三册开始,民间文学就不见了,正统文学全面统治初高中语文教材。大学把民间文学单独列为一门课程,1990年代一度列为必修课、主干课,现在大学的民间文学只列为通识类公选课,文学专业关于民间文学的讲授只限于先秦寓言,魏晋以后部分完全排斥民间文学,外国文学则很少涉及民间文学部分。
民间文学与正统文学原本就是共生关系,是兄弟,而且民间文学显然早于正统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有又形同父子。对此,中国文化界很早就注意到了,鲁迅说:“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他还说:“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郑振铎说:“纯民间的作品既新鲜活泛却又粗鄙幼稚,后来经过有才能的文人加工、转化后,便会出现优秀的作品,但以后被文人利用太甚,日益远离民间,就又趋于衰颓而将被更新鲜的民间文学样式所取代。”(《中国俗文学史序》)鲁迅和郑振铎的意见相近,鲁迅的许多作品如《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民间的色彩浓厚,郑振铎所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中国俗文学史》,就极力推崇民间文学。在鲁迅等人的影响下,出现知识分子或文人抬高白话文学、民间文学或俗文学,贬低古文文学、贵族文学或文人文学的风气。这样的说法尽管今天听来仿佛言过其实,但仔细玩味,却很难否定他们的说法:正统文学的确来自民间文学。
二.民间文学进校园:专业课
在大学本科,专业课属于第一类课程,用以衡量学生基础学识和技能,一般都是考试课。1990年代国家教育部开始对本科教学进行评估,发布过一个本科课程指令性科目表,其中中文专业文学类的课程是这样几门: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论、美学。这份科目表的指向很明显,把民间文学列入主干课,反映了教育部对民间文学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学者们对民间文学的认知程度。当然,这份认知来自学者们长期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包括前述鲁迅郑振铎等人的巨大影响。
民间文学列为本科教学专业主干课,是进入校园主渠道之一,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两条渠道,而且全部畅通。第一,专业选修课,主要修课者是文学专业和新闻专业的本科生。由于专业选修课属于较高级的课程,这里的民间文学更具有研究课的性质;第二,通识课,选修对象面相向全校各专业的本科生。通识课的优势在于不限专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民间文学,扩大民间文学的受众,更有利于这门学科的传承。
目前各高校大幅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的核心是增加实践类课程,大幅度削减理论类课程,在理论类课程方面,主要削减非实用性课程,这两点,民间文学全部“中枪”,果断被裁撤,此外,一些高校还有师资缺乏的问题,由于全国高校除了少数几个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绝大多数不培养民间文学研究生。于是多数高校的民间文学被撤出专业主干课序列,甚至被撤出专业选修课,仅仅保留通识类公选课的资格。所谓通识类公选课,是各专业报送学校教务处的课程,这类课程为全校除本专业以外的学生开设,所以讲授的层次远远浅于专业课。同时,通识类公选课能否开设,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不选这门课或者选科学生不足“法定”开课名额,那么这门选修课就得期待来年,更如果连续三年不能开课,这门课程就要退出教学大纲。
民间文学留在大学校园,或重新进入大学校园,可以走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1990年代的办法,使民间文学成为本科文学专业的主干课。这种办法简便易行,而且部分高校有长期形成的教学力量支持。第二条道路,在文学史的各个阶段分别设立民间文学章。现有的本科教材仅在先秦部分涉及到民间文学,而且坦言民间文学对正统文学导引关系,但在先秦以后,文学史成了清一色的文人文学,除了南朝乐府民歌一枝独秀。其实,民间文学一直与正统文学齐头并进,有时候民间文学比正统文学更活跃,文学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也更大,但以正统文学为基准的文学史对此置若罔闻,民间文学到南北朝以后戛然而止。此后学生接触的全部是鲁迅所说“僵死的文学”,文学的生命力被消解了。
三.民间文学进校园:校本课
民间文学在中学的推广和普及,与大学略有不同,在这里应该依赖校本课程,即民间文学列入中学校本课程计划。校本课程一般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的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在课程开发的主体方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三是在课程开发的场所方面,具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内涵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课程,后者是课程实施的媒介,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提高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也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因此,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的欠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进校园的畅达的渠道,各校可以根据校本课的设计思路,纳入民间文学的内容,使中学有效地连接小学和中学的民间文学,保证非遗教育的连续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遵循地方和本位原则,这对于非遗民间文学进入中学十分有利,各个地区各中学校本课程的地方原则一项,可以统编为当地的“民间文学”,特别注意采取那些已经被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歌谣等。校本课的内容不追求数量,在不增加教学总课时的情况下,使文学类的文化遗产获得传承的机会,校本课的预期目标也就达到了。
四.民间文学进校园:研究课
研究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大学或研究院开设的研究课,突出这门课程的专业性质,全面研究民间文学的各个层面的问题,研究结果在于阐明这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同时发现更多的问题。这类课程在一些高校坚持设立,是民间文学的“香火”得以延续。但这一支香火正在式微,多数大学不招收民间文学研究生,研究课也就无从谈起,这类课程目前只发挥延续作用,不具有发展的功能。一种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办的讲座、学术团体等。这类研究课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覆盖面积广大,民间文学研究课进校园,主要指这一种。
讲座,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看一座高校的学术水平,目前采取的指标是该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级别,但是更直接然而无法具体量化衡量的,应该是该校每年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听讲座的总人数。就讲座来说,目前各大高校的讲座与它们的教学计划一样,走实用路线,讲座也大都属于经济类金融类财政类申报方法类,或者是时事政治类,很少有高校举办民间文学类的讲座。
就民间文学来说,举办这样的讲座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民间文学本来是最大众的学科,实际目前却是最小众的,除了大学文学专业,很少有人知道民间文学,如果举办一场或几场高水平的讲座,可以提振精神,更可以增加民间文学的普及率。1980年代以后,民间文学转入低潮,各类讲座也难以寻觅民间文学的踪迹。
民间文学进校园,直接的意义是继承文化遗产,属于保护,但从更长远的意义上着眼,就不止于“保护”这一单纯的效果。因为从文学发生学角度分析,民间文学从来没有停止过发生,民歌、民谣、段子,都是最用活力的民间文学。他们正是鲁迅所说士大夫是常要夺取的民间的东西,在没被雅化之前,他们具有鲜活的富有生命力和持续再生能力。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文化馆)